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省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针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实际,笔者从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绪因素入手,研究分析其主客观因素,并由此提出改善和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事故的死亡率是一般公路的两倍,因此,如何发现并消除引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危险源,成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笔者认为,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与否,取决于人、车、路、管理等道路交通综合系统的各个环节能否连续地协调工作。所以,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也就是要重点研究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就是交通事故之“源”,只要把交通事故的源头控制好,就能达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 ,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 ,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 ,开展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研究也日益重要。笔者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 ,重点讨论了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 ,如人、车、路、管理等因素 ,并针对这些因素 ,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开展和加强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研究日益重要。要在深入了解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针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客观实际,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人、车、路、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协调好人、车、路及管理部门的关系,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 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开展和加强高速公路的 安全管理研究日益重要。要在深入了解我国高速公路建 设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针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客观实 际,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人、车、路、管理等方面的 综合因素,协调好人、车、路及管理部门的关系,提高高 速公路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频发的现状,结合高速公路行车特点,从驾驶员高速行车的生理心理及高速公路行车环境等方面分析高速公路疲劳驾车交通事故原因。根据交通心理学、安全人机学等原理,提出驾驶者自身控制、运输单位内部管理、宣传和舆论、家庭教导、交通部门服务性诱导、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速公路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7,他引:21  
高速公路因其独特的行车环境 ,其交通事故损失十分巨大 ,研究成因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因素很多 ,以往的分析 ,只是从定性的角度 ,没有给出定量方面的具体研究。笔者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 ,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综合考虑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以及行车环境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驾驶员因素、外部行车环境 ,尤其是先进的管理技术等占有很大的比重。笔者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及对策建议 ,主观上应该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客观上应该提高车辆、道路的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高科技技术在事故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先进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高速公路收费站交通事故及其安全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选择收费广场渐变率、收费站服务水平和收费广场入口段纵坡作为模型参数,以收费站年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为模型的标度,通过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评价模型。经实地采集的收费站事故数据验证表明:该模型用于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交通事故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评价收费站安全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方案,从而降低收费公路事故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提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综合管理对策,采用对比分析法,研判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统计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规律,提出基于“6E”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系统管理对策。以1994~2013年期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事故率、致死率、重大事故起数等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交通事故总量和不同等级公路事故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从交通安全执法管理的角度,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形态、肇事车辆类型、事故原因、肇事驾驶人驾龄等进行了特征分析,在立法、教育、工程、执法、急救、评价6个方面,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化对策,为进一步认识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交通事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性,建立基于时空分布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指标体系;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生成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价值函数构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模型。并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值进行等级界定,提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手段。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模型是在最大可能地控制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城市道路网络系统的效益达到最佳化。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测度,可以找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问题成因和限制因素,为高速公路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6日,福建省高速公路莆田路段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一次死亡29人特大交通事故。这起特大交通事故创下了诸多的福建省交通事故之最: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对“意外事故”定性争议最多的交通事故,涉及民事法律关系最多的交通事故,索赔数额最高的交通事故。“1.6”特大交通事故还创下了交通事故涉及的法律关系之最:交通事故民事侵权、交通运输合同违约、汽车产品质量缺陷、汽车部件配置不当、违反运输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杭州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了2003—2006年杭州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①2003—2006年期间,发生交通事故8906起,涉及车辆12692辆,死亡115人,受伤197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5亿元;②交通事故以10月和1月发生最多,每周事故数呈逐渐上升趋势,9:00—11:00点和14:00—16:00点为事故的高发时段;③因驾驶员造成的交通事故超过事故总数的90%,主要原因为未保持安全的纵向距离和操作不当;车辆原因主要为爆胎和制动问题、天气及照明对事故有一定影响;④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乘客与驾驶员受到的危害程度相同。结论: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将有利于采取科学的措施减小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明显增加.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尚未有效体现出来;与一般道路交通事故相比,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和规律.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仍有可能呈继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紧急救复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现状,结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交通参与人的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社会稳定。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加之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由此所引发的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怎样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的交通量,是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主要收入的来源.交通量的发展变化受其地理位置、运营时间、交通网络影响外,与道路安全畅通、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时,道路交通运输量快速增长,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加;反之,道路交通运输量急剧萎缩,交通事故随之减少.道路交通运输量发展变化反应在高速公路上,就是交通量的发展变化.交通量的增长,同样使高速公路配套设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研究和预测交通量的发展变化是高速公路业主有效控制成本和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长,每年全国各地高速公路上因爆胎而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也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由于爆胎而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已占事故总数的40%左右,因此爆胎被认为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8月10日,陕西省境内京昆高速公路安康段发生一起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是2017年以来第一起亡人30人以上的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刊特别约请曾参与过国内特别重大交通事故调查、从事多年汽车运输安全技术研究的明启(笔名)博士,从人、车、管理角度,谈如何避免"8·10"同类事故。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我国中部某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通过对该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运用系统理论,系统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得出交通事故在各种状态下的分布特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