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剩余污泥氮磷营养盐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取污泥中的氮磷营养盐,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分别采用热碱法、超声波法和加碱超声波法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在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的基础上,比较了3种方法对污泥中无机氮(IN)和磷酸盐(PO34--P)的提取效果以及污泥减量效果.结果表明,热碱法的适宜提取条件为pH=13、T=100℃、t=9 h;超声波法的适宜提取条...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配置的Pb污染土为对象,进行了超声波与EDTA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污染土中Pb的去除实验,利用改进BCR法测定了不同作用下土中Pb的4种形态。结果表明,超声波单独作用时对土中Pb的去除率很低,EDTA单独作用时去除率可以达到55%~90%。二者联合作用下,可以明显缩短EDTA单独去除反应的时间、节省EDTA用量并增强去除效果。超声波与EDTA联用增强Pb去除的机理,可以被认为是超声波促进了土中残渣态的Pb向弱酸提取态(F1)和可还原态(F2)转化,而EDTA能够去除的Pb形态主要是F1和F2。对于实验土中Pb的去除来说,EDTA清洗起主导作用,超声波起加速和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番茄、茄子中乙草胺、赛克津、除草通、丁草胺残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同一提取、检测条件下,对番茄、茄子中乙草胺、赛克津、除草通和丁草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检测样品用丙酮:石油醚(1∶1V/V)提取后,经4%硫酸钠水溶液液——液分配定容后,用气相色谱带电子捕获检测器(5%OV—101为固定液的填充柱)测定该四种农药的残留量。番茄的方法回收率为81.60~101.64%;茄子为82.03~99.72%;仪器的最低检出量限:乙草胺为1.02×10~(-11)克、赛克津为1.70×10~(-11)克、除草通为1×10~(-11)克,丁草胺为40×10~(-11)克,样品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01~0.01毫克/千克。  相似文献   

4.
水中多环芳烃(以下简称PAH)的富集和分析,我们已作了初步的报导。但纯净水(包括地表水为水源,深井水为水源的饮用水,以及长白山天池水等)中PAH的含量甚微,所含PAH的种类也较多,因此对净水中PAH的定性定量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研究多环芳烃在二层一次薄层色谱(TLC)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的分离行为,是为了发展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既能为致突变试验提供分离的多环芳烃(PAH)样品,又能作为一般分析测定用,PAH用甲醇—乙醚—水(4:4:1,V/V)为展开剂,在TLC板[硅藻土层(5×20cm-26%乙酰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95:5,W/W)层(15×20cm)]上分离。连续展开至溶剂前沿到达TLC板后层刻度10cm处,展开时间约60分钟,PAH在HPLC中的分离行为的研究用下述两个色谱系统进行:Nucloesil 7C_(13)柱(35mm×4.6mm内径 250mm×4.6mm内径)—乙腈—水(6:4—9:1V/V)系统和Nucleosil 5NO_2柱(35mm×4.6mm内径 250mm×4.6mm内径)—正己烷—苯(5:5—95:5V/V)系统, PAH的分离谱图与通常的TLC上的谱图比较是相当好的。而且一些致癌物质彼此容易分离,PAH的相对Rf值稳定,重现性高,在HPLC中,PAH的保留时间的对数和柱的绝对温度的倒数之间呈线性关系,PAH的保留时间也随着乙腈—水流动相中乙腈含量的增加成对数地减少,在PAH的碳原子数和它们的保留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 试验了48个PAH中的大多数能够容易地用TLC与Nu-cloesil 7C_(13)的HPLC相结合的方法彼此分离。 用这种方法不能彼此分离的PAH,可借助萤光光谱鉴别,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对分析大气飘尘中的PAH以及用其分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缬草黄酮与多糖的同步提取与分离工艺,以黄酮和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萃取和醇沉技术分离黄酮和多糖。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浓度1.9 U·mL~(-1)、料液质量浓度1∶28 g·mL~(-1)、提取温度49℃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61 min,黄酮得率7.88%,纯度28.93%,多糖得率1.48%,纯度26.56%。优化后的工艺稳定可靠、提取得率较高,适合缬草黄酮与多糖的同步提取与分离。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磷钼杂多酸-罗丹明6G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磷的条件,其λ_(ex)位于365纳米,λ_(em)位于560纳米,P(V)量在1纳克/毫升~20纳克/毫升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成线性关系。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超声系列实验,对超声法从剩余污泥中提取微生物絮凝剂(MBF)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剩余污泥中提取的MBF在碱性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絮凝活性。提高污泥浓度有利于提取出较高絮凝活性的MBF。由于超声波的破解作用,超声频率或功率过高均不利于MBF的提取。在20 kHz的超声频率下,连续超声比脉冲为1、4或8 s超声时的提取效果均要好。经过工艺优化,采用20 kHz、120 W的超声波对剩余污泥(19.4 g/L)连续超声30 s,所提取的MBF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接近70%。结果表明,超声法可用于从剩余污泥中直接提取MBF,在降低MBF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用GC-FPD测定土壤中的5种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方法,经索氏提取,GPC净化浓缩后直接进样分析。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5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为86.5%~103.2%,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为2.47%~5.70%;检测限为0.000 1~0.000 2 mg/kg。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前处理简单,可同时测定土壤中的5种有机磷农药。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动物组织中农药残留量的提取,一般采用索氏提取法、高速组织捣碎法和消化法等。一九六五年,Johnsen等研究用超声波法提取泥土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使用了干土样。对于经农药处理一天的土样用超声波法提取比索氏提取法、球磨法和捣碎法的效果差。  相似文献   

11.
以酸性橙7(AO7)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过硫酸钠(Na_2S_2O_8)/钴离子(Co~(2+))/超声波(US)协同降解水体中AO7的过程及其降解机理,并分别考察了Na_2S_2O_8初始浓度、AO7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和超声波功率对AO7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硫酸钠/钴离子/超声波协同工艺能有效的降解水中的酸性橙7。初始AO7浓度越低降解效果越好。超声功率在200~450 W之间时,AO7的降解率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同样先升高后降低。在体系中加入乙醇和叔丁醇后明显抑制AO7的降解,证明该体系中主要氧化物种为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零价铁降解对氯苯胺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超声波/零价铁体系中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浓度对对氯苯胺降解的影响.在pH值为3~11范围内最佳条件为pH=9;初始浓度为0.1、0.2和0.4 mmol/L时的降解率(180 min)分别为83.2%、63.5%和36.1%.对氯苯胺在单纯铁粉、单纯超声波和超声波/零价铁3种体系中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速率常数分别为6.83×10-4、3.95×10-3和1.01×10-2 min-1,增强因子为218%,表明铁粉与超声波对对氯苯胺降解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在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捕捉剂正丁醇能抑制对氯苯胺的降解,证实对氯苯胺降解主要是依靠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波-膜生物法(MBR)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探讨了超声波辐射时间和MBR的水力负荷对COD、NH3-N和TP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声波单独处理时,超声波辐射时间在30~90 s时,COD、NH3-N最大增加率分别34.31%、3.36%,而对TP的去除没有影响;(2)超声波-膜生物(MBR)联合处理时,超声波辐射时间为300 s,MBR的水力负荷为6.4 L/(m2.d)时,COD、NH3-N和TP的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2.20%、80.10%和91.12%;MBR的水力负荷为12.8 L/(m2.d),超声波辐射时间在5~20 min时,COD、NH3-N的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2.34%、79.93%,TP的浓度低于0.2 mg/L;MBR反应时间为7 h,超声波辐射时间为5~20 min,与未进行超声波辐射处理(超声波辐射时间为0 min)相比,COD、NH3-N的去除率增加了11.37%、15.26%;超声波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后续MBR对COD、NH3-N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高含磷剩余污泥为对象,采用超声波处理、热处理和酸碱调节3种减量化技术,研究了细胞物质溶解过程中COD、氮、磷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超声最大时间为1.0 h、声能密度为0.167~0.500 W/mL的实验条件下,超声波处理中污泥减量和细胞物质的释放效果随超声时间延长而提高,声能密度对释放效果的影响较小;在热处理中,污泥减量和细胞物质的释放效果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热处理温度的贡献大于热处理时间;在超声波处理和热处理(除热处理温度为50 ℃外)中,污泥上清液TN中均以有机氮为主,NH3-N次之;在酸碱调节处理中,只有在初始pH为12.0时,处理4.0 h后才会有一定的污泥减量和溶解效果,但污泥浓度下降不明显.3种减量化技术中,超声波处理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声波降解模拟废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土霉素(OTC)、四环素(TC)和金霉素(CTC),考查废水初始浓度、初始pH、超声波输入功率密度、曝气量和自由基清除剂(正丁醇)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快速高效地降解废水中的TCs,CTC最易被降解,TC和OTC次之;在OTC、TC和CTC初始浓度0.25 mg/L,初始pH=8.2,声功率密度1.2 W/mL,气水体积比30∶1的条件下,超声波辐照20 min后去除率分别达到76.8%、84.0%和94.4%。在实验研究条件下,TCs去除率均随初始浓度(0.25~2.00 mg/L)的增大而降低,但总去除浓度升高;碱性条件有利于TCs降解,去除率随初始pH(6~11)升高而升高;功率密度(0.24~1.96 W/mL)越高,TCs去除率也越高;曝气后TCs的去除率明显升高,随着气水比(10∶1~60∶1)的增大,去除率逐渐上升;正丁醇有效抑制TCs超声波降解,可推断TCs主要降解途径为自由基氧化。TCs超声波降解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电解锰渣二次提取锰和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锰渣处理是电解锰行业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为了实现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用蒸馏水和阳极液作提取剂,对从锰渣中二次提取锰和氨氮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液固比、提取剂种类、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作用对锰、氨氮提取效果的影响,且对提取前后的锰渣成分进行了检测与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液对锰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蒸馏水,而蒸馏水...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超声波协同紫外线消毒专利设备进行中试实验研究,分别研究了4个不同功率密度(0,7,35和70 W/L)和3个不同的停留时间(30,45和60 s)下出水中大肠杆菌复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开启4盏40 W的紫外灯,超声波功率密度为70 W/L,水力停留时间为60 s时,出水中大肠杆菌的灭活率最高,复活现象较弱,最大复活值为2.8×104CFU/L。实验结果也反映了超声波功率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与大肠杆菌复活Log的数学规律,为后续工艺设备的优化和深入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萃取-GC/MS法测定橡胶轮胎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超声波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轮胎制品中多环芳(PAHs)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超声波萃取条件,采用MS的选择离子检测方式对PAH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H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4%~88.0%,相对标准偏差(n=5)为0.66%~11.90%,方法检出限在1.0~4.0 ng/mL.  相似文献   

19.
采用湿式流量计累积计量,以高温玻璃纤维滤筒采样。重量法、HPLC法——荧光紫外串联,检测了改型沥青炉中有害物——有机物总量、多环芳烃总量(PAH)、苯并(a)芘(Bap)的浓度及净化效率。其平均净化效率为98.7%~99.8%.  相似文献   

20.
多环芳烃     
在各种疾病中,现在社会上最关心的是癌症。癌是由于体内因素和外界因素复杂作用而引起的,外界因素即环境致癌因素占的比重极高,约占人体癌症的75~90%。在环境致癌因素中,因致癌物致癌的比重极高。环境中存在着多种致癌物质中主要是多环芳烃(以下简称PAH)、亚硝胺、霉菌毒素等。构成所谓致癌物质群。(1)其中PAH化合物多具有致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