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充分利用“城市矿藏”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主要提出采用分类垃圾箱 ,从源头上改进垃圾分类方法 ,从而有效回收 ,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开发城市再生资源 ,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
董玥  梅凤乔 《环境工程》2017,35(8):112-115
为解决"垃圾围城"困境,在充分考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能力以及垃圾处理可行方案的前提下,提出以干湿分类为基础,并对干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于此分类体系,对既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进行了探讨,提出优化调整原则。最后,以郑州市为例,给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优化调整的具体方案,并证明了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以及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在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和减少填埋量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生活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是解决“垃圾围城”困境的有效途径.昆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处于发展阶段,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系统地对昆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所存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包括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经济激励机制;采用多种项目融资模式进行生活垃圾产业建设融资;加快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龙头企业;积极控制生活垃圾源头;建立垃圾排放权交易等.  相似文献   

4.
一个名叫王久良的中国摄影师近日拍摄的一组题为"垃圾围城"的图片,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垃圾围城"现象并非北京独有,而是全球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少产生垃圾是可行的,但不产生垃圾却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垃圾围城"现象日益突出,中小城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符合国家政策和现实需要。充分认识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困境,在借鉴国内外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主体协同、处理体系等角度,对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出对策建议,以推进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顺利实施,促进我国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每月墙报     
《环境》1999,(11)
垃圾是城市问题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因而城市垃圾的量在不断增加、质在不断变化,垃圾围城的现象日益严重,致使人们一直处在穷于应付的局面。但从资源的角度看,垃圾却是一种难得的再生资源,是地球上唯一的在增长的资源,国外的有识之士称它是“城市矿”和“放在错误位置的宝藏”。目前世界上的原料的成品平  相似文献   

7.
简讯     
《环境工程》2011,29(6):81-81
多家环保组织联名支持"绿房子"垃圾站。近日,北京首个市民自费建的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站"绿房子",由曾赴日考察的民间环保人士驴屎蛋(微博)建成。全国的环保NGO也将加入这个解决城市垃圾围城困局的体系。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微博)等环保组织,向全国环保NGO发出联名倡议,号召参与这一垃圾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综合体,通过对垃圾分类收集改变垃圾的混杂性是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变废物为再生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日益呈现出多发性、普遍性等特征,现有研究表明,我国600多座城市中近三分之二已经或即将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生活垃圾是城市垃圾污染的主要元凶,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尤其突出大大增加了治理难度和成本,对传统的以行政机关直接管理为主的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在生活垃圾治理领域内引入社会主体,形成由政府集中监管、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管理的城市生活垃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7年我国202个大、中城市产生2亿多吨生活垃圾。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面对日益严峻的"垃圾围城"窘境,实行垃圾分类,有助于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对提升生  相似文献   

11.
于翔 《环境》2010,(6):42-43
"垃圾围城"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些城市不可回避的深层隐忧,烧还是不烧?恐怕一时也难有定论,所以且慢回答,先来看看一些垃圾处理厂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垃圾围城"困局成为我国各地面临的共同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广州市为处理城市垃圾所采取的创新措施,如分类方法、技术路线、立法保证等,希望能对我国破解"垃圾围城"困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乾  张新英 《环境保护》2022,(14):52-56
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归纳总结新时期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整体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但是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足与知识缺乏、垃圾分类标准不统一与设施不完善、垃圾分类清运不规范以及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健全法律法规、激发主体意识、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从根源上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目前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垃圾源头处理方式,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起步较晚,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而中国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如何认识阻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具体实施的根本原因,法律的努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了解中国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状况,对现有法律制度进行深层次分析和思考,找出推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之路。只有这样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才不会流于形式,资源的回收利用才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建设部开展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已进行 8个月了 ,情况如何 ?在近日结束的“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研讨会”上了解到 ,目前 ,垃圾分类收集受到国情、观念、生活方式、处理设施及法规政策的影响 ,分类收集率徘徊在2 0 %左右 ,尤其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缓慢 ,严重制约了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进度。统计表明 ,由于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滞后 ,致使垃圾分类收集的后续工作无法开展。据全国供销总社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介绍 ,自 1 955年成立废品管理总局至今 ,废旧物资回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并有各类加工利用厂1 50 0多家。到 1 997年 ,…  相似文献   

16.
杨伟利 《环境》2005,(10):30-31
目前,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也污染了我们生活所必需的大气、水和土壤,特别是垃圾释放的各种异味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垃圾分类已成为新时尚.为处理"垃圾围城"的状况,介绍了生活垃圾细分的现状,而且总结了学界有关垃圾分类处理事件的各种探究.垃圾分类处理不只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更加要求公众、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这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制定整个社会统一参与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垃圾围城"是每个发展中的城市都要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英国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宣传教育、分类回收等的系统整理和分析,建议中国在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形成分工明确的制度体系和责、权、利统一的管理体系;在实施层面,推广有效的垃圾回收处理技术,完善垃圾回收、处理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教育,制定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将垃圾处理作为一个产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垃圾产量急剧上升,解决“垃圾围城”的现实问题成为大部分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重点,化解垃圾分类处理难题成为环保研究的热点。自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推行以来,我国垃圾治理从减量化阶段迈向资源化阶段。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老城区逐渐暴露出垃圾收集设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垃圾中转设施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这一现实问题,以城区面积较大、城市更新较慢的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核算沈阳市垃圾分类治理后产生的各种效益。利用空间网络分析和选址分析,对沈阳市中心城区垃圾处理站进行优化,使站点建设数量大大降低,服务覆盖范围大幅提升。最后,从源头分类、产业发展和空间优化3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本文阐明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阐述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