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Fenton试剂处理六氯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采用Fenton法处理六氯苯模拟废水的方法以及Fenton法处理六氯苯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H2O2(30%)投加量为500mg/L,Fe2 投加量为1000mg/L,pH=2.5的条件下,经过4h的反应,废水中HCB去除率可达51.65%。  相似文献   

3.
根据上虞市总干渠微污染原水水质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沸石滤池(ZBAF)+活性炭滤池(GAC)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研究,考察了运行初期ZBAF的挂膜启动情况和组合工艺整体对此类水体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ZBAF在水温25℃~29℃、气水比1∶2、滤速2.5m/h下运行20天即挂膜成功;挂膜成熟后,组合工艺在5m/h滤速下对浊度、氨氮、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99%、85%、70%和75%,出水水质良好,浊度、氨氮、CODMn分别稳定在0.5NTU、0.1mg/L、1.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油废水中的聚丙烯酰胺,研究了H2O2用量、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降解聚丙烯酰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用量为聚丙烯酰胺的20%为宜;CuCl2具有和FeSO4、Fe(NO3)3、FeCl3相近的催化效果,并且可以作为一种在较高pH值条件下应用的催化剂;在优选条件下该氧化体系可以使聚丙烯酰胺黏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赵霞  冯辉霞  王毅 《环境技术》2006,24(1):41-43
本文分析了常规处理微污染水工艺不足与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阐述了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发展,并且通过对黄河兰州段水质状况及其采用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处理的可行性分析,提出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是减轻兰州供水水源水质污染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微电解后废水初始pH、外加Fe2+、H2O2浓度、处理时间对色度及CODCr去除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H值等于4时,处理效果最好。外加Fe2+,H2O2和反应时间对废水CODCr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类似于pH的影响,获得的H2O2最佳投加量4 mL/L,FeSO4.7H2O为1.5g/L,最佳处理时间60min。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稳定在80%和84%附近。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原水微污染及其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鑫  李旭东 《四川环境》1998,17(1):24-30
水环境污染造成的饮用水原水水质下降及传统给水处理工艺的缺陷导致饮用水中含有THMs,MX等(可疑)致癌物及其它有机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水处理工作者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诸多改进,并开发了种类繁多的新型物理、化学技术及生物预处理技术。本文对三者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重点分析了后者,认为:生物预处理技术在成本上能够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所接受,毒理学安全,见效快,它与改进后的传统工艺的联用应成为国内水厂改善出水水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及中试条件下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技术对石油微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效果。通过石油类和高锰酸盐指数两个指标,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值、过滤速率等操作参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和活性炭过滤速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不显著。中试条件下适宜的臭氧投加量应为8mg/L左右,最佳过滤速率在10m/h附近。采用臭氧氧化与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当进水石油类浓度在1.5mg/L以下时,出水石油类低于0.3mg/L,高锰酸盐指数低于3.0mg/L。  相似文献   

9.
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微污染水源常规水处理工艺已难以满足饮用水水质要求,为了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需要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本文对微污染水源常规处理的各种工艺方法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曹刚 《矿山环保》2003,(5):38-40
系统论述了矿山饮用水源微污染状况及原则性治理策略,简要介绍了几种饮用水微污染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乳化液废水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化学性质稳定,给处理带来很大难度。为解决乳化液处理困难的问题,我们以某电子制造商产生的乳化液废水为研究对象,采取加热酸化-Fenton氧化开展处理研究,意在解决实际工程中乳化液废水处理困难的问题,同时为乳化液废水处理在技术上提供新的思路。在加热酸化-Fenton氧化处理中,由于乳化液稳定性极好,传统酸化破乳效果不理想,将加热用于酸化破乳,油水分离效果明显,在加酸量1.0 mL 98%H2SO4/100mL乳化液、加热温度95℃、加热时间1h条件下,加热酸化破乳使初始COD20万mg/L,浊度8000 NTU的乳化液废水COD降到46592mg/L,浊度降到20 NTU以下,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0.7%和97.5%以上;由于破乳后的废水仍具有很高的COD浓度,因此采取Fenton氧化进一步处理,在ρFe2+/ρH2O2=1∶30、ρH2O2/ρCOD=1.4、初始pH=4的条件下,经处理后的出水COD可降到18600 mg/L,去除率达61.4%,其B/C可由破乳后的0.11提高到0.3,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为后续进一步处理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以醇酮模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芬顿法和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其中包括H2O2加量、pH值、Fe2+加量、反应时间等。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在较优条件下,芬顿法使醇酮模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73.40%,B/C由原来的0.15提高至0.30;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使醇酮模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73.12%,B/C提高到0.36。两种处理方法较大的提高了醇酮模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深度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14.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乙醇废水溶液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的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SCWO)装置对乙醇废水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超临界水在低压下对乙醇废水的氧化效果影响很大,高压下影响逐渐变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及停留时间的增加,乙醇废水的去除率随之提高;乙醇废水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600℃及停留时间30s。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在超临界状态下苯酚水溶液的氧化分解情况,应用了间歇式高压釜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停留时间增加,转化率提高;在超临界条件下,反应的温度和压力对苯酚的氧化分解影响不大;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苯酚浓度的增加不会对苯酚的分解转化率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改性凹土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涛  郭迎卫  严群 《青海环境》2006,16(2):66-68,91
文章讨论了凹凸棒土的热处理改性方法,利用改性凹凸棒土对印染废水进行吸附脱色和降低COD性能研究,考察了改性温度、pH值、凹凸棒土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土对印染废水CODcr和色度有较好的去除能力,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脱色率可达98%以上,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改造,增加污泥回流,使其兼具活性污泥曝气池的作用,新工程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废水SS、COD及色度的去除率较先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难度大的问题,以四川某气田井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和治理技术现状的分析,提出催化氧化复合生物处理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压裂返排液COD去除效果明显,最终出水COD浓度均降至10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8%以上;G-BAF生化系统进水盐度在0.5%~5%时,系统适应性非常好,有机物去除率达93%以上;当盐度提高到8%时,有机物去除率仍能保持在84%左右,G-BAF生化系统适合高盐度压裂返排液的处理;压裂返排液出水主要污染指标COD浓度、氨氮浓度、SS浓度、pH值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出水可用于油田及污水处理站设备清洁、钻井岩屑清洗等,实现废水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20.
甲基橙是一种较难降解的有机苯环偶氮染料之一,研究其降解性能对其他染料废水体系的降解研究具有普遍参考价值。通过研究Fenton试剂降解甲基橙过程中的H202浓度、Fe2+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pH值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确定其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当甲基橙浓度为20mg/L、pH值为3、Fe2+浓度为1.5mmol/L、H2O2为32mmol/L时,降解率达到最大值(9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