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纤维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良好的粘结性、耐热性及抗腐蚀性等特点,因而在建筑结构的补强与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混凝土表面处理时粉尘较多、噪声较大,且施工中使用的多是有机材料,施工中要注意劳动保护,减小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火灾后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加固施工作业过程的 安全,针对我国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项目的特点,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基于熵权 -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过程风险性评估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五个工 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熵权理论、未确知测度理论的 的有机结合,为定量研究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并有效的控制安全风险, 确保施工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连接式双管板冷凝器制造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换热管与壳程管板(即内管板)强度胀接工艺,进行了试验与研究。确定了合理的胀管率、胀接遍数等工艺参数,并应用在某公司氯甲烷冷凝器产品的制造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土木工程领域,光纤智能健康监测方法是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的一种新方法.采用200 mm×300 mm×3 000mm试件,对比试验研究桥梁监测中广泛应用的振弦传感器与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结果表明,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度、线性响应和重复性.根据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变传感特性标定试验,在武黄高速公路的典型桥涵中布设光栅传感器,采集分析加固前后静载试验工况下底部钢筋以及桥涵加铺层钢筋的应变数据,评估高速公路桥梁加固效果,并对桥涵结构进行长期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埋入的光纤光栅可方便地监测桥涵安全状况,其稳定性与耐久性满足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长期健康的要求.同时,根据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其在桥梁监测中应用所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防冲吸能支护的力学特性及其应用效果,基于竖向准静态压缩试验研究防冲吸能构件的荷载位移曲线,采用ABAQUS模拟防冲吸能构件的变形压溃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变形过程中构件管壁的应变演化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吸能支架在冲击作用下的应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可以较好地对防冲吸能构件的变形吸能过程和荷载位移曲线进行模拟;采用该构件的液压支架能够满足防冲吸能支护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对吸能支架吸能特性研究,防冲吸能构件能够在冲击来临时更好地保护支架,研究成果可为冲击地压巷道支护体系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钢结构建筑在构件的运输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全部连接均采用螺栓的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柱梁连接节点.针对此类节点进行了低周循环加载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的总结及构件破坏特性的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后建立了新型外环板式节点的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装配式方钢管柱-H型钢...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对小型汽车库汽车轿厢火灾的灭火有效性,采用全尺寸实体试验方法,研究了轿厢火灾在3种开窗状态下的发展及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汽车轿厢发生火灾时,轿厢密闭性及开窗面积对火灾发展及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启动影响较大;当车窗玻璃敞开时,轿厢火灾为燃料控制型火灾,燃烧猛烈,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起火后122 s便启动,车库顶棚表面测点最高温度为101.8℃;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作用下,轿厢火灾得到有效控制,轿厢内温度、车库内温度及车库建筑构件的表面温度均快速降低,相邻汽车表面测点最高温度为54℃,车库防火分隔构件表面测点最高温度为59℃,相邻汽车及建筑构件保持完好,达到了较好的灭火、控火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明确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RC)受弯构件的破坏模式,判断相关规范提出的CFRP许用剥离应变计算公式的正确性,设计并开展钢筋混凝土梁外贴CFRP加固试验,采用2点对称简支加载,探究加固试件的破坏模式和CFRP初始剥离时的应变。结果表明:加固试件的基本破坏模式为CFRP剥离破坏;一些规范规定的许用剥离应变与试验值的比值在0.28~5.12之间,多数规范的许用剥离应变远大于实测值,按规范计算的许用剥离应变的变异系数均大于46%;CFRP的剥离不仅与混凝土强度、CFRP用量和弹性模量有关,还与剪跨比、箍筋配筋率和纵筋配筋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3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在试验荷载下加固前后荷载试验及理论计算得出的板底平均应力和挠度结果,对比粘贴碳纤维筋加固、简支转连续加固和粘贴钢板加固3种方法对简支预应力空心板桥结构的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粘贴碳纤维筋加固及粘贴钢板加固方法对结构刚度有轻微提高,对结构的延性及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简支转连续加固方法在...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国内外建筑物可靠性检测鉴定加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并对常用的建筑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和加固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工程中,碳纤维材料在加固设计中应用发展迅速.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碳纤维材料加固技术中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管控吊装施工安全和质量,针对大型构件吊装存在的问题,将基于信息共享的协同管理理论应用于大型构件吊装管理。首先,分析了协同管理理论在大型构件吊装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通过基于双机抬吊递送法研究协同管理视角下的大型构件吊装过程中的空间布局、安全管控、施工技术等的应用效果,形成了精细化的吊装管理一体化流程。对进一步实施推进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提高大型构件吊装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渭云 《火灾科学》1992,1(1):31-36
本文介绍了四川消防科研所自1972年以来开展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耐火性能研究工作中关于硅酸盐水泥制品在火灾温度条件下膨胀、爆炸与开裂方面的实验研究情况。通过对有关各类以硅酸盐为重要成分的建筑构件和制品的反复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初步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膨胀、爆炸以及开裂的物理、化学变化特征。着重指出了应用于建筑中的硅酸盐水泥制品-诸如混凝土构建或装修板材之类,它们的这些特性对建筑物的防火、灭火都有很大的威胁,应该对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预防对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避免因制品的破坏而导致火灾蔓延和减少消防人员在扑救火灾过程中所造成的不必要的伤亡。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安防科技》2010,(5):53-57
本文通过对钢结构建筑及其构件防火性能的深入分析,结合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发展前景以及在防火领域的特性,以某大空间建筑为例探讨钢结构建筑性能化消防设计,通过性能化结构抗火分析了解钢构件在真实火灾下的性能,确定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策略,从而增强钢结构建筑在火灾下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冲刷引起的桥梁墩台基础受损,进而引起承载能力降低并危及运营安全的问题,以某重载铁路桥墩洪水冲刷病害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套考虑墩身和基础共同加固的增补桩基法+基础加固法的组合技术方法,制定分步实施方案,并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加固后,单桩承载力、墩顶位移和桩侧土压力等静力指标明显改善,桥墩和桥跨结构横向振动幅值较加固前显著降低,桥墩横向自振频率增大5倍,墩台基础刚度和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碳纤维加固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简要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火灾试验情况、火灾后采用碳纤维加固试验过程,然后对加固后的混凝土框架进行静力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加固后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承载力显著提高,延性和整体刚度得到改善,碳纤维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碳纤维加固技术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植筋锚固技术在ESP扩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植筋锚固技术在建筑结构改造加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正>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安全研究所,从事结构工程与安全管理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可靠性鉴定加固与建筑物业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1)在建筑可靠性鉴定加固与建筑物业安全管理方向,完成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在用危险建(构)筑物实时监测和评价技术研究"项目(85-924-01-04);参与完成十一五计划《既有建筑安全性改造技术研究》(2006BAJ03A03),十一五计划《村镇既有砌体结构住宅加固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企业委托项目数十项。完成托梁抽柱改造项目近十项。  相似文献   

19.
建筑钢结构中钢构件的防火性能与抗火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垒  徐伟良 《火灾科学》2011,20(3):146-151
首先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国内外建筑钢结构中钢构件的防火性能与抗火设计研究背景做了较系统分析,接着,通过有限元程序,对当前应用非常广泛的半刚接门式刚架建筑在火灾高温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整体结构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构件节点的刚度不断下降,当节点的刚度下降到不能约束与其连接的梁柱构件时,结构将发生突然坍塌性...  相似文献   

20.
为优选高风险城市环境中小净距隧道近接施工方案,依托北京地铁19号线新草区间新建小净距隧道近接隧道群工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工程采取管棚管幕预加固措施和改变施工顺序2种施工方案,并对2种方案下的位移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管棚管幕预加固措施,并以东侧隧道完工后西侧隧道开挖的顺序施工,可有效控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