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河北:历经风雨铸造辉煌 河北省是全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最早的省份之一.1972年,官厅水库突然死了上万尾鱼,启动官厅水库污染调查与治理拉开了河北省环保工作的序幕.1974年白洋淀污染加剧,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从此,以防治官厅水库和白洋淀水质污染为重点的环保工作在全省陆续展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河北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土壤镉污染危害群众健康事件、陕西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等备受社会关注,使我们在关注常规污染物减排的同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9年我国发生了陕西凤翔、湖南武冈、云南东川等多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并多次成为群体事件的导火索,"重金属污染"已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也已被列为环保部2010年污染防治工作的头等大事。本期业务探讨栏目以重金属为主题,约请相关作者解析了2009年典型重金属污染事件,讲解了准确测定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并全面介绍了重金属的相关知识背景,以期让广大读者对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官厅水系洋河段有机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平 《环境保护》1994,(2):40-41,33
官厅水库位于永定河上游,跨北京市延庆县和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怀来县,是首都供水、防洪、水产、发电等多功能的主要水库之一.自1952年建成后,运行正常.但由于近年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同时入库水量减少,库水有机污染物质增多,使水库水质恶化.1982年水库开始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以后不断有水花发生.1986年春季,枯水季节曾出现北京市西门头沟、长辛店一带,以官厅水库作为饮水水源水质有异味的问题,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提出为保证官厅水库作为饮用水水源,需要对入库水系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调查评价.据此,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了“官厅水系洋河段有机污染调查研究及治理对策”的科究课题.本文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官  相似文献   

5.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环境保护的历史要短得多,几乎是到1972年3月的官厅水库鱼污染事件才理国家高层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群众健康,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在近期召开的重金属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中对进一步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工作做出部署安排。  相似文献   

7.
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部分省份的土壤重金属超标较为严重,其中,最为严重的超标重金属元素是镉。Cd对人和动物来说,是一种积累性的非必需的剧毒元素。2013年的"镉米"事件震惊全国,土壤镉污染状况及其修复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相关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力  陈漫 《环境保护》2006,(11):35-43
2005年,环保系统经历了一次特殊的考验. 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引发了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在国际上产生了不良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给予极大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一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温总理还亲赴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污染状况,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供水情况,部署污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前言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公布的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十五“期间,全国环境质量保持了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多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但是,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自2005年11月13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到2006年2月1日的两个半月时间,国内发生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45起之多.其中较为重大的有广东北江镉污染、广西红水河天峨段水质污染和长沙段镉等污染事件.上述污染事件发生后,国家环保总局一方面立即指导有关省、自治区环保部门采取有效应急防控措施,并派出工作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协助开展污染防控工作,使事态得到了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及时、准确地向下游地区通报了可能发生的危害,从而超前防控,避免了更大危害,稳定了民心社情. ……  相似文献   

10.
北京官厅水库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分布和来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薛南冬  徐晓白  刘秀芬 《环境科学》2006,27(10):2081-2086
研究了北京官厅水库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水平、分布特点和来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及其支流水体受到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轻度污染.从农药在官厅水库中的分布推断,官厅水库以及各支流周边地区及农田排水渠是水库中农药的重要来源.底泥中农药通过底泥孔隙向表面水扩散,是表面水农药的1个污染源.由于水库周边较多的农业活动,可能导致水中农药浓度提高.为了减少污染和水生生物对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减少农药的使用和农事操作.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努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融合,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1 1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对严防重金属污染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11年3月,国务院9部门部署开展了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集中整治.但是,我国重金属污染仍处于频发态势,2011年1至8月,全国发生了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今年1月,广西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事件,严重威胁柳州市144万人的饮用水安全.我国重金属污染出现了由工业向农业转移、城区向农村转移、地表向地下转移、上游向下游转移、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特点,对人民群众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陈赛 《世界环境》2006,(1):40-41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程度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也使得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跨国界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问题更为突出,这类事件不仅日益增多,而且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例如,1978年苏联“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坠入加拿大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等。这些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而且均涉及到了国际法领域的国家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回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白俄罗斯带来的生态灾难,并详细介绍和分析白俄罗斯境内放射性元素污染情况及修复措施,期待为人们应对当前日本核事故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界的影响和危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底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严重的水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两会"期间,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成为代表们广泛关注的议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我国水污染治理领域的权威科学家钱易院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饮用水安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到太湖蓝藻暴发危及无锡群众饮水安全,再至刚刚发生的汉江严重污染致使20余万人无法正常用水,千吨融雪剂流入水源地造成广东上万村民饮水困难……一起起水污染事件不断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也凸显了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室内环境污染的由来、危害及内容,提出了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检测与控制,指出对室内环境污染的一些防治对策,表明室内空气污染必将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官厅水库入库河系主要有洋河、桑干河和妫水河.洋河发源于山西、内蒙,流域中的工业区和较大城镇集中于下游段的张家口市和张家口地区.洋河纳入宣化区、下花区和沙城的污水后受到较大污染,对官厅水库的水质影响较大.桑干河的污染源偏居上游,河水经册田水库蓄调后流入工业污染很小的张家口地区,在朱官屯与洋河汇合,一并入官厅水库.下游水质较好的桑干河水,稀释了洋河的污染物.妫水河流量仅占入库水量的4%左右,对官厅水库的影响甚微.调查中,我们发现,官厅水库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洋河下游段,即由宣化区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使河水有机物含量大增而且逐年加重,据1986年  相似文献   

18.
油类污染事故频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低估。我国在2005~2009年5年中公开报导的油类突发污染事件共有95起,涉及到84个县市,其中77起是人为因素引起的,18起是企业违法造成的,污染到水系的有72起。文章就此阐述了油类突发污染事件对水环境、人类和植物造成的风险与危害,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只有政府、企业与公众3方负责,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初的川化沱江污染到2005年末的吉化松花江污染和广东韶关冶炼厂北江污染,无不令国人瞩目。甚至引起国际关注。三起污染事件影响的人群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仅川化沱江污染就导致近百万群众饮水中断达26天,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沱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事故前水平。(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20.
北京官厅水库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为研究北京官厅水库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从9个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集水样,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挥发性氯代烃的质量浓度,所检测的5种挥发性氯代烃的质量浓度总量为5.33~97.74 ng/L,同时讨论了其污染水平和分布特点.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官厅水库水体中挥发性氯代烃通过食入和皮肤接触2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初步评价. 结果表明:水库中各采样点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未超标,从位于桑干河八号桥的6号采样点采集的水样中挥发性氯代烃的非致癌风险值达到10-4数量级,其余采样点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在10-5数量级;各采样点的致癌风险指数远远低于10-4的数量水平. 因此,初步认为目前官厅水库水体中挥发性氯代烃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