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月际响应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林丽  史军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121-2130
利用SPOT VGT-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1998-2010年期间我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NDVI对当月气温和前1月降水变化响应最为强烈。空间上,NDVI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在整个研究区差异不明显,而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在北部地区较在中部和南部强。NDVI在多数地区都同步响应于当月气温变化,在北部和南部一些地区对气温变化滞后响应1个月左右。NDVI对降水变化在北部地区滞后响应1个月左右,而在南部地区滞后响应2~3个月。研究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时间特征、空间分布及总体滞后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南部地区NDVI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滞后期较已有的研究结果长。不同的数据源、研究范围、气候和植被类型及土壤特性的差异等都有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需要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掌握较高的文化知识,还要对知识具有探索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在启发过程中获得发展,同时不断增加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加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平下,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品也在日益增多。大量的固体废弃品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尤其是水资源更是受到严重的威胁。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受到污染,不但会危及人们的用水安全,还会在自然环境中产生一系列反应。本文将对固体废弃物的分类进行简要阐述,并说明如果不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其对水资源所产生的危害,最后将会分析对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稀土在我国工业、农业应用中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人们对稀土在农作物上的增长作用及机理已逐渐了解,其在农用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环境的影响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从稀土元素在环境中的含量、毒性特点、辐射水平、残留量等方面分析讨论了稀土农用对环境的影响。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微肥在现行施用量的条件下,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不会对环境、水体、农田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5.
对膜生物反应器提出了合理改进,采用射流曝气为反应器充氧,并对改进后的MBR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BR对COD、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对COD的去除率能保持在95%以上,氨氮的去除率维持在99%以上。反应器运行的前期生化反应在对COD的去除起主导地位,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膜对去除COD的贡献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探究,在对其定义进行阐述后,对环境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与守法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提高对环境监测数据重要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芦荟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及EDTA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芦荟(Aloe vera L.)盆栽实验,考察了土壤中重金属在芦荟中的分布及施加EDTA对重金属在芦荟中积累影响。由实验结果,芦荟中重金属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d、Cu和Zn的增加量主要积累在叶部,而Pb的增加量主要积累在茎和根部。土壤中Pb的加入促进了芦荟对Cd和Cu的吸收,表明Pb与Cd、Cu在芦荟吸收时具有协同效应。随着土壤中EDTA用量的增加(0~4 mmol/kg),芦荟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增加,其中Cu和Pb的增加较大。在EDTA作用下,芦荟叶部对重金属的迁移增大,其迁移系数Zn>Cd>Cu>Pb。EDTA螯合作用促使芦荟对重金属的吸收。芦荟叶部重金属对Fe的积累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芦荟各部位中重金属对Ca的积累皆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腐殖酸溶液对超滤膜污染的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腐殖酸溶液对超滤膜污染的原因,对超滤膜在过滤腐殖酸溶液时受到污染的变化进行了探讨,通过测试的数据比较了待测腐殖酸溶液与膜通量的关系,同时对腐殖酸溶液和添加钙离子后,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状况,同时还对超滤膜在过滤过程中的UV254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腐殖酸溶液,它们对膜通量的影响比较显著,在相同的过滤时间内,膜通量分别下降了不同的百分组成。在腐植酸溶液中添加钙离子后,膜通量下降更大。  相似文献   

9.
杯[4]芳烃及其酯类衍生物对贵金属离子银的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对叔丁基杯[4]芳烃及其酯类衍生物对液相中的银离子进行回收,讨论了在不同pH值条件下回收液相中的银离子。在去除有机溶剂正辛烷对回收的影响后,发现对叔丁基杯[4]芳烃及其酯类衍生物在强酸性条件下对银离子均有一定的萃取能力,且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乙酯对银离子的萃取能力明显要高于对叔丁基杯[4]芳烃。反萃取剂选用硫代硫酸钠,但其反萃取效率随着原液酸性的增强而减少,且对酯类体系几乎无反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污染问题关注程度是越来越高。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及时对环境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标准样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更好的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本文主要对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加重,不仅在政策上给予了农业的大力支持,而且还在实际行动中对其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就是其中有效的一种,有效的对农业更低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而在该项规划中,环境对其带来的影响往往非常的巨大,为了对其更好的进行评价,本文就以上海市为例,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钟敬文在其长达七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对民间传说研究保持了极大的热情,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当下的传说学研究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钟先生对传说学研究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对某些具体民间传说的真知灼见,更在于其对传说研究方法的探索。他较早把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到传说学领域,这在当时是极具开创性的,这两种研究方法至今仍是人们进行民间传说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学生的有效管理是目前高校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学生主体地位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管理理应更为人性化。激励机制在传统管理中多用于企业,通过对员工的激励促进绩效上涨。在高校管理中,激励机制同样能够达到对学生的诱发、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激励机制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在实施激励机制时应遵循的原则与运作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具体运用方式,旨在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效用。  相似文献   

14.
孟庆庆  孟超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6):155-157,166
文章是对土壤中砷汞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由于在仪器检测方面多已成形,所以测定准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测试检验,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几种土样中的As、Hg的测试也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所以用此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检测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速灭菊酯在水稻-水-鱼系统中的动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模拟生态系统试验法,对水田施用速灭菊酯后对邻近水域的污染、水域中鱼类对速灭菊酯残留物的浓缩和排除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田表水中,残留物浓度随处理后时间而迅速降低。水系中淤泥对水中残留物有明显的吸附净化作用,鱼对水中速灭菊酯残留物的摄取和排除均很迅速。 用二室模型对速灭菊酯残留物在田表水中的消失、用一级输入和输出的单室模型对鱼体中残留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研究表明,在田表水中,土壤对水中残留物起着强烈的吸附净化作用;在水系中,鱼体中残留物浓度的消长主要取决于残留物自身在水中的消失速率,只是在前期同时依赖于鱼体对残留物的排除效应,鱼体的摄入常数只对鱼体累积浓度最大值及到达最大值的时间T_m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为太原市地铁建设规划以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初步分析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轻微;施工期降水最大影响半径发生在大南门站,为591 m,最大降水深度13.7~23.6 m,会暂时影响到局部地下水的水位;运营期隧道区间段的地下水壅高值小于0.04 m,小于丰枯期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区域地下径流产生局部影响。针对工程在施工及运营阶段对地下水环境的不同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能够较好的减少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各种环境要素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且能够为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充足的、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各具体的指标体系进行介绍,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来源和特点进行分析,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兰州市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资料为背景,对污水处理厂冬季和夏季污水处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9%左右,对BOD的平均去除率在87%以上,均能保证出水达标,对COD和BOD的去除效果冬季和夏季无明显差异,对SS的去除效果夏季优于冬季。研究结果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减少废水面源无组织污染,改善区域水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对区域水环境改善的同时,污水处理厂在运行期间,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以临潼某污水处理厂为例,从臭气防治措施、臭气排放量以及臭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预测,从而说明了污水处理厂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是煤高温燃烧后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作为水处理材料。但由于原性粉煤灰吸附性能有限,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较低,不能满足水处理的实际要求。因此,研究热点集中在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增加粉煤灰中的活性组分,增大粉煤灰的比表面积,提高其性能,从而增强其对废水处理的效果。粉煤灰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增加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途径,同时以废治废,符合节能环保政策。笔者对粉煤灰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粉煤灰的在废水处理中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