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中国,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以来,人们对生命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珍视与关爱。当人类遭受到来自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灾难时,我们体会到人类本身的无力与渺小,而作为大自然的另一种生灵--野生生物,当它们面对来自人类的侵袭、捕杀甚至惨不忍睹的虐待时,它们"情何以堪"?我们也许应该在追逐利益与高贵的人性时多一些悲悯,不断唤起对另一种生命的救援……  相似文献   

2.
<正>文章内容简析:《山中访友》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学生要通过四篇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美景,感受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从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本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进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3.
执着的萌芽     
自然与人类本就应当亲如母子,亲近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家对于环保早已不似过去那般冷漠,只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人们距离大自然实在有些远。不久以前,在祖国南海之滨的一座大都会,响起了保护生态,关爱大自然的微弱声音……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07,(23):71-73
自然与人类本就应当亲如母子,亲近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家对于环保早已不似过去邢般冷漠,只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人们距离大自然实在有些远.小久以前,往祖国南海之滨的一座大都会,响起了保护生态,关爱大自然的微弱声音……  相似文献   

5.
人们不会忘记,在新世纪的第一天,一场不请自来的沙尘暴就袭击了北京和部分北方城市。沉浸在迎来新世纪喜悦中的国人并不喜欢大自然送来的这份“礼物”,但是,人们从中听到了大自然再次敲响的生态恶化的警钟。绿色计划在行动面对警钟的敲响,神州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在谋划新的5年经济发展目标时,也结合各地的实际,分别提出和启动了遏制生态恶化,再造秀美山川和宜人居住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从城市到农村,从陆地到海洋,从防止污染到生态建设,从污染末端治理到实现源头清洁生产……各地不约而同提出和实施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大自然是人心灵的归属,与生俱来的荒野基因呼唤着我们回归自然。如何让脱离自然已久的城市人重归自然?如何把自然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自然笔记是用书写和绘画的方式,给大自然书写日记。在记录中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在记录中把自我融入自然万物。有关大自然的一切:鸟鸣花落、草长莺飞、草丛里的昆虫,四季变化……时时处处皆自然,只要我们有  相似文献   

7.
他喜欢在大自然中写作,他把大自然作为一生唯一的创作对象,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他不是凭记忆,而是像画家写生一样,铺纸在潮湿的树桩或光滑的石头上,照着自然界的模样,“在森林的口授下写作”……这就是人们对俄罗斯“绿色作家”米&#183;普里什文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每当乔布斯病休,美国媒体都会以《蒂姆·库克是谁?》为题来聚焦一遍这位人物。那么库克究竟何许人也?原来他执掌公司最为枯燥的部分——"供应链管理","职责与苹果成功的设计和市场营销同样重要。相对于乔布斯尖牙利嘴和脾气无常的个性,他却是一个恒温动物。对苹果这家充斥着爱拍桌子的家伙且步履匆匆的公司而言,他的沉静和从容是绝对的缓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贞虎 《环境》2015,(4):70-73
<正>一部记录短片:"奇迹水村庄"——海维·巴扎村,讲述了印度的一处偏远小乡村,从一个绝望的干旱贫乏之地,翻转成为沙漠中的绿洲,书写了繁荣兴旺的传奇。这一转变给予人们一个启示:问题,未必得靠昂贵的高科技解决。当人类回到根本,把生态治理好,大自然就会为人类效力;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自会带来经济上的成长、社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17万和7万     
二十世纪,全世界的森林以每年1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而土地沙化的速度却以每年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17万和7万,是摆在我们面前一组沉甸甸的数字。 不要以为我们在玩数字游戏,在这一组数字背后是什么呢?洪涝、干旱、台风、海啸……,大自然的“疯狂”,是降临人间的无情“天灾”。而大自然的“杰作”,正是人类无节制地砍伐森林和历代战争对森林草原破坏的“产物”,致使大片大片的森林草原相继沦为裸地。从天山脚下到大兴安岭南麓,纵贯中国西北、华北、东北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跨越式"教学和我校"五三二一"校本教学模式的同时发展,笔者感受颇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放手了,这一放手,带给学生很多的自主发展空间,也换来了教师的轻松教学,留住了学生的心,有效遏制了学生的厌学现象,同时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师生都享受了成长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蔡伯的心愿     
大自然孕育了生命,然而作为生命体最高形式的人类却对大自然母亲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的掠夺。几百年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然而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更是超过了人类社会过去几千年来对地球生态破坏的总和。在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反扑之后,人类终于发现,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延续。在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中,生命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在广西北海市就有一位普通的七旬老人将一生的积蓄投到荒山。 保护动物,种植树木,教育后人成为了他晚年的生活乐趣。对于老人来…  相似文献   

13.
每月墙报     
《环境》1999,(7)
看图说话:谁来救自己? 地球在为满身的病痛而呻吟,也为人类的贪婪而愤怒。江河的泛滥、资源的枯竭、天气的异常、宇宙射线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这是大自然发出的通牒,警示人类:自然不是随意盘剥的对象,不是无止境地汲取的源泉,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  相似文献   

14.
黄慧诚 《环境》2003,(6):24-25
英德石头、英德水泥、英德红茶……大自然给予了英德这座粤北山城无尽的宝藏;而长年工作在环保战线的“绿色卫士”们,则令这颗粤北绿色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5.
张晓芒  宋丽丽 《环境》2022,(3):33-35
<正>南海浩瀚、罗浮巍巍、东江蜿蜒、西湖如镜……大自然慷慨赋予惠州这座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连同千百年来融汇于大量古典诗词中的生态烙印,一同成为惠州宝贵的城市财产。为保护惠州珍贵的生态资源,惠州生态环境人努力付出,经过“十三五”时期的治污攻坚,惠州市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相似文献   

16.
朱岚 《环境导报》2003,(24):56-56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 园内的“快乐农庄”是大自然的缩影、是人工设计的微型自然界,那里种植了各种蔬菜,还饲养了龟、兔、鸡等多种小动物,园内的草地和花草树木也使孩子们更贴近大自然,是幼儿极为喜爱的游戏场所。我们注重让幼儿对这一环境进行探索发现,在充满生机和趣味的大自然中,激发幼儿对环境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的反击”听!大自然在反击!地震、水灾、旱灾、温室效应、飓风、海啸正在我们身边和眼前发生。人类千百年的行为和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不停地钻探、掘井、开矿、移山填海、打椿、挖泥、核爆、砍伐……带来的后果人类自己将承受。中毒、吸废气、感染辐射、生癌、缺粮、缺水等后遗症。人类究竟有没有听到生态破坏的警钟?  相似文献   

18.
张新 《世界环境》2014,(1):91-91
<正>人类自从出现在地球上,就开始了探索大自然、适应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征程。东西方学者和哲人们在追寻自己先祖的生命足迹、思考自己的来路和归途时,研究探索途径虽略有不同,但是都获得了一定的生命密码、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共处的奥秘。"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中国古圣先贤对于宇宙和地球的起源发展有着自己朴素的辩证认识。《道德经》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相似文献   

19.
梁光源 《环境》2014,(4):1-1
正红灯停,绿灯行……社会生活中遇到红灯,不少人总是想方设法绕道走,但当大自然向我们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红灯时,还能绕得过去吗?污染如今已成为横亘在发展面前的重大难题之一。"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将治理污染提高到和反贫困战役同样的高度。这令人振奋的铿锵表述,充分展现了政府对生态建设的严肃态度,对污染问题严重性的深刻认识,以及消除污染的坚定决心。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需要我们以反贫困斗争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