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楠  刘毅  陈吉宁 《环境科学》2009,30(11):3190-3195
同一工业行业内的企业存在排污强度个体差异,从数量有限的企业环境统计数据得出行业平均排污强度,并用其代表该行业在区域层面的经济-环境水平,会带来一定偏差.因此以嵌入环境消耗投入的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了企业运营决策的微观模拟模型,从机制上描述企业排污强度的差异.以2005年德阳市机械制造行业为案例,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了率定,使其较好地描述了2005年环境统计口径内各企业的COD排放强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由环境统计口径内企业计算的区域平均COD排放强度(万元固定资产排放0.002 6 t,万元工业产值排放0.001 5 t)小于由区域内全部企业计算的区域平均COD排放强度(万元固定资产排放0.003 0 t,万元工业产值排放0.002 3 t),市域内6个县级行政区的排污强度也体现出了明显差异.以上的排污强度区域特征主要源自行业内部结构(企业的规模分布,技术分布),及其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对区域差异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根据IPCC方法计算得到1995—2012年中国各省市碳排放数据,表明从1995年开始,我国各省市的碳排放强度整体上呈现南低北高,东低西高的分布格局,并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区域间碳排放强度的基尼系数、Theil系数、对数离差均值的计算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在各省市自治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差异随着时间逐渐增大.为了进一步分析碳排放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我们建立了碳排放强度的回归方程,并采用夏普里值分解法进行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整体上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差异的贡献值最大,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其对碳排放强度差异的作用逐渐加强.其次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贡献值分别为18.91%和26.76%,对碳排放强度差异的贡献值随着时间逐渐减少,作用也逐渐弱化.最后是城市化水平(贡献值为~(-1).65%),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差异.进一步采用第三产业占比表示产业结构,石油占比表示能源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与碳排放强度变为反向关系.即一个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高,在能源结构中油的比重大,煤炭比重小,碳排放强度相比于其他地区则低.由此可见,石油比重的区域差异是影响碳强度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提升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的石油以及低碳能源可以缩减区域间的碳排放差异.本文的研究对合理、公平的碳减排政策的制定,鼓励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参加碳减排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建立排污产权制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污产权交易优化的理论模型,并对理论模型在强化环境管理相的优越性进行了论述,以江苏省太湖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企业为实例,说明参与排污产权交易越广,实现双赢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连云港市各县区的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7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然后分别将各县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最小数值作为各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值,计算各县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七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市平均水平为1.30,市区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比县域的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具有显著的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最后从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改善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排污收费标准体系的改革设计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排污收费标准是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核心。设计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排污收费标准,是改革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在分析现行的排污收费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满足不同政策需求的若干种排污收费标准方案,并进行了多方案比较。作者建议,为确保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应尽快试点和推行污染物总量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6.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苏州市各地区的工业废水量、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氨氮、工业二氧化硫、工业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等6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六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市平均水平为15.08.然后分别计算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存在区域间差异.最后提出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实施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寻求经济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中国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大气总量控制下的排污交易的试点工作。这篇文章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二氧化硫排污交易项目成功经验,对中国实施二氧化硫排污交易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排污交易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及其产生背景我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从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开始,目前已形成以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核心,由排污单位的申报登记,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等四步程序组成的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回顾以往的十几年,我们对于水污染物排放主要采取“浓度控制”的管理方式,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没有很好地抑制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随着污染物的大量增加,导致某些地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解方法,把中国各省域1985-2008年间不同时期的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在不同省域及不同的时段内,强度和方向都有所不同。规模效应在1985-1995、1995-2004年间两个时期都是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且随着时间推进,作用强度也在显著增加;同时规模效应强度的区域差异并不显著;而在2004-2008年间,规模效应则出现明显分异,增长能源与节约能源两种效应同时并存。技术效应在1995-2004、2004-2008年两个时期都是朝着节约工业能源的方向发展,表明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效应在各个省域的作用在逐步显现,但其大小对不同区域来说有所不同;在1985-1995年时期内,技术效应的大小和方向都不一。总体来看,技术进步的节能效应在一些省域有待提高,这样才有助于"积极主动"地促进工业能源消费降低。结构效应在三个时期方向不一,仅在少数地区表现为节能作用;且较之以上两种效应,结构效应的作用强度较小;结构效应与各地区工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其节能潜力仍需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0.
街道及三产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但是,由于街道及三产企业基础薄弱,缺乏科学领导,加上投资有限,往往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地从事生产,转向变化快,污物排放繁多不定,工艺设备落后,技术力量弱和环境意识差等特点。开展街道及三产企业排污费的征收工作必须考虑到它独具的灵活性、多变性和零散性。为此认真深入探讨街道及三产企业排污费征收办法和手段,对全面实施排污收费制度、强化环境管理工作十分必要的。一排污费的征收问题根据街道及三产企业数量大、分布散。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工业企业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在激励企业发挥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促进构建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排污许可制度对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如承担治污责任、规范环境行为、全面公开环境信息等;提出了工业企业在排污许可制度下开展环境管理的建议:提高对生态环境工作的认识、落实全员环保责任、实施全过程环境管理、实事求是自证守法、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和加强与相关方互动沟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规定,依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建立起来的排污收费制度,是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是我国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促使了工业企业明确自己的环境责任,采取各种途径,有效进行污染防治。自1979年9月至1988年底,全国累计向十八万个企、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76.5亿元。通过排污收费,在控制污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促进污染治理,取得较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据原水电部材料,水电系统在六·五期间使用排污费8400万元,按排治理项目621项,这些工程的实施,使电力系统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00—2014年我国建筑业构建了碳排放强度测算模型,并基于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法(LM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从能源碳排放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以及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4方面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4年我国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出现了两次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对碳排放强度变化起主要作用,是阻碍建筑业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效应与能源强度效应对其贡献较小,二者在碳排放强度上升阶段对其变化起抑制作用,在碳排放强度下降阶段对其变化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排污收费制度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对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发展历史、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今后改革方向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与实施(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排污收费制度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对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发展历史、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今后改革方向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排污责任合约安排产生、变迁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拟建议实行的违法性排污责任合约安排的合理性和如何实现其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排污收费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入产品成本的排污收费势必影响产品价格,从而影响物价水平?本文首次以部门价格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排污收费时物价影响的测算方法,并对新旧排污收费标准体系下的物价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我国排污收费对物价的影响甚小,部门产品或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一般在0.49‰~5.13‰之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餐饮业也迅猛发展,这一行业在繁荣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愈来愈严重的区域污染,特别是水污染有快速增长之势,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2000年实现一控双达标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为了做好餐饮业的环境管理,我们在排污收费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版排污许可证的主要特点和对油品销售企业全面覆盖的实现方式,阐明油品销售企业排污许可证申报类型和依据,从6个方面介绍了油库、加油站取得排污许可证后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列举部分例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跨市(地)界或省界的河流、湖泊或海湾来说,应从流域的整体目标出发,实施区域总量控制,以促进流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是全国18个排污许可证试点单位之一。根据小清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以区域总量断面控制的理论为基础,对流经不同城市或地区的河段,实施了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