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印度东海岸大陆架,由于印度的主要河流的巨大三角洲沉积而向外伸出并构成孟加拉湾的西缘。该大陆架的系统调查始于1954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很久以来就认识到,世界上最有利的寻找石油的地区是现在和过去的世界大陆和岛屿的边缘附近。那儿堆积了很大厚度的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沉积作用和构造作用都有利于储油岩以及烃类的商业聚集所必须的构造和地层圈闭的发育。由于陆地上最明显的石油远景区已经鉴定和试验过,注意力开始逐渐转移到海上。人们认识到,世界上大陆架的广大浅水区应当有与海岸平原大体相同的历史。继在象马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目前,大陆架石油资源的开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正在综合使用各种物探方法对各地大陆架进行地质调查。这些调查结果,大多没有公开发表。尽管如此,根据近十年公开发表的世界各地调查结果写成的论文,对以往天于大陆架成因的见解提出了许多疑问。 关于大陆架的各种地学问题曾经特别地加以综合叙述过(星野,1971),这里综合论述作者于1971年5月在日本石油技术协会大会上发表的关于大陆架成  相似文献   

4.
一、海底堆积物 一般通称的海底堆积物,从大陆架到大洋底,堆积环境千差万别,堆积物性质各不相同。 大陆架是受第四纪冰川性海面变化支配的地形,对此目前几乎是没有表示怀疑的了。而且看来大部分地质学者意见甚为一致,都认为大陆架是由于玉木冰期海面下降形成的。但是仍然存在各种不同意见,有的学者发表了出人意外的论文,例如Л.Г.尼基弗罗夫(Никифоров,1967)认为,南斯拉夫外缘发育的大陆架上的几级平坦面分别表示整个第四纪时期各个冰期和间冰期阶段的海平面。 除这样的论文外,大陆架上的堆积物肯定可以大致区分为水深20~30米的波浪基面(wave base)以浅的现代堆积物和以深的所谓“化石堆积物(relic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宽广的大陆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拥有两亿人口的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发达,经济繁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地带。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防止海洋污染,是我国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正> 对沉积矿床中石油和矿物的寻找,以及大陆坡、大陆架和海岸带建筑工程向工程师们提出的挑战,不断地促使人们对碎屑沉积学进行非常活跃的研究。对现代碎屑系统的研究似乎超过对古代碎屑系统的研究。然而,这种观察可能有点受到下列事实的渲染,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这篇工作报告是关于热处理海洋沉积物中天然存在的酯类和色素类变化的一系列研究的组成部分。为了研究,我们从塔纳盆地(Tanner Basin)选择了沉积物,它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南面外大陆架离海岸200公里,水深1500米的底层一个构造低地。有机碳含量相当高(5—6%干重),并且它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采矿对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即:矿山生产规模、地理位置、矿物特征及采矿方法.如金属硫化矿开发对环境主要影响(见图1).海底采矿当前只限于靠近海岸的少数矿物,包括海砂和宝石.人们对开发大陆架的兴趣日渐增长,这可减少或消除陆地采矿的许多问题,但却可能造成海洋污染.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作为气候变化的标志,南极洲的思韦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在快速融化,冰川浮冰上的巨大裂缝可能在5年内破坏部分大陆架.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密切追踪思韦茨冰川的变化.思韦茨冰川每年损失约500亿吨冰,占全球海平面上升的4%.最近确认的裂缝位于思韦茨东部冰架,根据近几年卫星图像显示,这个裂缝...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于今日起生效。这是我国运用法制手段管理海洋环境的一件大事。它对于维护国家权益、尊严,对于控制海洋污染,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港湾密布,具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大陆架宽广,水温条件适宜,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沿岸可供养殖和开垦的滩涂很多。海底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于今年三月一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一个新起点,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我国是一个具有18,000多公里海岸线、岛屿众多、大陆架宽广、海域辽阔的沿海国家,其水产、矿藏资源、海洋能源丰富,海滨风景游览区众多,具有优裕的交通航运条件.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  相似文献   

12.
最近,从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获悉,我国近海石油蕴藏量不少于陆上蕴藏量,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这是中国海洋石油平台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何志刚在会议报告中透露的,在我国浅海大陆架上已先后发现七个油、气盆地。这七个盆地分别在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浅滩、珠江口、茑歌海和北部湾。这些盆地均有较厚的新生代沉积,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条件。  相似文献   

13.
皖浙赣交境地区南华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浙赣交境地区南华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布。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皖浙赣地层小我和广丰地层小区。本文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及对比,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江南古陆中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南古陆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长期活动拼贴而成,构造极为复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也是众说纷纭.通过对江南古陆的变质岩的研究,认为江南古陆大地构造可划分三个Ⅰ级构造地层区:扬子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及华夏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又可进一步划分Ⅱ级构造地层区5个(宜丰-景德镇-歙县构造地层分区、万年构造地层分区、赣东北构造地层分区、怀玉构造地层分区及丰城-鹰潭-龙游构造地层分区);各构造地层分区之间以构造(蛇绿)混杂岩亚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拼接.双桥山群及周潭岩群仅分别分布在扬子地层区修水-祁门分区及华夏地层区北武夷地层分区内,而且是一套史密斯地层.而江南古陆内则发育非史密斯地层.  相似文献   

15.
层序年代地层体制,本质上就是以各种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不同级次的沉积层序为单位,在年代地层学格架中所建立起来的地层系统。本文以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研究为主要依据,结合生物地层和地震地层的研究成果,在进行详细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相结合的方法,重新屋定并标定了塔里木盆地北部石炭一二叠系中一系列重要地质界面和层序界面的年龄。首次在该区石炭一二叠纪地层中建立起了由不同周期叠加的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不同级次的层序所组成的高分辨率居序年代地层体制。它使地层划分和对比在方法上和精度上得到了重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年代的修正和武陵运动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的研究中,最突出的基础地质问题依然是地层年代的精确标定。地层年代标定涉及到成矿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其构造演化的时限,也直接影响层控矿床找矿中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在最新的中国地层年表中,前寒武纪地层对比和构造背景解释已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依据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新元古代地层中最新的系列锆石U-Pb测年结果,初步揭示"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火山事件和分布范围。结合全球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基本特征,对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年代的修正将有利于重新厘定江南造山带的成矿背景,提供层控矿床基础年代地层资料,为新的矿产资源大调查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资源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钻井工程中井斜给工程带来了一系列危害,井斜规律和防斜降斜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全面分析了影响易斜地层钻孔倾斜的地层因素,主要包括地层倾角、各向异性地层、岩性交替变化地层、断层,并结合湖北某米黄玉矿的勘探实例,分析和验证了易斜地层钻进中客观存在的"车轮效应",即钻头在不均质匀层状地层中钻进时,由于钻头两侧岩石的岩性和抗压强度不同,导致钻头沿地层走向方向偏移,使得钻井轨迹的方位角产生变化。该研究对类似条件的钻井勘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岩性地层对比原理,本文提出一个测井剖面定量地层对比模式。该模式由三部份组成:1.利用“多变量最优分段方法”将两对比测井剖面的地层进行分段处理;2.利用“爬山法”计算分属不同测井剖面的任意两段地层之间的相似性指标;3.根据相似性指标,利用“动态规划”方法确定地层对比结果。本文还利用上述模式进行了定量地层对比的实例研究,其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挪威Trondheim的“大陆架研究所”,正在研制能预报海上溢油的新型模拟器,它有助于溢油事故治理。 在挪威北部海域已对这种新型模拟器进行了一次全面实验,效果良好,可望两年以后能最终定型。 模拟器采用“液态微粒”,在显示溢油的图象上,其逼真的程度要比现有的几种型号的计算机为好,它还能显示油沿海水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漂流和扩散情况。 这些资料有助于确定究竟采用机械方法还  相似文献   

20.
地层地球化学的研究范围正在日益拓宽.但其中心任务仍然是研究地层及其各类岩石中化学元素的分散与富集规律。实际上,元素的集散可回答成矿作用曾否发生,尤其是成矿作用发生的可能性问题.也就是地层含矿性的评价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湖州─长兴地区地层岩石样品化学元素光谱分析数据为基本素材,对该区各地层组进行比较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查明了各地层层位中Au、Ag、Cu、Pb、Zn和B共六个成矿元素的丰度及其它地球化学特征,着重从地层中成矿元素的相对富集与贫化、后期作用叠加强度、变化性以及元纱共生组合几个方面考察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分散与富集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地层含矿性评价的准则与标志,进而对地层的含矿性进行评价.以揭示本区主要矿产的可能赋矿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