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从废蚀刻液中回收资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从电路板蚀刻液回收硫酸铜及制作再生蚀刻液进行了工艺探索 ,得出中和法可从蚀刻液中脱除约 90 %的铜 ,沉淀氢氧化铜的最佳pH值为 5 6~ 6 0。采用水合肼还原法与硫化钠沉淀法可进一步脱除蚀刻液中的铜。研究结果表明 ,水合肼还原法回收海绵铜 ,在pH值为 6 0 ,反应温度 4 0℃ ,水合肼的投加浓度为 3%时 ,铜的回收率达到了 98%以上。而硫化钠沉淀法可取得 99%以上脱除废液中的铜效果 ,且具有适应范围广 ,操作成本低的优势。进一步除铜后的废液可回用于制新蚀刻液  相似文献   

2.
采用连续式水热设备处理电镀污泥并进行重金属的分离纯化,试验研究了水热条件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g污泥加入150mL20%的硫酸溶液,反应温度为250℃,压力为7MPa,反应时间为8min时,电镀污泥毒性降低至一般固体废弃物标准.重金属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表明:硫化沉铜的沉铜剂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5倍,pH=2.0,反应温度为80℃时,沉铜率达98.1%;萃取除锌的有机相浓度为30%,O/A=2,萃取平衡时间为4min时,锌的萃取率达到94%以上;0.50倍理论用量的碳酸钙可有效促进铬镍的富集,铬的回收率达到92%以上,镍的回收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3.
蚀刻废液中铜回收条件的选择及废液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和法回收含铜蚀刻废液中的铜时pH值、温度及亚铜离子含量等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给出了最佳沉淀工艺条件的选择方案。同时探讨了沉铜后母液中少量铜的回收方法及母液的再生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海平  周立祥  王世梅  梁剑茹 《环境科学》2009,30(11):3364-3370
城市污泥通常含有大量有机质但也存在数量不等有害金属,在不影响污泥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去除和回收污泥中金属,既使污泥无害化又产生经济效益,意义重大.针对苏州某工业园区污泥重金属含量较高,研究利用生物沥浸-溶剂萃取-电积技术回收城市污泥中重金属Cu的工艺,并探讨了采用5-壬基水杨醛肟萃取剂M5640从城市污泥生物沥浸液中萃取分离Cu和Fe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经过生物沥浸处理72 h后,城市污泥中重金属Cu溶出率高达90%.当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体积分数为2%,相比(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以O/A表示)为1/3,沥浸液pH为2.0时,沥浸液中Cu的一级萃取率达到95%以上,而Fe的共萃率低于10%;反萃取试验结果表明,在反萃取相比为2/1的条件下用1.5 mol/L硫酸溶液进行反萃取,Cu的一级反萃取率达到80.07%;反萃取后的富集Cu溶液作为电解液,在槽电压为2.1 V、电解温度为55℃条件下电积6 h,Cu回收率达到90%以上.在整个工艺中萃余液和反萃液均可循环利用无废液排放,对含Cu高的污泥,利用生物沥浸-溶剂萃取-电积技术回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化学镀镍老化液资源化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三步法综合处理化学镀镍老化液。以多孔性泡沫镍作为阴极、Ti RuO2 作为阳极 ,电解回收化学镀镍老化液中的金属镍离子 ,镍的回收率可以达到 97.5 % ,同时废液中总有机碳去除率达到 97.3 % ;再以 15 %石灰乳作沉淀剂 ,每克镍投加量为 6.5mL时进一步将溶液中的残余镍处理至排放标准以下 ;最后以Ca(ClO) 2 作为氧化沉淀剂 ,处理剩余溶液中的磷 ,排放水中总磷浓度达到 1.0 6mg L ,沉淀中镍的含量低于 1.4mg kg ,以P2 O5计的磷含量高达 67.3 % ,符合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指标 ,可以作为农业肥料使用。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以上方法处理 ,可以有效地将老化液中的镍、磷处理至排放标准以下 ,同时溶液中的大量有机物得到去除 ,化学镀镍老化液中的有用资源得到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硫化钠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以硫化钠为沉淀剂,将废液的镍离子以硫化镍的形式析出,从而达到净化废液和回收镍的目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影响镍去除率效果的几个因素中硫化钠投加量的影响最大,pH值次之,反应时间影响最小。在pH为6,投加200 mL质量分数为20%的硫化钠溶液,反应时间为30 min,可以使200 mL化学镀镍废液中(镍质量浓度为5450 mg/L)的镍去除率达到99.8%,残余镍的质量浓度可以降至12 mg/L左右,对其余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也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得到的沉淀致密,镍含量高(质量分数为21.6%),便于进一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X756.3 9602391利用处理合成金刚石触媒的废液回收镍盐/段晓昆(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电镀与环保/上海市轻工业科技情报所一2995,25(6)一25~27 环信X一34 在金偏石触媒处理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镍、锰、钻金属离子,在溶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铜及铁离子。通过试验采用沉淀分离的方法回收了硫酸镍。试验表明,本工艺可以充分回收利用镍资源,回收率90%以上;工艺操作简便、设备简单,不受金钢石生产厂规模大小的限制,并且很快就能取得经济效益;利用本工艺生产的镍盐,完全可以满足金钢石电镀制品镀液的要求;在回收镍过程中产生的锰及钻的氢氧化物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温喷射分离技术对钢铁酸洗废液进行铁盐分离和HCl的回收实验研究。在不同温度、热气液比和Fe2+/Fe3+含量的因素下,寻找酸洗废液中铁盐的最佳分离效率发生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对来自沈阳某精密钢制品有限公司酸洗废液进行实际分离处理,处理后Cl-(铁盐的形式)回收率可达86.81%,其余Cl-则以HCl形式收集并可回用于酸洗工艺,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解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考察了pH值、电流密度、温度、循环、电解时间等因素对镍离子回收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电解参数对化学镀镍废液中不同物质的COD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COD的降解,碱性条件有利于化学镀镍废液中镍的回收,当镍的回收率达到98.7%时,COD的去除率可达61.91%。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国产新型铜萃取剂DZ988,以PEG-NO2/H2SO4混酸溶液氧化浸取废弃电子元器件得到的酸浸液为萃取原液(含铜浓度CCu=3.132 g/L),进行铜的萃取研究,考察各因素对铜的萃取及反萃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铜的萃取率随萃取剂浓度、O/A比、萃取温度及pH的提高而提高;在萃取剂浓度设定为25%,萃取料液浓度用氨水调至pH=2,油水比O/A=1:1,常温的条件下,对废弃电子元器件的PEG-NO2/H2SO4混酸浸出液中的铜的萃取率可达99.45%,铜、铁分离系数达1 151;以硫酸作反萃剂,对负载铜的萃取剂进行反萃取研究,在硫酸溶液浓度为250 g/L,相比O/A=1:1时,铜的反萃率接近100%。同时,DZ988基本不萃取Co、Ni,后续可从铜萃余液中继续回收Co、Ni。  相似文献   

11.
选取固相萃取GC-MS法定量检测喷涂废水中四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pH、洗脱剂、洗脱体积、洗脱速率和水样流速对废水中PAEs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2.5时回收率最佳(均100%);在该pH下,洗脱剂对4种PAEs的回收率影响最大,水样流速次之,洗脱速率与洗脱体积对4种PAEs的回收率影响相对较小。样品前处理最优参数为:水样流速8mL/min、洗脱剂为乙酸乙酯、洗脱体积4mL、洗脱速率2mL/min;该条件下4种PAEs的线性范围为0.2~8.0μg/mL,相关系数均0.99,喷漆废水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1.1%~103%,相对标准偏差为3.1%~14.6%,均可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海水中的666、DDT,并使用气相色谱进行测定。主要包括不同填料(C8、C18、C18-N)、SPE柱规格(500 mg/3 mL、500 mg/6 mL)、洗脱试剂、上样流速、水样pH和洗脱试剂体积6个因素对666、DDT富集效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优条件为:采用500 mg/6 mL C18SPE小柱,调节海水pH=6,上样流速4~5mL/min,10 mL二氯甲烷洗脱。优化后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海水中666、DDT加标10 ng/L回收率为75.7%~110.4%,精密度为1.16%~4.00%,方法检出限为0.19~1.20 ng/L。  相似文献   

13.
宋永会  魏健  马印臣  曾萍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13-1518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金刚烷胺制药废水,考察了初始pH、络合剂种类、稀释剂配比、油/水相比和反应温度等对废水中金刚烷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对萃取剂中金刚烷胺进行了反萃取分离回收. 结果表明:采用V(P204)〔P204为二(2-乙基己基磷酸)〕∶V(正辛醇)为3∶2的复配萃取剂处理金刚烷胺制药废水,在初始pH为8.0、油/水相比为1∶1和温度为25 ℃的条件下,能够去除废水中99.7%以上的金刚烷胺;在反萃取过程中,V(P204)∶V(正辛醇)为1∶4的复配萃取剂可以获得更高的反萃取效率,以1.0 mol/L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当油/水相比为1∶1时,可将51.7%的金刚烷胺从萃取剂中反萃分离,回收得到的金刚烷胺盐酸盐溶液可以回用到生产工艺中,P204-正辛醇复配萃取剂可在萃取和反萃取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镍转炉渣加压条件下H2SO4选择性浸出Co、Ni、Cu,抑制Fe浸出的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建立影响选择性浸出率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研究浸出温度、c(H2SO4)及液固比及上述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对提高Co、Ni、Cu浸出率及减少Fe浸出率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c(H2SO4)对浸出率影响最显著,液固比次之. c(H2SO4)越高,Co、Ni、Cu和Fe的浸出率越高,而提高浸出温度有利于降低Fe浸出率. 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浸出温度为210 ℃、c(H2SO4)为0.38 mol/L、液固比为4.25 mL/g,在该条件下,Co和Ni的浸出率均大于98%,Cu浸出率大于96%,Fe浸出率小于0.4%. 浸出控制参数优化后提高了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同时也降低了Fe浸出率,实现了镍转炉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及其与Fe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5.
中和-络合萃取-双极膜电渗析处理金刚烷胺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和沉淀-络合萃取-双极膜电渗析组合工艺协同处理金刚烷胺制药胺化废水与溴化废水.结果表明,通过胺化废水与溴化废水的中和反应,可以大幅消减废水中溶解性固体和有机污染物,避免后续萃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在pH值为8.0、油/水相比为1∶1的条件下,P204∶正辛醇=3∶2的复配萃取剂对废水中TOC和TN的萃取效率分别为56.9%和20.6%,金刚烷胺及其衍生物几乎被完全萃取.以2.0 mol·L-1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可以将47.5%的金刚烷胺从负载有机相中反萃分离,再生后的萃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对萃余液采用双极膜电渗析进行处理,可以去除64.2%的无机盐和部分有机物,同时还能回收到较高浓度的酸,但由于氢离子的渗漏难以回收高浓度的碱.  相似文献   

16.
塑料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建立了一种对塑料玩具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同时分离和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以shim-pack VP-ODS(4.6mm×150mm,5μm)为分离柱;以甲醇-水(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该方法所测得的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0.5~1000m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达0.34~0.96μg/L,平均回收率在93.00%~105.23%。在对样品提取和纯化的基础上,对塑料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4-溴-2-氟碘苯萃余废水中碘的回收方法。25℃下,测定了苯、环己烷等7种萃取剂对碘萃取的分配常数及环己烷对碘萃取的分配曲线。研究选用了萃取率与分配常数相对较高,毒性相对较低的环己烷为萃取剂,并探讨了萃取剂、反应时间、溶液pH值、温度、反萃剂等因素对碘单质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20℃,不调节废水pH值,相比为1:5、萃取时间10 min的条件下,碘的萃取率可达到88%。在室温20℃,相比为4:5的条件下,采用0.1 mol/L的氢氧化钾为反萃剂,碘的单级反萃率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