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由四机部1028所、江苏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三单位联合研制的JW—1型极微震仪技术鉴定会于1981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宁召开。会议听取了JW—1型极微震仪研制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南京地震基准台、溧阳地震台的试用报告,审查了有关技术资料和研制单位提出的技术指标及复测报告。会议认为W—1型极微震仪的研制是必要的,它填补了我国测震仪器的一项空白,开阔了地震观测  相似文献   

2.
<正> 常熟—太仓5.1级地震前,我省设置地应力(变)仪的四个台站,除溧阳地震台,其他均无异常反应(见表)。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七九年溧阳六级地震前74小时,南京卫岗电磁波观测点,曾经记录到超低频电磁波异常信息,在此基础上为了扩大观测试验范围我们又於一九七九年底相继建立了包括金湖、新沂、射阳、灌南、溧阳等电磁波前兆信息观测点(见图1)。  相似文献   

4.
<正> 一前言我们曾对孕震区地震波传播的一些理论问题作过探讨。其初步结果表明,当地震波通过用两相介质模型所模拟的孕震区时,不仅传播速度要发生变化,而且波的振幅与形态(频潜或周期)都可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将讨论孕震区地震波动力学特性变化的一个实例:1979年7月9日江苏省溧阳6级(Ms)地震。文中利用溧阳台记到的安徽省马鞍山铁矿近几年内上百次爆破的地震图记录资料对溧阳6级(Ms)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 前言溧阳地震台能经常较清晰地记录到途经溧阳震区马鞍山人工爆破波,研究“马爆波”振幅比及其变化,从中找出前兆信息是有益的。作者系统地整理了溧阳地震台记录到的“马爆波”振幅比,对其变化特征,提出粗浅的看法,仅供讨论。一资料情况溧阳震区1974年、1977年和1979年相继发生 Ms5.5级、4.1级和6.0级地震,小震至今仍  相似文献   

6.
目前,用微震仪记录中强地震大多数是限幅的,震级很难测定。如能在微震仪的限幅地震记录图上找到便于测量的参数,用来计算震级,这将方便台站的速报工作,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本文根据限幅地震记录图的显著特征——限幅时间等,拟合了限幅地震震级的计算公式,即M_L=2.37logL+0.38log(A_L×1000)/V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海域地震及其强余震前电磁辐射的前兆特征。所用的仪器为DDC-2型电子补偿仪、XWX-2042电位差计,记录极距为100m的两埋地电极间所接收到的电磁辐射信息,震前异常波形最大幅度可达187.5mv,为正常背景的十数倍,频谱较宽(0.005—5Hz)。这种特征对认识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上的地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入地壳波导理论,对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6级地震前南京卫岗电磁信息观测点所记录到的超低频电磁波信号进行研究,估算出接收点的场强为10~2—10~3微伏/米。辐射源电流矩为10~7安·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1979年7月9日溧阳六级地震前地磁台网所观测的地磁场异常变化,并根据构造磁效应理论探讨了地震时震源断层面的破裂特征,还粗略地讨论了这个磁异常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 2 0 0 11114T 17∶2 6 ,在昆仑山口西发生了 8 1级地震。震中为 36 2°N ,90 9°E。这次地震前徐州地震台体应变仪、水管仪、伸缩仪数字化形变观测记录到了较明显的短临异常信息。本文试对这些异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 南黄海6.2级地震是近六十年来上海遭受的最强地震波及,也是1932年以来南黄海海域发生的最大地震。震后一个月内,上海地震台网共记录到584次地震,震中密集在北纬32°18′—32°44′,东经121°28′—121°55′,长30公里,宽20公里,方向北60°东的椭圆形范围内。最大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整个地震序列总释放能量的89%,b值(最大拟然法)为0.67,一个月内的地震衰减系数为1.23,反映该地震属主震余震型。下面主要介绍这次地震的宏观烈度分布。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一日南黄海发生6.2级地震,苏州第三中学测报点(距震中约200公里)地倾仪、选频仪,地电脉冲仪都相应地记录到有关地震讯号和震前信息。以下为三种仪器的某些征兆表现。  相似文献   

13.
应用法国地震学家G.Poup inet等关于双子地震的有关理论,对云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资料开展应用研究,通过基线校正、数字滤波、波形对比等方法获得8对3级双子地震和武定地震易门台7对双子地震。对以上双子地震取起始3秒P波作富氏谱分析后进行谱比对数的斜率拟合。结果显示,由发生在6.5级姚安地震前7个月之内与之外时段的地震构成的双子地震,其P波谱比对数斜率绝对值都达到0.030以上,明显高于均由震前7个月之外发生的地震构成的双子地震谱比对数斜率;在距主震2°范围以内的台站可观测到双子波发生的变化。常熟台双子地震P波谱比对数斜率时间进程在南黄海地震发生之前也存在这一现象,但出现异常的时间扩大到9个月之内。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地震时间、震级的相互关系,说明:一、时间轴上相邻地震的视相互作用服从韦布尔分布,其二阶以内矩的比值ν表示地震的发生方式(周期性、随机性、续发性)。茅山地区的ν值过程表明:中强震前的小震具有续发性;1974年和1979年溧阳的两次中强地震可视为同一地震序列。二、震级变量的相互作用服从古登堡—里克特公式,一般由b值曲线反映。茅山地区的b值过程表明:溧阳两次中强震前均出现低b值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两次溧阳地震(1979.7.9,6级震和1982.3.29,3.6级震)过程中,分布于无锡地区的几口井中氯离子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了该区浅层地下水水化组份变化与溧阳地震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几口井氯离子异常特征不同的原因。认为无锡地区所处的地质构造位置及水文地质结构,决定它可能成为溧阳地震反应敏感的部位。今后开展地下水中各种组份的综合观测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 1979年7月9日江苏省溧阳发生了六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发生在人口稠密、村镇棋布、河渠纵横的江南农村,造成了该县和附近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较大损失。据调查造成经济总损失1.77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间接损失0.41亿元;并且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溧阳震中区精密磁测和a径迹测量结果,探测出茅山东侧断陷盆地内发育北北东向上沛—上姚和北北西向上沛—平桥两组断裂.结合区内地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两组断裂可能为茅东断裂带的分支断裂,两次地震余震三度空间分布表明茅东断裂带及其茅东断陷盆地构成溧阳两次地震的孕震构造,而两组断裂交汇破裂与茅东断裂带主破裂在深处的沟通是溧阳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 1982年9月27日10时37分于安徽六安扬公庙(31°36.′8N,116°33.′1E)发生一次3.8级地震(Ms),震源深度为11公里,距合肥地震台68公里,合肥地区有感。该地震是合肥台历年来记录的最大的地方震。震前5天,即9月22日16时10分,合肥台一电磁信息监测装置记到一锯齿波信号,幅度析合输入端约1mv 左右,形态见图1。此信号是本套仪  相似文献   

19.
<正> 1990年8月1日凌晨04时44分许,山东苍山县境内发生4.4级(M_L)地震。苍山县、临沂市西部及枣庄市东部强烈有感,震感波及鲁南和苏北近二十个县市。这是近几年来苏鲁沿海交界地区发生的又一次令人注目的显著地震事件。这次地震发生于台站密度较大的区域微震台网之内,尤其苍山地震台(64型地震仪,放大倍数 V_0=8×10~4)距离震中仅约16km 左右,较完整地记录了这次地震的前震及余震序列,从而提供了较翔实的仪器记录资料。本文拟利用丰富的地震波实测资料,辅  相似文献   

20.
<正> 1979年3月20日8时河南省修武发生了一次4级地震。距震中12公里的N98井,震前3月13日水位突升34厘米、19日突升30厘米。当天水位固体潮波形畸变。与此同时,距震中分别为22公里的陆20—2、朱3—3井也有相应的变化。N98、陆20—2、朱3—3井等焦作深水井分布于活动断层边部,处于震中附近,震前水位突跳,是一值得注意的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