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资讯     
一种从含有贵金属的废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的方法;废宝特瓶解包脱标机;以含镍废料再生为原料制造高活性镍饼工艺;失效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含有机物和玻璃纤维铜粉的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刘书献 《化工环保》1999,19(5):311-313
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及制氢工业中。催化剂由于中毒、粉化、衰老等原因失去活性,需要经常更换。以中温变换催化剂为例,我国每年生产约2万t用以更换失效的催化剂。更换出的催化剂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弃掉,其中的铬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消除废变换催化剂的铬污染,使废催化剂变废为宝,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目前国内已有无铬催化剂的试验报道,尚没有废变换催化剂处理的报道。本文简要介绍我们进行的从废变换催化剂中回收铬和铁用于制造新变换催化剂的试验研究结果。1 试验方法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主要由铁、铬的氧化物组…  相似文献   

3.
对废钯炭催化剂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废钯炭催化剂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活性炭并收集燃烧气体中的含钯微粒,采用甲酸代替碱性甲醛溶液或氨性水合肼作还原剂,过氧化氢-盐酸混合溶液代替王水作溶剂,提出了一种方法简单、浸出效果好、易操作的废钯炭催化剂分析钯的方法。试验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实际分析检测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干凝胶转化法对甲醇制烯烃(MTO)废催化剂SAPO-34进行再生,将SAPO-34分子筛晶化所需的硅、铝、磷原料同时作为黏结剂使用,经干凝胶转化制备出再生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及MTO反应活性评价。表征结果显示,再生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粒径分布、孔结构、耐磨性及酸中心均得到了恢复与改善,磨损指数可达0.35%/h。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加入量为1.0 g、进气中甲醇质量分数为95%、甲醇质量空速为3 h-1、反应温度为450℃、反应压力为常压的条件下,再生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接近100%,双烯(乙烯和丙烯)选择性较废催化剂提高了约3百分点,可达87%以上;同时,再生催化剂的寿命也较废催化剂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在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合成工段水洗塔下水的处理中需要从酸性废水中脱除微量氯化汞。活性炭吸附是一种适用、方便、常用的含汞废水处理方法。为了解活性炭吸附法的基本规律,我们用太原新华厂生产的22-30活性炭,对配制的含盐酸1%的 HgCl_2溶液进行吸附脱汞研究,浓度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  相似文献   

6.
化肥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石天宝 《化工环保》1993,13(4):206-211
(续1993年第3期)6 废铜锌催化剂的回收氨厂所用的低温变换、合成甲醇催化剂以及国外新近开发应用的部分高温变换催化剂均属铜锌系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在氨厂用量较大,如在中原化肥厂低变炉中共计装B_(206)型低温变换催化剂90m~3,重量为141.68t,因而一旦换下,废催化剂量是很大的。现在生产甲醇的厂家很多,且多为合成氨联产甲醇,这些小型联产厂,未能解决原料气中微量硫对铜锌系催化剂的中毒问题,催化剂寿命很短,有的厂甚至只能用2-4个月,频繁换出的废催化剂量很大,如能回收废催化剂,势必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Fenton试剂氧化法对甘氨酸母液脱色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进行再生,考察了废活性炭再生率的影响因素,并用SEM对再生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Fenton试剂中n(H2O2)∶n(Fe2+)为24∶1、H2O2的浓度为25 mmol/L、溶液pH为3、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8 min、微波功率为600 W时,废活性炭的再生率可达到75.80%.  相似文献   

8.
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已开发成功将PE、PP等废旧塑料转化为石化原料的工艺.利用这项技术可将废PE、PP塑料制品用催化剂将其裂解为苯、甲苯、二甲苯的混合物和氢.  相似文献   

9.
刘腾  邱兆富  杨骥  曹礼梅  张巍 《化工环保》2015,35(2):159-164
根据我国每年的石油消费量估算了当年的废炼油催化剂产生量,预测2015年我国废炼油催化剂的产生量将达到2.07×105 t。介绍了废炼油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含量与危害,分别论述了废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废催化加氢催化剂和废催化重整催化剂的处理和利用方法,指出废炼油催化剂的再生及资源化和无害化应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稀土元素(简称稀土)用量较大的废FCC催化剂和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两类废催化剂中稀土的成分和回收方法。从废催化剂中回收稀土普遍采用先浸出、后分离提纯的方法。浸出普遍采用无机酸(多为盐酸),分离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法、化学沉淀法等,最后经焙烧得到稀土氧化物。为从废催化剂中高效回收稀土,可着重考察新浸出机制的引入、分离方式的选择、分离试剂的应用,以及浸出和分离条件的优化,从而为实现工业化回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含铝、钴的化肥废催化剂为原料制备硫酸铝钾(明矾)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化肥废催化剂粒度为300目、硫酸浓度为9 mol/L、浸取时间为30 min、用K2CO3调滤液pH至1-2。在该条件下制备的KAl(SO4)2·12H2O产品纯度为98.2%,达到日本工业标准(JIS K1473-1970)工业级纯度。  相似文献   

12.
童孟良 《化工环保》2006,26(4):318-320
研究了以废镍铝合金粉(废镍渣)为原料、H2SO4为浸出剂、尿素为沉淀剂制备镍催化剂的方法;考察了Ni浸出条件对其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催化加氢实验对镍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Ni的浸出条件:w(H2SO4)25%、酸浸时间3h、n(废镍渣):n(H2SO4)=1.0:1.4。在该条件下,Ni的浸出率为92.85%。Ni的回收率在90%以上。催化加氢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20~125℃、压力大于或等于1.2MPa、催化剂用量1%(质量分数)的条件下,可将异丙叉丙酮经一步液相催化加氢反应制备成甲基异丁基甲醇(MBC),异丙叉丙酮转化率为100%,MIBC的收率达99.3%。  相似文献   

13.
一些中小型胱氨酸厂利用角蛋白质采用酸水解法生产胱氨酸,产生的母液大多未经处理和利用而排入地沟,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笔者以此废母液为原料,进行了提取谷氨酸的试验,制得了符合标准的谷氨酸。废母液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氨基酸在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小,采用等电点沉淀法,然后根据溶液的盐效应调节溶液的pH,使谷氨酸结晶出来,再经过精制即得谷氨酸产品。取废母液于3000mL烧杯中,加热至50~60℃,边搅拌边缓慢地加入氨水,将溶液的pH调至3~3.5,然后加入活性炭,搅拌后加…  相似文献   

14.
《化工环保》2007,27(6):578-578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电极反应器的粒子电极催化剂填料(简称催化剂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填料由改性活性炭和涂膜活性炭组成,按质量分数计,其中改性活性炭为60%~70%,涂膜活性炭为30%~40%。  相似文献   

15.
以某医药企业产生的含铝废盐酸为原料制备了液体聚合氯化铝(PAC)。确定了适宜的有机物去除方法和碱化剂,考察了碱化剂投加量、废盐酸铝离子含量等合成条件对PAC产品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了自制PAC和市售PAC对该企业污水站二沉池出水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废盐酸中有机物,选择固体Ca O作为碱化剂,在活性炭投加量1‰(w)、吸附时间1 h、铝离子含量9.5%(w,以Al_2O_3计)、CaO投加量80 g/L、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制备的液体PAC达到行业标准HG/T 2677—2017《工业聚氯化铝》中的Ⅲ类标准;自制PAC对废水COD和SS的去除率均优于市售PAC,不仅可替代其使用,还可外售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我国废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危险性及污染特征,以国内典型FCC装置的废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及急性毒性。研究发现:废FCC催化剂无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急性毒性危险;未检测出具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有机污染物;废FCC催化剂的特征污染物为Ni及其化合物,Ni的浸出浓度低于国家标准限值,Ni的存在形态为Ni Al2O4尖晶石,而非具有致癌性的Ni O形态。  相似文献   

17.
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维  王栋  王坤  王丹  高尚 《化工环保》2011,31(6):557-560
以柱状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Fe2+,制备了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亚甲基蓝溶液脱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时最佳FeSO4浓度为16.7 mmol/L;在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加入量为4 g、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0.028 mmol/L、亚甲基蓝溶液体积为250mL、...  相似文献   

18.
以含锌废催化剂为原料,经酸浸、除杂、锌粉置换、合成等工艺制得碱式碳酸锌,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制备纳米氧化锌。考察了酸浸工艺硫酸溶液含量和液固比(硫酸与含锌废催化剂的质量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对纳米氧化锌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分数为30%、液固比为5的最佳酸浸工艺条件下,锌浸出率为92%;在最佳煅烧温度为400℃的条件下,氧化锌质量分数大于95%,比表面积大于50 m2/g;纳米氧化锌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小于50 nm。  相似文献   

19.
吸附-催化氧化法深度去除采油废水中COD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春英  袁存光  张超 《化工环保》2001,21(4):200-204
采用载铜活性炭和废水中溶解氧体系,用催化氧化法深度去除采油废水中的COD.活性炭用质量分数为7.5%的Cu(NO3)2溶液浸渍,在260℃下还原固化,制得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式水处理柱,对混凝沉降处理后COD难以达标的采油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研究.pH为7.5±0.5、经曝气处理后的采油废水,在25~35℃条件下与催化体系接触2h,可将45倍于催化剂体积的采油废水中的COD由400mg/L以上降至100mg/L以下.催化剂可以再生.  相似文献   

20.
将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经过煅烧、浸取、精制等工序回收其中的铜和锌。经正交实验得到煅烧废催化剂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废催化剂筛目100目,煅烧温度950℃,煅烧时间60 min。最佳浸取工艺条件为:废催化剂加入量约4 g/L,浸取温度75℃,浸取剂用量与理论用量体积比2.0~3.0,浸取剂浓度4.0 mol/L,浸取时间10min。精制工序制备Cu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锌粒与滤渣质量比为1.00,反应时间3 h,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4 h。制备Zn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60 min。回收的产品CuO纯度为99.1%,满足GB/T674—2003《化学试剂粉状氧化铜》中优级品的标准。回收的产品ZnO纯度为99.6%,满足GB/T3185—1992《氧化锌(间接法)》中一级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