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汶川大地震的伤口尚未抚平,芦山地震又不期而至,很多人不禁会发出疑问: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有联系吗?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了吗?地震可以预报吗?发生地震如何自救?芦山与汶川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千米,从大地构造角度讲,两地都属于龙门山断裂带。这是一个夹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地震多发带,西南起于泸定附近,向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芦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频繁出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发生火灾、地震等险情时如何快速有效解决高楼遇灾人员自救逃生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高楼应急安全逃生智联系统以解决高层建筑应急逃生为目的,该系统简单安全、稳定可靠、使用便捷,适合高层建筑安装使用,可有效解决高楼应急逃生难题。  相似文献   

3.
何军 《劳动保护》2005,(8):92-93
广东省汕头市华南宾馆“6·10”火灾夺走31条人命,造成28人受伤,从事后的情况看,此次火灾的遇难者和受伤者中,很多人都是因为缺乏基本的自救技能和逃生常识,丧失了逃生机会,最终葬身火海。那么,大火中人们如何才能逃生呢?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大地震,震痛了我们每一位国人的心。无情的灾难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意识到当重大危机事件突然间降临在身边时,作为个体的我们,正确掌握紧急避险的知识和自救逃生的技能是多么地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4月25日,就在"5·12"汶川地震七周年前17天,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此次尼泊尔地震,受灾人数超800万,死亡人数已过8?000。因其与记忆中的汶川地震几乎相同的震级、相近的时间而再次触发了人们内心的柔软,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让民众意识到提升防灾自救能力的必要性。细数我国近年遭遇的历次地震,虽然从汶川、玉树,及至雅安、鲁甸,每一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提高我们的防护救灾意识,学校开展了逃生演练,让我们在演练中熟悉逃生路线与逃生知识,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做准备。看到全校师生有序地从教学大楼疏散至学校,我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欣慰于同学们都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俗话说"水火无情",我们并不知道现在所处的环境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毁掉一整片森林,瞬间变成一片灰烬,更何况是渺小的生命,也会被无情地夺走。因此每年一次的国防教育周是最好的让全校师生了解消防逃生常识,树立起消防意识,从而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安全为天     
<正>安全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然而安全又是什么呢?安全是生命。我们每个人都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我们的一切,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全部。如果国家没有了安全,那么人民的生命便没有了保障;如果社会没有了安全,那么公民的生命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我们没有安全的意识,那我们的生命就随时面临着危  相似文献   

8.
地震自救专业知识必须普及我们痛心地看到,芦山地震时有人因缺少相关知识、能力而导致混乱甚至伤亡。地震时,震感较强的成都、重庆都有居民跳楼受伤。在近几年国内外地震频发的背景下,我们还需要普及更多常识。说起地震多发区,就不得不提到日本。日本人会时刻提醒自己"如果今天发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都希望能准确预报地震,但现在的地震预报技术还远远不能过关。而在日本人们会经常听到对地震作出成功预警的报道,在地震到来之前的几秒钟,地震部门能把地震消息提前告知广大民众。由此,不少人都想了解地震预警是怎么回事,它与地震预报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0.
智利8.8级地震后,许多人不由自主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海地地震和我国的汶川地震,并联想到电影《2012》中的情形,有人甚至感到世界末日似乎即将来临。网络信息显示,人们想知道,智利、海地和汶川这样的大地震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地震预报还有没有可能?带着这两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许绍燮。  相似文献   

11.
智利8.8级地震后,许多人不由自主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海地地震和我国的汶川地震,并联想到电影<2012>中的情形,有人甚至感到世界末日似乎即将来临.网络信息显示,人们想知道,智利、海地和汶川这样的大地震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地震预报还有没有可能?带着这两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许绍燮.  相似文献   

12.
5.12四川汶川地震中,军队、武警、消防和志愿者等各种抗震救援力量都不同程度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尤其是专业的地震救援队以先进的装备器材、科学的施救手段和过硬的救援技能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救援队员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的救援场面更牵动了每个人的心。与此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队员的自身安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和媒体,以及各种专业机构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一旦发生火灾、中毒等灾 害事故,救护工作通常依靠目前极其 有限的政府医疗力量。我们大多唯一 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设法赶紧把危重 伤员,尤其是昏迷及停止呼吸者送医 院,而没有想过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急 救对挽救危害伤者的生命是多么重要。 为此我们都有必要掌握一些紧急救援 的基本知识,以便在紧急时刻出手拯 救垂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王思婧 《劳动保护》2011,(7):104-106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等,曾给世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沉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事故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它们所造成的灾难影响远远没有停止,特别是对那些曾经参与灾难救援的救援人员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救援人员心理问题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带给数万人惨痛的回忆。但四川人民坚强地从废墟上站起来,重建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日前,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开展了为期10天的地震救援技术初级培训,旨在有效解决能力素质短板弱项,积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提升队伍"一主两辅"综合救援能力,随时做好"抢大险、救大灾"准备。培训中,教官首先针对地震救援专业性强、危险性高、容错率低的特点,明确了训练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自我防护措施,通过基础理论授课、救援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示范、组织模拟训练等方式,带领学员主要对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组织与实施、地震灾害及应急处置、挤压综合征基础理论、灾害救援的心理支持、灾窖现场环境和水源消毒防疫等内容进行了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6.
面对到来的 2 1世纪 ,也许有人会说 ,地球安全了 ,家园安全了 ,因为“世界末日”的“预言”一个个不攻自破了。但你是否知道 ,你的家园是不是真正安全 ?人类的盲目乐观将意味着什么呢 ?作为一名建筑科技工作者 ,我愿以个人阅历的天幕中收集的另类记录为大家展示一些我们的家园———建筑中的事故及隐患 ,旨在唤起大家的那份警觉 ,树立忧虑意识 ,正视危机四伏生活。1、地震灾害地震作用是一种随机的、反复的、瞬间作用的动力反应。目前 ,人们尚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时间、地震强度、涉及范围等 ,也不能预先防止地震或是改变其破坏性质 ,因而人…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化带来便捷的生活,同时也让所有的灾害变得更加危险。人群密集居住,灾后救援变得复杂和艰难,灾难救援中,医生必须成为智勇双全的"超人"。从"9·11"到汶川地震一架小型飞机,在表演区域上空盘旋。突然间,飞机机头朝向地面,坠落在看台前方。浓烟四起,观众席一片混乱,血迹遍地。这一幕发生在2011年9月16日,美国内华达州飞机表演中,飞机坠毁,最终  相似文献   

18.
地震逃生 国内外很多地球科学家都在努力寻找地震预报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仍无法对地震的时间和地点做出准确的预报.然而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地震会不断地袭击人类,而且越是过去发生过地震的地方越容易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19.
<正>应急箱的功用根据国外经验,每个家庭都非常有必要准备一个防灾应急箱。防灾应急箱虽然体积不大,却可以满足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人们的自救需要,以达到最大限度延长存活时间,获得救援的目的。在日本这个地震高发国家,每个大公司内,员工桌下都有免费配置的防灾应  相似文献   

20.
血液应急保障是灾后安全救援的重要环节。为既有效满足需求,又避免盲目、过量的采血、调血增大血液过期报废压力甚至血荒的发生,保障灾后安全救援顺利进行,针对血液的易腐特性,提出血液应急调度的特点,并建立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多时段、多类型血制品、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合理调用库存血,组织自采血、外调血,并确定相应的数量以满足用血需求,实现血液应急保障系统响应时间和调度总成本最小化目标。采用ILOG CPLEX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汶川特大地震的实际案例,进行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并给出在不同中断情景下的调度策略,表明通过建立双向互调的血液供应网络,并采用调度优化方法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满足用血需求,同时减小调配成本和血液报废压力,能更好地应对灾后救援中出现的供应中断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