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噪声性耳聋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性耳聋亦称噪声性听力损伤、多因噪声长期反复刺激耳蜗所致的听力损伤,以慢性声损多见(又称职业性耳聋),亦有接触一次噪声后,偶可引起急性声损伤。 一、生产性噪声  相似文献   

2.
纺织噪声治理措施的探讨张倩,张德恩,王龙义(淄博市卫生防疫站,山东255026)在纺织工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职业危害,有高温、高湿、粉尘、噪声和不良照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噪声。它严重地影响了纺织女工听力系统,听力损伤可由听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噪声性耳聋。此...  相似文献   

3.
第二章噪声的危害一、噪声会引起耳聋冶金企业的大部分工作场所属强噪声环境。在90分贝(A)[(A)是计权声级,见第章三第三节]以上的环境下工作,感到剌耳难受,天长日久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根据国际标准化组(ISO)的定义,500、1000和2000赫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过25分贝,称为噪声性耳聋。在这种情况下,正常交谈时,听力发生障碍。在高强噪声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金明 《安全与健康》2008,(11):39-39
噪声损伤听力,造成耳聋,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随着环境医学对噪声危害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它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噪声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安全和卫生危害因素,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职业危害就是听力危害。噪声引起的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升高、听觉功能障碍甚至听力丧失,总称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分为两类:暂时性听力损失在强噪声环境中短时间引起的耳鸣和听力下降,听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日益严重,噪声病患者越来越多。 在日常生活中,谈话声音的强度对听觉毫无损害,而生产中的噪声强度则远远超过正常人听力适应音响的范围。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由于持续不断地受到噪声刺激,耳感受器易发生器质性病变,暂时性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则不能复员,进而发展成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的强度和频率有关,噪声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也越高。噪声性耳聋也与噪声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在同样强度噪声的环境下,每天工作八小时就比工作半小时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7.
两个潜在危害噪声性耳聋:机动车发动机产生不同强度的噪声,司机长期处在噪声之中,易产生听力损伤。发病早期,多在开车之后出现听力下降,如不开车,听力又逐渐恢复。长期开车接触强噪声,易造成听力明显损害,最终导致双侧不可逆性耳聋。颈椎病:司机开车时始终注视着一个方向,容易导致颈部肌肉痉挛,颈椎间关节长期处于一个不正常的位置,易发生颈椎微错位,压迫、刺激神经,出现头部、肩部、上肢等处疼痛、发胀,颈部肌肉痉挛等。  相似文献   

8.
通俗地讲,噪声就 是指人们讨厌听到的声 音。一般来说,低于85 分贝的声音对人的听力 是无害的,而职工们长 期暴露在超过90分贝的 噪声下,则会降低听力, 造成职业性难听和职业 性耳聋。声级越高,暴 露时间越长,危害也越 大。因噪声而造成的职 业性耳聋称为噪声聋。 绝大多数噪声聋是 渐进而成的。当人们刚 接触到强噪声时,常反 映听觉灵敏度下降、听 觉迟钝,感到声音发闷。并伴有耳鸣现象发生。这说明已经产生了暂时性听力损失,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听力逐渐恢复。否则,就可能逐渐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失。常此下去,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发展为职业性耳…  相似文献   

9.
噪声是指那些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无规律杂乱混合的,使人厌烦的声音。工业噪声是指由于生产性原因所产生的一切声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人长期接触工业强噪声,可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甚至引起听力损伤和职业性耳聋,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要防止工业噪声的危害,除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和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外,还可利用饮食保健来预防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杂乱声音组合而成。噪声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职业公害之一,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无论暴露在一次短暂的强脉冲噪声或长期反复的噪声暴露所致的听力下降,统称为噪声性听力损伤,亦称噪声性聋。  相似文献   

11.
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长期接触强噪声,会给人体带来多种疾病。其中最普遍、最突出的疾病是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职业病严重危害职工的身心健康,这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我国50年代就有关于职业危害排序──尘、毒、噪的说法,把噪声危害排在第三位。随着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涉及面越来越大,影响日趋严重。近些年来,有关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给予了密切关注。许多科研部门也积极配合政府,对职业噪声危害的控制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控制方法。可以讲,全面控制职业噪声危害,有效地抑制噪声性耳聋这种职业…  相似文献   

12.
1 噪声引起的危害 由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在我国是最普遍的一类职业危害。据报道,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是那些人们不愿意听的、惹人烦恼的、对人有害的声音。入耳是靠听觉系统感觉声音的,而听觉神经神经受到损伤后不能再生和恢复。除了先天因素外,一些后天的影响,如药物、外伤和接触噪声都会影响听力。对人体有害的声音,除高强度外,  相似文献   

13.
由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在我国是一类普遍存在的职业危害。长期接触过量的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失,并会引起其他的健康损害,例如高血压、失眠、食欲减退,胃溃疡等疾病。在绝大多数工业场所中,噪声危害并不致命。噪声危害虽然容易辨识,但听力衰退却是一个缓慢的进程,员工往往误以为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噪声大量存在。长时间遭受85dB(A)以上的高强度噪声刺激,会致使人的听力严重受损,形成一种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这种耳聋与职业有关,称为噪音性耳聋。噪音性耳聋一旦形成,治疗是很困难的,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纺织工业中,女工约占工人总数的70~80%。纺织女工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职业危害,有高温、高湿、粉尘、噪声和不良照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噪声。 工人长期接触强烈噪声,首先会使听觉器官受损伤。依照噪声的强度和接触时间的长短,听力损伤可由听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噪声性耳聋。此外,还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有人出现心率加快、血压波动、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的症状。 近年来,我国学者就噪声对女职工健康的影响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噪声对月经机能有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月…  相似文献   

16.
噪声危害,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听力损伤,即噪声性耳聋,这已成为人人共知的常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噪声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器官的多种疾病,这些也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因此,控制噪声,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已被列为劳动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噪声的另一个重要危害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是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而诱发误操作,造成的伤亡事故。 噪声对听觉信号具有掩蔽作用,将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接收,从而影响判断的准确,诱发误操作。 下面列出的具体例子,足以说明噪声诱发误操作,引起伤亡事故的严重危害性。 1975年3月18日,河北省迁安化肥厂原料车间行车,在维修行车抓斗时,一名钳工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噪声大量存在。长时间遭受85dB(A)以上的高强度噪声刺激,会致使人的听力严重受损,形成一种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这种耳聋与职业有关,称为噪音性耳聋。噪音性耳聋一旦形成,治疗是很困难的,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本期,我  相似文献   

18.
<正>听力受损的过程一般都是无声无息、逐步推进的。听力损失发生的早期,很难引起人们的警惕,长期反复暴露在吵闹的噪声环境中,将会导致听力损失,而且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加强对工作环境中噪声危害的重视和听力系统的保护,不应仅仅是每年全国"爱耳日"的一次应景宣传,更应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2015年3月3日,是全国第16个"爱耳日",在这一天,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3M公司协办的第三届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和听力防护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旨在呼吁和号召对工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接触噪声的人群愈来愈多。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损伤和危害身体健康,噪声已成为社会公害之一。现有资料证明噪声对机体作用与诸多因素有关。为更准确地了解管内各工厂生产性噪声以何种因素为主影响职工健康,以便更好地解决一线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在劳动部科技委1992年3月12日召开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上,《国内职业噪声危害治理技术评价及对策》通过鉴定。该科研成果包括了国内职业噪声危害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国内工业噪声控制水平评价,以及制订听力保护计划纲要草案等三项内容。 该课题通过调查表明,我国工业噪声造成的职业危害极为普遍且相当严重,目前大约有1000万职工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约有100万职工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由于噪声造成职工的心理恐惧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常是导致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此外,职业噪声危害还潜在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按照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