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下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围绕"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工作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切实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抓好煤炭产业发展工作。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产业发展要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夯实生产基础;多渠道多措施解决煤矿企业资金问题;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促进煤炭企业有序发展;打造煤炭品牌,抓好煤炭产品有序销售;进一步健全支持煤炭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煤炭产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煤炭产业所面临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和开发布局不合理的困境出发,说明了煤炭行业环境污染产生的途径和污染源,从经济成本、健康损失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方面阐释了煤炭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讨论了煤炭产业绿色发展转型的三点政策建议:研发绿色开采技术、推广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根据煤炭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投影寻踪法,结合遗传算法,建立了遗传—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以全球11个主要产煤国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可行性,提出提升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展以及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包括空间高度集聚、产业紧密联系和创新特质明显等三个方面;旅游集群产业的构成包括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要素产业和旅游辅助产业三个层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明确皖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06,(5):10-13
在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全面完成,《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发布之际,本刊和《中国环境报》记者共同采访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负责人,请他就这次调查的基本情况、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以及“十一五”期间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措施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掌握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于2005年共同组织实施了以2004年为基准的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目前,调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于日前联合印发了《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将调查结果向社会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7.
中国动态     
正京津冀禁止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研究决定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强化资源型产业布局导向。有序推进西部煤炭和现代煤化工、西南水电、北方风电、沿海造船等基地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除热电联产外禁止新建燃煤发电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部门能源消费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次能源消费趋于向能源加工产业集中,基本物质生产生活部门对二次能源消费比例大幅度提升.能源产业的关联效应分析表明,中国能源产业整体乘数效益表现良好,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其中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表现出较强的前向依赖性,而电力、蒸汽和热水的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业则表现出较强的后向拉动力.  相似文献   

9.
新疆煤化工产业开发中的环保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国家拟规划的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也是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投资开发力度很大。煤化工产业耗水量大,与石油和天然气路线比较,工艺过程复杂多变、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影响较大。在新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要量水而行,注意煤水资源匹配,杜绝缺水地盲目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苗头;采用先进工艺、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煤炭及副产物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应充分关注配套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做到污染治理技术与生产技术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辨析相关概念的内涵,提出绿色产业内涵的界定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资源环境超载、生态环境本底脆弱、水资源指标性短缺等方面对黄河流域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长期形势作出判断研究,系统梳理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经验与教训,对煤化工产业发展中规模增长过快、布局不合理以及突出环保问题等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黄河中上游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以生态环境安全格局稳定为原则,推动国家级煤化工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及规划环评工作;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跨区域共建黄河中上游地区现代煤化工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围绕再生水资源利用,推进煤化工“近零排放”和水权交易;按工业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工业模式,促进煤化工产业优化升级等。  相似文献   

12.
昌吉州准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新疆重要的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分析了准东地区资源和环境现状,探讨了产业带内区域环境规划,并就产业带内生态适宜区或非适宜区产业布局和注意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强调在该区域发展煤电产业时,必须调整思路,强化管理,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应用昌吉州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昌吉州煤化产业的前景,炼焦业的现状、污染状况以及社会经济贡献,对发展昌吉州焦化产业与减轻环境污染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Transforming China's coal mines: A case history of the Shuangliu Mi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ina is the largest coal producer and the largest coal consum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Approximately half of China's coal comes from small‐scale min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would be improved if a greater share of the coal come from larger‐scale min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history of the Shuangliu Mine in Shanxi Province and discusses the issues and benefi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mine. Significant gains were observed in worker safety and benefits, and in more efficient exploitation of the coal resource. Problems included loss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local labourers, and reduced revenue for local townships. The wider implications of a shift of China's coal supply from small‐scale to large‐scale mining operation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相似文献   

15.
以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对2002—2007年黑龙江省入境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入境旅游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较好,但总体竞争力不强。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中的优势部门、增长部门和劣势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地区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京津冀地区各行业的年度煤炭消费量确定火电行业、钢铁行业和焦化行业为重点耗煤行业,以在线监测数据、污染源调查(现场调研、环评、验收)数据、排放因子数据为基础,自下而上建立了2013年京津冀地区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研究了SO_2、NO_x和PM_(10)的排放量与污染贡献分布情况,掌握了京津冀地区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为大气污染物减排提供数据基础。研究表明,2013年京津冀火电、钢铁焦化行业共排放SO_2 72.35万t、NO_x 131.99万t、PM_(10) 30.36万t。  相似文献   

17.
欧盟环境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已经有较成熟的体系与统计方法。本文对比我国环境产业统计的现状,剖析了欧盟环境产业统计方法的优点。建议我国应迅速出台既满足国际化要求,又合乎我国环境产业实际情况的环境产业定义;完善统计法律规章实现统计问责;建立环境统计电子数据库;公开政府预算信息;并鼓励政府部门、产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多方合作进行统计以实现对我国环境产业的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