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训     
世上有一种很可怕的人,那就是见酒如命又见钱不要命的“英雄好汉”。喝多了酒还要去开车、登高、下井,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不久前,我和一位老驾驶员聊天。他感慨道:"现在开车是越来越难了。以前黄灯亮了,能冲过去就赶紧冲过去,现在早早地就得减速;以前朋友聚会,喝点儿酒不影响开车,甚至还能趁着酒劲兜兜风,现在聚会前,必须掂量一下,喝酒就不开车,开车就不喝酒。"乍一听,觉得有道理,仔细一思量,觉得不对劲。不抢黄灯、严禁酒驾、避免超速、按章停车,本  相似文献   

3.
“酒家”     
甲:今天咱俩说段相声,题目是“酒家”。乙:噢!我们大院的邻居共是八家,不够九家。甲:我说的是喝酒的“酒”。乙:不错,火车站附近有个“群众酒家”,卖炒菜和酒。甲:你这人够笨啦!连大名鼎鼎的“酒家”都不知道。 告诉你吧!喝酒的人,天天喝,年年喝,日久天 长资格老啦,就尊称“酒家”。乙:那象我这样喝上半两酒,就脸红脖子粗,发牢骚, 骂大街,算不算是位“酒家”呢?甲:算“耍无赖”。乙:“文明礼貌月”刚过,你怎么张嘴就骂人呀!甲:喝了酒骂大街,还不是耍无赖!乙:啥样才能算“酒家”呢?甲:拿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同志说,他善于饮酒,一喝 就是好几斤,…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和一位老驾驶员聊天。他感慨道:“现在开车是越来越难了。以前黄灯亮了,能;中过去就赶紧;中过去,现在早早地就得减速;以前朋友聚会,喝点儿酒不影响开车,甚至还能趁着酒劲兜兜风,现在聚会前,必须掂量一下,喝酒就不开车,开车就不喝酒。”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谎言1:酒兑饮料很时尚时下,喝酒兑饮料成了一种饮酒时尚。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啤酒加可乐……各种"混搭"组合数不胜数。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较低,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6.
安全小故事     
《安防科技》2013,(10):32-33
画蛇添足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记载: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成语故事:楚国有个祭祀的官员,给手下办事的人一壶酒和酒具。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才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人喝酒。"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就左手拿着  相似文献   

7.
安全隐患是发生事故的根源,为此,天湖山能源实业公司女工委号召女工、家属用自己的真情和爱心为矿山职工筑起安全第二道防线.他们紧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矿山的实际,深入开展以"一、二、三、四、五、六"为主题的安全协管活动.即"一签约",井下一线职工家庭签订夫妻安全公约;"二多学",多抽出一些时间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到井口,下车间向广大职工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规范规程,要求矿工要干标准活,要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三叮咛",叮咛职工班中不违章、不蛮干,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四管好",管住下井班前不喝酒,下井不带烟火; "五保证",保证职工下班吃好、喝好、休息好、上班离家心情好,不让丈夫为家务事操心; "六常做",常吹安全枕头风,长敲安全思想钟.常做安全贴心事,长算安全明细账,营造浓厚家庭安心氛围,让矿工"安安心心上班去,高高兴兴回家来".  相似文献   

8.
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报》上接连两天发了两篇有关同一个人的报道,抄录如下,请君鉴赏。一 赵启分到一厅二室的新居。 中午,为了庆贺,他端着酒瓶—一向前来贺喜的亲友敬酒,轮到自己时停了,抬起茶杯。 客人们不约而同地问;要省酒待客? “不。我还要下井上中班。我用茶代酒。” “不行。”“不行!”声音有大有小,意见却是一致的。 “矿上规定:下井前不准喝酒。” “怕什么,你又不会上脸,哪个晓得?不象我,酒未沾唇脸先红了。喝!”有人劝道。 赵启犹豫了。经不住客人几次三番相劝,端起酒瓶汩汩地往自己酒杯里冲。一杯又一杯,直喝到下午二点。 赵启摇摇晃晃地…  相似文献   

9.
归大嫂     
“我──不、不胜──酒力了!”归永年两只呆滞、充满红丝的眼睛还盯着桌上的酒瓶,他分明有几分醉意了。竖井架工张顺劝说着把他扶回家。 “归嫂!大哥有点儿不合适,您让他睡会儿吧!”张顺说完抽身要走。这时,归大嫂已闻到一股刺鼻的酒气,她脸一沉:“小顺子,我问你,打哪儿来?”“酒馆”。“喝了多少?”“没、没、没喝多少。”归大嫂用食指狠狠地杵了一下他的脑门:“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把你们撑糊涂了,下馆子喝酒,你不知道明天还要上井架吗?下次再敢拉你归大哥喝酒,归家的门儿你少登!” 张顺领教了归大嫂的唇枪舌箭,悻悻地去了.出门后又悄悄缩…  相似文献   

10.
问我不久前考取小车驾照,平时难得驾车上周末朋友请客我赴宴,遇熟人魏某在同一酒店的隔壁包间请客。魏某和酒店老板过来敬酒,魏某提到同桌的一个驾车来的朋友喝醉了酒,顺便问老板有没有人可以代驾,老板说没有;魏某见我没喝,问是否可以帮个忙。见我没吱声,老板爽快地说,就让我开车好了,两个包间各优惠餐费300元;散席后魏某把他朋友的车  相似文献   

11.
退酒     
齐齐哈尔钢厂新开张的饭店卖各种炒菜,还卖酒。 按照厂规,职工在工作中不准喝酒。饭店开业的第二天中午,当不少职工正在那里喝酒吃饭时,三名安全监察人员走进了饭店。他们先来到小卖部了解每天中午卖多少酒,接着又到后边餐厅里巡视,发现服务公司的6名基层领导同志开完会来用餐,桌上摆着几盘炒菜和一瓶酒,还没有喝。监察人员当即上前请他们带头不喝酒。这六位同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立即把酒退了。 安全监察人员把饭店卖酒的情况向厂领导作了汇报,厂领导作出决定:饭店今后不准再卖酒。退酒@春果  相似文献   

12.
爱的保证书     
晓晴在买菜回来的路上,碰到了矿工会女工部主任小张。小张笑着对晓晴说:"晓晴,我有点事想找你。""什么事啊?"晓晴有点紧张。"是这么回事,你老公大黑经常在井口的小吃店喝酒下井,被安监科的人抓到过好几次,到‘三违’学习班也学习了,钱也罚了,可他就是屡教不改。我们是不是这样……"小张对晓晴诡秘地说。  相似文献   

13.
我刚走上轮渡,便上来一个去大桥工地上班的工人。我见他醉醺醺的,满口酒臭,便对他说:“上班不准喝酒,你知道吗?”他满不在乎地高声唱道: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没想到,这酒鬼对唐诗还很熟悉哩!我正想回他几句,一个老工人搭话了:“老弟,仅防‘酒中仙’变成‘酒中鬼’!”接着又说:“去年4月11日,大桥工程处有一个30多岁的吊装工,喝了酒,上六号墩高空去操作,头一昏,眼一花,脚一滑,就从30多 米的高空坠入长江,变 成了‘酒中鬼’。” 这时,我也诗兴大 发,诌了四句。 “八亿神州谱新篇, 四化不…  相似文献   

14.
规矩     
正老丁好喝酒,喝好酒,不喝赖酒。老丁喝酒有条件。老丁在单位是安监员,管区队标准化考核。矿上有规定,好的奖励,不好的处罚。奖励谁,处罚谁,都有标准。其实标准是摆设,老丁才是定盘星。谁好,谁坏?标准不会说话,老丁会说话。老丁拿着标准说话,很大一部分掺杂了个人情感。有了这权利,老丁就有了喝酒的能力。单位的钱,奖谁是奖,岂能白奖?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刻     
《安全与健康》2012,(24):26
朋友要我当伴郎有个朋友下个月结婚,让我去当伴郎。我说:"我还没对象啊,当伴郎不合适,会砸场子。"朋友说:"没办法,眼下只有你能衬托我英俊一点了。"现在孩子了不得某日去亲戚家吃饭。席间调侃亲戚家小孩:"宝贝,在幼儿园有女朋友吗?"孩子马上拉下脸来说:"别跟我提她!"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有这样一个小偷,本想借酒壮胆去偷车,谁知喝酒“误事”,偷了自行车后因酒劲上来,与摩托车相撞被抓个正着。  相似文献   

17.
我经常去北京公干,那儿我的哥儿们多,当然就要餐餐碰它几杯。在北京这个首善之区喝酒,啤酒只能供漱口之用,基本上都要以“牛二”之类的高度白酒来切磋。但是我发现北京的朋友们凡是准备晚上多喝酒的,大都不开车,情愿几十上百块钱来回打车。我开头还笑话他们“也忒胆小了点儿”,我说我在福州,天天晚上开着车连喝三场酒。这话当然有借酒吹牛的嫌疑,同时也暴露了我这个人具有潜在的违法倾向。  相似文献   

18.
安全十嘱托     
<正>煤矿企业要发展,安全第一是关键,家属协管作用大,十个嘱托记心间。第一下班别贪玩,休息充足多睡眠,高高兴兴去下井,平平安安把家还。第二一定吃早餐,入井千万酒莫沾,精神饱满有干劲,专心致志做贡献。第三家务你甭管,洗衣做饭我来担,后顾之忧全排除,聚精会神把活干。第四班前认真听,安全要求要记清,事故教训前车鉴,莫让妻儿心不宁。第五入井多注意,安全保护佩戴齐,带好矿灯自救器,乘坐人车莫拥挤。  相似文献   

19.
问我邀请朋友吃夜宵,都喝了不少酒,我让朋友王某开我的车,他说怕被交警查到受处罚,由于酒后糊涂,我夸口说有事我承担,你尽管开就是了,于是王某驾车载着我们上路。不料途中将一行人撞成重伤,交警认定王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不久前,法院认定我和王某都构成交通肇事罪,我被判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的刑事处罚。区交警大队的办案警官说.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福建闽南一带自古"酒风"盛行,向来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酒更是成为闽南人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一上酒桌,不喝醉几个是绝对不罢休的,喝多、喝醉后,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非自己开车不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海量",涉酒交通事故往往就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