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据国外媒体6月16日报道,英国氢燃料无污染汽车问世,每加仑燃料可行驶300英里(482公里),排出的是水而不是烟。这款无污染的两座汽车用氢发电驱动电发动机,最高时速为50英里(80公里),一箱液体氢可行驶240英里(386公里)。  相似文献   

2.
戴姆勒克莱斯拉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等四大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燃料电池。新公司设立在冰岛,进行燃料电池和氢气输送方式等开发。目标是整个燃料开发体制到2004年达实用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燃烧加热地面试验设备存在的工质污染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燃烧加热污染空气对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以飞行马赫数Ma=6.5,当量油气比ER=0.6为计算基准状态,分别对纯净空气和污染空气来流下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整机流场和性能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燃烧化学反应模拟采用了改进的H2/O2七组分八方程模型,湍流模型为标准的 k-ε模型,并采用直连式燃烧室试验数据进行了数值方法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纯净空气来流,污染空气来流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和比冲均有所下降。(2)采用酒精燃烧加热器的前提下,来流参数匹配静温、静压、马赫数时,发动机性能与纯净空气来流下的结果最为接近,而匹配总温、总压、马赫数时相差最大。(3)来流参数匹配总焓、静压、马赫数的前提下,采用氢燃烧加热器时发动机性能与纯净空气来流下的结果最为接近,而采用甲烷燃烧加热器时相差最大。   相似文献   

4.
氢燃料汽车     
吴博任 《环境》2003,(7):42-43
氢作为汽车的燃料,不仅仅是汽油的替代燃料,而且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燃料。它将使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的汽车技术发生一次大革命。氢是太空时代最重要的燃料,已经成功应用多年了。而汽车迈进氢燃料时代所需的科学技术也逐渐具备了。  相似文献   

5.
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推动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和发展并为我国制定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的近期规划提供参考,根据现有的生产、储存和输运氢的技术,针对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设计了10种可行方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这些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价,得到了每种方案的分类环境效应标准化指标,并对若干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性最好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方案是:天然气集中制氢厂制氢,然后用管道将氢气输运到加注站,加注给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  相似文献   

6.
正丰田汽车最近宣布将推出首款商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车将于明年上市销售。不仅仅是丰田,现在主流的汽车厂商几乎都有一个氢燃料汽车计划:2015年开始,现代计划在美国出租1 000辆氢燃料汽车;雷诺和日产宣布,与戴姆勒、福特共同分担研发成本的氢燃料汽车最快将在2017年推出;通用与本田2013年宣布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在2020年量产氢燃料汽车。  相似文献   

7.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我国多个区域正在推广应用包括乘用车、客车以及重卡在内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如何量化研究未来不同车型和不同区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减碳潜力成为如今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考虑了未来的汽车燃油经济性、电力碳排放因子、氢能碳排放因子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及制氢方式的区域差异,量化评价了不同类型的氢燃料电池汽车(FCV)、传统燃油汽车(ICEV)和纯电动汽车(BEV)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以CO2当量计),对比分析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区域的减碳潜力,并对百公里氢耗量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发现,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传统燃油客车降低36.0%,而氢燃料电池重卡相较于传统燃油重卡并没有减碳效益.随着未来我国氢能来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传统燃油重卡降低36.5%,相较于乘用车和客车两种车型,其减碳效益是最明显的.以2035年京津冀示范群为例,随着百公里氢耗量降低20%,FCV乘用车、客车和重卡的减碳规模分别增加了7.29%、9.93%和19.57%.因此建议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短期以客车为主,长期以重卡为主,乘用车推广作为补充.分区域和分阶段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更有助于推进我国汽车领域的低碳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概念与意义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发展现状与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涉及的电动汽车包括三类:  相似文献   

9.
X382 .1 X820 .32(X) 303231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评价/冯文…(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以刃3,24(3)一8一巧 环图X一5 为了推动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和发展并为我国制定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的近期规划提供参考,根据现有的生产、储存和输运氢的技术,针对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设计了10种可行方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这些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价,得到了每种方案的分类环境效应标准化指标,并对若干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性最好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源基础设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氢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原料和燃烧后的唯一产物都是水。然而,令能源公司头疼的是氢燃料的生产成本,因此科学家正在想办法降低氢能源的造价。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利用病毒提取氢能源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阿碧 《环境》2010,(6):40-41
众所周知,氢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原料和燃烧后的唯一产物都是水。然而,令能源公司头疼的是氢燃料的生产成本,因此科学家正在想办法降低氢能源的造价。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利用病毒提取氢能源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首尔市政府透露,韩国利用垃圾填埋场的可燃性气体生产出氢燃料,并为氢能源汽车建设了氢能供应站。  相似文献   

13.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储运方案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案例研究结果,结合氢气、甲醇在不同储运方式时的成本,从固定设计成本、尾气排放、燃料价格、汽车造价4个方面比较了氢气、甲醇、汽油3种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结果表明:(1)直接氢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汽车的首选动力;(2)天然气重整制氢是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获得燃料优先考虑的方式;(3)高压氢气、液氢是当前燃料电池汽车的首选燃料。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初美国物理学(APS)发表一份报告,批评布什政府的“氢倡议”并敦促其作一些基本的修改.报告质疑布什政府是否能在2020年实现其氢动力汽车商业化,减少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报告说氢动力汽车有竞争力,其发动机技术要在价格和运行上改进100倍,而且至今还未有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制造氢燃料缸的材料.虽然每年可生产900万t氢,报告认为现行生产方法的成本比汽油贵4倍.物理学家们敦促建立一个新的研究中心,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同时说政府应在氢科学取得进展时开发和鼓励使用能效高的过渡技术.发表这份报告后,美国物理学会与全国研究委…  相似文献   

15.
汽油机燃用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摩托车汽油机进行了燃用乙醇 汽油混合燃料的试验,并与燃用汽油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汽油机燃用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当混合燃料中乙醇比例为10%和15%时,即使发动机的结构不变、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不作任何调整的时候,发动机的全负荷输出不受影响,发动机的能耗率得到改善,HC和CO排放有所降低,但是NOx排放会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的绿色化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动机绿色化学设计以发动机化学设计概念和发动机化学反应器模型为基础,旨在实现发动机材料选择、能源利用和环境效应之间的最佳综合效益.发动机燃料系统绿色化学设计的范畴包括:汽油无铅化与汽油抗磨性,柴油低硫化与柴油润滑性,生态燃料与生态摩擦学,汽油机沉积物与汽油清净剂,柴油机颗粒(碳烟)与消烟助燃剂. 发动机润滑系统绿色化学设计的范畴包括:润滑油和添加剂与排放催化转化,润滑剂生物降解性与生物降解润滑剂,润滑油使用与质量监控. 发动机燃料/润滑系统材料绿色化学设计的范畴包括:催化助燃/补燃作用,低散热发动机高温润滑,发动机机械与化学材料制造. 发动机绿色效应的实现取决于发动机诸系统绿色化学设计问题的解决程度.  相似文献   

17.
关键词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10):179-179
关键词:氢动力飞机《每日邮报》报道,设计师威廉-布莱克先生研究出一种几乎零排放的氢动力飞机,它可以飞向世界的任何角落,而且毫无污染。布莱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种叫黑尾豫的鸟,它是鸟类世界不间断最长飞行纪录的保持着,它能不停下歇息进食从澳大利亚一直飞到阿拉斯加,一共7252英里。飞机安装四个低温氢气涡扇发动机,不仅功率大而且低耗能,类似于战斗机,节省大量的燃料。虽然这一切都还是布莱克的设计想法,这种飞机能否真  相似文献   

18.
乐雯 《环境》2022,(2):38-41
采用可再生材质的冬奥制服装备、符合三星级标准的绿色建筑、秒变沙滩椅的智能床、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实现建筑快速改造的赛后利用…… 北京冬奥会在筹办过程中,将绿色、科技元素注入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衣食住行的每一处细节,不仅向全世界传递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也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科技创新实力,收获了世界的关注与认可.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石化日前宣布,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中国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正式建成,这是全国首座集油、氢、电能源供给及连锁便利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网点。据介绍,樟坑油氢合建站日加氢能力达到500kg,主要服务周边使用氢燃料的公交线路及物流运输车队,氢燃料公交车加注一次只需要4分钟,可续航300公里,具有加注效率高、续航里程长、零污染、零碳排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数字能源     
<正>重庆氢能源汽车将分三期目标实现首期运行1000台氢能汽车重庆市经信委消息,按照《重庆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重庆氢能源汽车将分三期目标实现,其中,2019年-2022年,建成20座加氢站,在公交、物流等领域率先运行1000台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汽车,顾名思义,是以氢作为能源的汽车,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氢能汽车分为两种,一种是氢内燃机汽车。另一种是氢燃料电池车,重庆支持发展的就是氢燃料电池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