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读     
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以往人们较少将其与环境保护工作联系思考。朱锗镕总理在会年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报各中,提出了要“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朱总理的这一指示开启了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思路,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张宏、韩敏玉的 《论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与环境保护》一文,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自然界自我修复能力的影响,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视和发挥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流整治的生态规划要点——以北京市温榆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城市河流的利用强度日益增大,在饱受污染危害之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者注意到,河流不仅是饮水之源、排污渠道,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生态依托,因此,碧水工程已经成为各地城市生态整治的工作重点。但是,河流的生态功能是什么?服务功能又是什么?碧水工程不应只解决水质污染问题,而应保护和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利用好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以北京市温榆河的生态规划为例,充分尊重河流的线性廊道特征,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了修复温榆河生态通道功能和恢复天然河流水的运动规律的生态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3.
生态购买是西部生态建设的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购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强烈要求,也是我国“只能保证过程,不能保证结果”生态建设模式的反思结果。“国有私营”生态购买初衷是政府收购生态建设的产品,既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又确保生态建设产品的形成、巩固和转化利用。生态购买以生态建设成果(生态产品)为投资管理的重点,确保生态产品形成效率和转化利用速度,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购买不仅使生态产品商品化和货币化,实现“生态致富”,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市场意识、思维、文化,加速培育生态建设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增强生态建设的实力、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本文经济角度和政策层面.探讨生态购买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原理、功能、方法、程序等。为生态购买的实施提供启发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影响富营养化水体沉水植物修复的生态因子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不仅降低了它的使用功能,也使水生态系统日趋退化,从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组建或重建沉水植物技术净化水质或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工程措施。本文综述了光照、pH、营养盐、重金属、悬浮颗粒物及着生藻类等生态因子对沉水植物修复的影响和修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世界遗产地,大多作为风景名胜区对社会公众开放,因此,楼堂馆所、公路、索道及游览步道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有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和损坏,如何及时修复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成为当前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景观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山风景区2008年实施的光明顶高海拔花岗岩山地景观生态修复工程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水土流失是生态领域中的重大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近几年提出了生态自我修复理念,比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地也正在积极开展一些试点,通过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桑杰 《青海环境》2007,17(1):14-16,19
文章围绕当今世界的生态问题,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中心论,说明了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对推动我国生态建设中迫切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中国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和重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进展,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持总体稳定。本文回顾了近20年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发展历程,分别从国土生态空间管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重点领域总结了主要进展和成效。面向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着力点,对新时期中国生态保护修复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防沙治沙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新疆在我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新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风沙危害严重,已经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只有做好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为新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老河口市自1996年被确定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以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积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推广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编制生态建设规划,保证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区,必须要有一个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可行的生态建设规划作保证。为此,我市组织专门班子,先后完成了《老河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第四次修编、《老河口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战略与重大任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保护修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先行动,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进展,但生态系统本底脆弱、保护修复基础薄弱、管理机制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与实现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尚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要。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主要进展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一段时期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协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核心,探索构建生态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统筹推进机制,强化监管制度设计、示范样板引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马天  王玉杰  郝电  关胜  但德忠  王斌 《四川环境》2003,22(2):19-24,34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任务及特点、生态环境指标的建立、生态监别技术和方法、生态变化趋势预测预报等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些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矿区土壤污染与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同时也给环境带来破坏,特别是矿区土壤受到的影响最大。矿区土壤在矿山废水、粉尘以及矿山尾矿等的侵入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给矿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因此,深入调查矿区土壤的污染现状,适时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再进行土壤利用生态功能分区,为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奠定基础,最后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修复,才能使矿区土壤发挥正常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景观生态学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通过对攀枝花市高耗能工业园区建成前的生态调查,从景观空间结构、恢复能力、内在异质性、绿地拼块之间的连通性等方面,对该工业园区的生态质量及变化趋势作出评价和预测,提出园区生态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为攀枝花市高耗能工业园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丰市做为我国最早的生态示范县所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总结了生态建设的几点有益作法。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恢复生态功能价值,生态修复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促进了第三方生态修复机构的发展,但是现有立法对第三方生态修复机构规定的缺失使得实践中对其责任的认定与管理上都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明确责任划分,完善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平台公开信息等手段加以规制,以发挥第三方生态修复机构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夏小童 《四川环境》2022,(1):175-179
从单一的工程措施到复合生态治理是沙漠治理的必然趋势。为探寻沙漠复合生态治理的可行性方案,探究复合生态治理的实践过程和综合效益。通过对库布其沙漠“林光互补”的实践,进行案例研究。发现“林光互补”复合生态治理,以在沙漠地区建设光伏板的方式,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利用光伏板下降温增湿的优点,发展板下种植,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风沙对发电设备的影响,促进了当地生态的修复。“林光互补”的复合生态治理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互构,促进沙漠地区的良性运行。同时还应考虑生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问题,实现沙漠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论述了山西省生态环境的对策,提出了示范引导,监督检查,监测考核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GIA)方法,通过构建生态建设空间必要性模型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水文分析构建潜在陆域和水域生态廊道,基于重力模型分析生境斑块间的作用强度,利用连通评价指数提出生态网络构建方案。结果表明:(1)共构建219个生态建设空间斑块,其中面积大于1km~2的有13个,多为极重要和较重要生态源地分布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南部和西北部山地。(2)初步生成的86条潜在陆域生态廊道中,重复廊道较多且交叉严重,而通过MCR模型构建的生态廊道缺少了水域生态廊道。(3)选取相互作用强度>0.7的陆域生态廊道为重要陆域生态廊道,共17条;当汇水面积为2.25km~2时,水域生态廊道为9条,能较好地连通各生态建设空间。(4)将生态建设空间和生态廊道的重要性评价分为三级,I级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为生态网络的核心区,位于旅顺口区西南部,以林地、耕地和水域为主,有利于物种迁移,应优先考虑对其进行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生态保护的基础是生态监测与生态调查,生态保护的关键则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因素有组织、结构、活力、恢复力、系统对相邻系统的影响、投入、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其类型有健康、较健康、亚健康、不健康、患病五级;其相应的生态恢复为生态预防、自然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其相应的生态工程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封育、补播与放流、人工林、人工草场、人工湿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