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四川省农业环境影响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晓兰 《四川环境》2009,28(3):114-119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的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方面。针对四川省农业的特点,本文提出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在加快,气象规律将逐步改变,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以负面为主。本文从大气、土壤、水和生物等方面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我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更强。针对气候变化可能给农业带来重大影响的现实,许多涉农国际组织越来越重视在气候变化与农业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对粮食安全可能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大了援助力度。本文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在这一方面所实施的相关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四川省气象局提供的气候资料,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统计分析了太阳黑子位相与四川盆地热量资源、降水资源波动的关系;采用文献[2]的公式,计算了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均值与热量、降水资源的同期及延后相关系数,并进行了周期分析,进而分析其演变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科技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已经是发达国家过去200年来过度排放温室气体造成今天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也会受到过去及未来几十年我们自己快速发展、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加剧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方面的影响,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刻不容缓。然而,短期内无法有效减缓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领域制定相应的适应措施来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北京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及我国的缺水城市之一,气候变化无疑将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本文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气候变化对北京市水资源领域已经形成的影响,从自然、工程、政策制度三个角度探讨了北京市水资源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可采取的对策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24家典型水产养殖单位进行现场调研,对四川省水产养殖、生产状况、污水排放、尾水治理等情况展开调查,总结了四川省水产养殖尾水的排放特性。结合四川省水产养殖业尾水污染状况评价,提出精准治理对策建议,为四川省水产养殖业尾水治理政策制定及模式选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的修建正在决策之中,本文就水库建成蓄水后对我区农业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作一初步探讨。一、建坝对我区农业环境的影响涪陵地区地处四川省东南部盆周山区,辖9县1市,土地总面积29,752平方公里,总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农业作为同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应该积极响应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本文概述了农业生产和气候变化问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并归纳出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的主要低碳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10.
简单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环境适应性的对策以及加强农业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以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物资投入、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资源环境安全四大类指标构成的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综合评价指数及障碍度对四川省2006年~2011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状况逐年趋好,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是资源物资投入、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及物质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盾叶薯蓣种植概况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四川省盾叶薯蓣生产基地和薯蓣皂素生产企业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大力发展盾叶薯蓣生产、建立盾叶薯蓣规范化种植基地的优势,并针对目前生产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盾叶薯蓣综合利用、立体开发的产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鲜切花生产面积、切花主栽品种及分布地区、种苗来源、繁育栽培方式、生产水平状况等方面对四川省鲜切花生产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切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该省鲜切花发展的市场前景作了初步阐述,提出了促进该省鲜切花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区周边94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两阶段模型分析了林农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选择;通过构建MNL模型,进一步探究林农选择各项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感知是林农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基础,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受到自然灾害对林农的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在保护区内的居住因素对其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均有负向显著作用,林地面积、购买森林保险、借贷可获得性和接受保护区培训并未影响林农的气候变化感知,但对他们采取适应性措施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基于研究,提出提高林农教育水平、增强文化素质、提高抗灾能力、完善信贷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共管模式、开展保护区专项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区周边94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两阶段模型分析了林农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选择;通过构建MNL模型,进一步探究林农选择各项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感知是林农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基础,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受到自然灾害对林农的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在保护区内的居住因素对其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均有负向显著作用,林地面积、购买森林保险、借贷可获得性和接受保护区培训并未影响林农的气候变化感知,但对他们采取适应性措施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基于研究,提出提高林农教育水平、增强文化素质、提高抗灾能力、完善信贷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共管模式、开展保护区专项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13,(11):63-65
10月29日,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北京京伦饭店举办了《气候变化对中国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优先区的影响与适应》成果发布会,该研成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威胁因素之一。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科学的生物多样性适应对策,制订保护方案,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当今全球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开展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列举了关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方法,包括环境示踪剂方法、研究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综述了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典型区域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位、含水量、补给量、排泄量、泉流量、水温、水质、水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矿化度等的影响;提出了在气候变化下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若干对策,包括关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减缓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充分利用灌区地下含水层的调蓄作用以及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在蔓延,致使气候发生了变化。气候变化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了生态环境及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的条件……。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199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旨在唤起人们的警醒与关注,并为之尽力奋斗。为了配合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社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商讨,在此基础上组织拍摄了《气候变化正在危害人类》这部科教片。本片汇集了国内外最新情报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鲜明、形象、生动的画面,对环境污染所引起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对策进行了详尽的表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市农业生态条件较好,对农业生产有利,但也有耕地少、降水不均匀等不利因素。森林植被的变化对农业生态产生复杂影响,因此必须保护和发展森林。气候条件向干热变化对农业生产弊大于利。建设水库对农业生态变化也比较复杂,应注意兴利除弊。对农业生态应采取各种对策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0.
1991年4月12—17日,由四川省农业环境监测站主持的全省农业环境监测技术研讨会在四川省农牧厅召开。来自省内22个市、地、(州)、县(区)农业部门及四川省环保局、四川省环保科研所的代表共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常务副站长刘铭简等人到会与代表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