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内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需要实施差异化的管控措施。本文阐述了西藏自治区开展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的现实需求,构建了西藏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框架,明确了各管控区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分区管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保护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远 《环境保护》2011,(17):20-22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球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保护与管理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近十年生态系统结构、服务功能、生态胁迫等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并提出生态保护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屏障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其中城镇和湿地面积增加明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上升,其中屏障区北部区域改善明显;生态胁迫以人口、GDP、载畜量等人类胁迫为主,自然胁迫整体较低;未来应继续加强基本草原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提高屏障区的重要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
风沙灾害对西藏高原重要空港、青藏铁路(公路)、正在建设的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等交通要道的安全运营构成了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目前,雅鲁藏布江流域现有风沙化土地27万hm2,急需大力开展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文章基于分析大量野外调研和试验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高寒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加强西藏高寒河谷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与安全屏障建设的对策建议,即是尽早开展生态恢复分类区划、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安全监控与恢复潜力评估、进一步开展特殊气候带下生态恢复技术研发,以期为西藏自治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以来,甘肃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坚持把整治生态环境问题与提升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水平相结合、把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与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相结合。以张掖市为试点,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机制,着力打造高效能、信息化、多方位、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有力提升了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战略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保护好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整个经济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上游生态环境问题,识别生态屏障建设面临的屏障与难题,提出了按照"功能分区—工程措施—制度保障"三个层次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体系的思考建议,以实现"最大的绿色覆盖、最优的水源水质、最小的水土流失"三个目标,保障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保障长江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以来,湖北省积极担当,切实履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湖北责任,生态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湖北省仍然面临生态环境风险大、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大以及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引发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等严峻形势。为持续筑牢全省生态安全屏障,湖北省将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安全长效工作机制几个方面着力,确保生态安全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云南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本文综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状况,分析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及面临挑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强迁地保护,使国家战略性生物物种与遗传资源得到较好保存;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提升国家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西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加强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其中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又是当前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关系着国家环境保护的大局。本文以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为例,从琼结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监察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不强,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诸如加强适合农村的环保立法工作,推行"县政府+乡镇(村)+第三方市场"购买环保服务的环保模式改变藏区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是国家生态安全关键区域,生态重要而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生态安全和保护的战略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通过构建西北甘青新"四屏一环一带"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了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了区域生态空间约束,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管控对策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当前,长江流域整体性保护不足,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为此,2017年7月,环境保护部等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切实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  相似文献   

12.
伊犁州的环境保护工作在认识、作为和责权上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人为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如何规避这些误区首先必须依法行政,其次须紧密结合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工作格局,这既是服务于伊犁州(直)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也是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赤水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融合卫星遥感、生态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对2015—2020年赤水市的全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及变化度进行评价和分析,诊断明确了赤水市生态保护面临的城镇扩张挤占其他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程度缓慢、局部生态系统功能有降低趋势等突出问题,提出了赤水市生态建设思路以及重点任务,包括推进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力度、开展植被保护恢复与生态廊道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优势产业相协调、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地保护和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西藏地处我国边疆,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因其特殊的区情、社情、民情,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分析了西藏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和思路对策,以期为"美丽西藏"建设提供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5.
刘建珍  田伟 《环境保护》2012,(14):66-67
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一直是困扰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利用的难题。近年来,罔顾生态环境的盲目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灾难日益凸显,有些地区甚至因环境灾难诱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同时,它也是我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一直以来自治区积极探索兼容发展、民生与环境的矿山开发与草原生态保护"长效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多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生态功能意义重大,新时期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山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安徽省岳西县是我国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水源涵养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其生态环境关系着我国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同时也关系着实现革命老区扶贫攻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岳西通过持续推进"两山论"实践创新工作,从生态保护和环境准入制度建设到生态产业升级,从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循环农业、新兴科技型生态工业、特色生态旅游业,到深入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廊道建设、生态城乡大家园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走出了一条独具岳西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同时,云南又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敏感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很重。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明确提出云南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并谆谆告诫我们:"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切实担负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责任,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维护长江生态安全。一是科学谋划,规划引领。中共四川省委作  相似文献   

19.
清河是辽河主要支流,清河水库上游山区森林植被也是保护辽河平原的绿色屏障。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清河水库生态环境逐渐退化,因而清河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保护势在必行。按照自然环境的现状特点、社会发展的需求及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基本要求,在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制定分区保护措施,并提出清河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保护建设的具体方案。通过实施保护和修复,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进一步退化,对地区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美丽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特别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其中,构建生态屏障,守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屏障建设相关政策要求的发展历程,依据《纲要》提出了未来5年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范围与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谋划、顶层设计,保护优先、修复跟进,工程引领、试验先行,生态引领、统筹经济的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