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源水中有机物特性及其氯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南某市一个地表水为水源水的M水厂为研究对象,对其原水中有机物进行富集,有机物按照操作定义分为6个部分,分别为:亲水性有机酸、亲水性有机碱、亲水中性物质、疏水性有机酸、疏水性有机碱和疏水性物质,通过富集、确定了原水中6种有机物的组成分布,研究各种有机物的消毒副产物形成潜力以及替代剂(氯胺、二氧化氯)对卤乙酸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M水厂水源水属于腐殖质含量的天然水体,受污染较小;2)原水溶解性有机物中疏水性有机酸是卤乙酸的主要前体物;3)用氯胺和二氧化氯代替传统的消毒剂作为替代消毒剂,可大大降低THMs和HAAs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2.
几种消毒剂对饮水致突变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Ames致突变试验对武汉东湖水分别经氯、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处理后的致突变活性进行了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东湖水以及臭氧消毒处理水样未呈现致突变性,氯与二氧化氯处理的水样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阳性,这3种消毒剂处理的各水样致突变比活性强度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氯〉二氧化氯〉臭氧;同时对东湖水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以降低氯化消毒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效果也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东湖水,可降低氯化  相似文献   

3.
污水氯、二氧化氯消毒处理中水质及毒性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从水质和毒性2方面比较了氯、二氧化氯消毒对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质特性方面,氯消毒对污水色度影响不大,而二氧化氯消毒明显降低了污水的色度;氯、二氧化氯消毒前后污水的DOC基本没有变化;氯消毒后污水的UV230明显增加,二氧化氯消毒后污水的UV230略有降低,当二者投加量均为30mg/L时,氯消毒使污水的UV230增加约0.7cm-1,二氧化氯消毒使污水的UV230降低约0.05cm-1.在毒性生成方面,氯、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急性毒性均随消毒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氯消毒产生的急性毒性明显高于二氧化氯消毒;氯消毒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污水的遗传毒性,而二氧化氯消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水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检测水中低浓度二氧化氯,本文以美国哈希公司现场测定仪的检测原理为基础,加以改进,发展了实验室快速测定二氧化氯的方法.二氧化氯的浓度在0.02 ~5.00 mg/L时,标准曲线线性较好,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平均回收率为90.5,与现场测定仪相比,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法可用于饮用水中低浓度二氧化氯的实验室测定.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氯消毒时三氯甲烷形成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二氧化氯与氯消毒时三氯甲烷的形成量。结果表明,氯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形成三氯甲烷,其形成量随水中有机物含量,氯投加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当COD为3mg/L,投氧量为7mg/L时,经48h反应后,三氯甲烷形成量将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60μg/L,二氧化氯不与有机物反应形成三氯甲烷,11.33mg/L的二氧化氯与COD为2.67mg/L水样经48h反应,三氯甲烷形成量低于检出限,二氧化氯与氯复佤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从水稻土分离得一株可利用单氯乙酸和二氯乙酸作唯一碳源的假单胞菌No.66。该菌在二氯乙酸或单氯乙酸基质上生长时,会释放氯离子,并能使二氯乙酸为碳源的基质之pH值由7降至5以下。No.66菌适宜生长的氯乙酸浓度为0.4—0.5%,适宜脱氯的pH为6.0。所产生的脱氯酶与碳源种类有关。粗脱氯酶液在4℃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10.5%)电泳呈现一条酶活力带,该酶不仅能使单氯乙酸和二氯乙酸脱氯,而且也能使三氯乙酸脱氯。  相似文献   

7.
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饮用水消毒剂,但是它杀灭病毒的能力较差,消毒过程中还可能形成有毒的氯化有机物。本研究认为臭氧灭活病毒的作用迅速、浓度低、效率高,副作用较小,经臭氧消毒后的水无色、无臭、无三卤甲烷等有毒副产物。 二氧化氯也可以用作饮用水消毒剂。使用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三卤甲烷要比氯消毒少得多;同时,二氧化氯不与水中常有的氨作用,形成消毒能力较差的氯氨。本研究表明,在大多数的饮用水pH范围内,二氧化氯是一种比氯性能良好的消毒剂。因此,臭氧和二氧化氯可以代替氯,单独地或与氯结合用于水的消毒。  相似文献   

8.
给水管网中耐氯分枝杆菌的灭活特性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在饮用水管网中检测到耐受消毒剂的微生物,对于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课题组由南方某城市自来水管网中分离出1株耐氯的产黏液分枝杆菌(Mycobacteria mucogenicum),并对其灭活特性和耐氯机制进行了研究.使用自由氯、一氯胺和二氧化氯对其进行消毒实验,测定CT值.99.9%灭活产黏液分枝杆菌时,自由氯的CT值为(76.25±47.55)mg·min·L-1,一氯胺为(1 396±382)mg·min·L-1,二氧化氯为(13.5±4.9)mg·min·L-1.采用透射电镜对产黏液分枝杆菌的消毒过程进行观察,发现消毒后细菌结构疏松,细胞器层次变得不清晰,核心肿胀溶解.产黏液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疏水性,测定其表面疏水率为37.2%,远高于其他细菌,使得亲水性消毒剂不易进入细菌内部,是其耐受含氯消毒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使用单一的氯或者二氧化氯消毒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氧化氯-氯联合消毒工艺是近年来消毒工艺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主要对二氧化氯-氯联合消毒工艺的特点和控制因素进行阐述。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氯联合消毒工艺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水样中的大肠杆菌以及其他细菌,而且联合消毒工艺能够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并且有比较强的持续消毒能力。联合消毒工艺受投加比例的影响比较大,因为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衰减也相应增加,并且所产生的ClO2^-量也随之增加;而当液氯的浓度过高时,对应所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也随之增加。投加比例一般在ClO2:Cl2=1:3到1:6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了解某市饮用水消毒过程对水嗅味的影响,取某净水厂臭氧活性炭后出水,并对其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包括常规消毒(次氯酸钠消毒、氯胺消毒、二氧化氯消毒)、顺序氯化消毒、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联合消毒、紫外和氯胺联合消毒以及紫外和二氧化氯联合消毒,对消毒后的水采用嗅味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嗅味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氯胺消毒和顺序消毒对嗅味的控制较好,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在投加比为1∶1和3∶1时对嗅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紫外联合消毒,对嗅味也降低作用,但作用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健聪 《环境》1999,(3):42-42
二氧化氯是一种比氯强的氧化剂。它易溶于水,但在水中较不稳定,二氧化氯脱去水中的色和味比氯好,氧化较完全迅速,不产生氯化和有机碳氢化合物。此外它的消毒效果不受水的pH的高低影响。本世纪40年代就有很多用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的报道,并介绍了它的制作方法和杀菌效果。由于当时它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比氯麻烦,而且不易运输和储存,  相似文献   

12.
水中挥发酚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的光度法,4—氨基安替比林的纯度对酚的测定有很大的影响,市售的4—氨基安替比林(分析纯)试剂空白以氯仿为参比的吸光度>0.10,超过了方法的要求,给测定带来误差,降低了方法的灵敏度。因此,必须对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提纯。《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一书中,采用  相似文献   

13.
在电子活度 (pε)和 pH优势区域图上 ,建立了包括氯酸根、二氧化氯、亚氯酸、亚氯酸根、次氯酸、次氯酸根、氯气和氯离子的氯体系多元平衡模式 ;发现二氧化氯在极强酸度和高电子活度区域稳定存在 ,水溶性二氧化氯则不稳定 .同时 ,根据反应自由能变化 ,提出了摩尔电子驱动力的概念 ,借助它分析了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的歧化趋势 ,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在碱性溶液中的歧化反应远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得快 ,在全 pH范围内 ,二氧化氯表现出趋于强酸环境而保持自身稳定的趋势 ,与由pε- pH优势区域图所确立的二氧化氯稳定区定位相一致 ,从而验证了二氧化氯稳定存在区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氯消毒的副产物(DBPs)主要以无机的亚氯酸根和氯酸根为主,其中亚氯酸根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在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应用二氧化氯的实践,分析了二氧化氯消毒无机副产物的产生及可行的去除方法,认为用亚铁还原法控制及去除亚氯酸根是一种经济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对硫化物还原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对二氧化氯消毒工艺的正确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几种消毒剂对自来水中“红虫”的杀灭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有效、安全、经济的杀灭红虫药剂,以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研究了氯胺、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在20℃、无光照条件下对该种红虫单一和联合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所用消毒剂在一定剂量下(次氯酸钠4.0mg/L、氯胺>4.0mg/L、二氧化氯8.0mg/L和过氧化氢0.01%)都能在短时间内(2h)取得较好的杀灭效果。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之间对红虫的杀灭存在拮抗作用。从保证居民饮用水质量和实际的可操作性角度出发,认为二氧化氯是一种较理想的杀虫药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应用4-氨基安替吡啉-氯仿萃取比色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难点与体会。天然水中酚的含量一般情况下是比较低的,约在0. 002~0. 06毫克/升的范围内,其原因之一是它能被多种生物氧化;水中的溶解氧和各种氧化剂也能对其氧化。测定挥发酚的4-氨基安替吡啉法是迄今为止用的比较多、选择性高而又稳定的比色方法。在萃取比色法中,要求试剂空白,氯仿的参比吸光度应在0. 10以下,经多次试验,认为4-氯基安替吡啉的纯度是影响吸光度的主要因素,下面谈谈我们对此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王小文  张晓健  陈超  郝晓飞 《环境科学》2006,27(8):1603-1607
选择与腐殖酸有相似芳香结构的有机物进行氯化试验,测定其卤乙酸及三卤甲烷生成量,研究前体物化学结构与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主要卤乙酸生成活性排序为:对羟基苯甲酸>4-氨基苯乙酮>邻苯二酚>间苯二酚;主要三卤甲烷生成活性排序为:间苯二酚>4-氨基苯乙酮>2-羟基-4-氨基甲苯>对羟基苯甲酸.②卤乙酸的前期氯化反应速度排序为:间苯二酚>4-氨基苯乙酮>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酚;三卤甲烷的前期氯化反应速度排序为:对羟基苯甲酸>2-羟基-4-氨基甲苯>间苯二酚>4-氨基苯乙酮.③对位或邻位取代基结构物质以生成卤乙酸为主;间位取代基结构物质以生成三卤甲烷为主.④苯环上羟基官能团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活性最高,酮基官能团次之;氨基官能团主要起到与其它活性官能团形成对位、邻位或间位结构的辅助作用;醛基和羧基官能团为惰性官能团;甲基官能团的作用有待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氯消毒的副产物(DBPs)主要以无机的亚氯酸根和氯酸根为主,其中亚氯酸根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在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应用二氧化氯的实践,分析了二氧化氯消毒无机副产物的产生及可行的去除方法,认为用亚铁还原法控制及去除亚氯酸根是一种经济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对硫化物还原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对二氧化氯消毒工艺的正确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活性氯(Cl)     
活性氯即游离氯。织物漂白及造纸厂的废水中含有。活性氯在地面水中不稳定,味觉阈0.5~0.75毫克/升,嗅觉阈0.3~0.5毫克/升。活性氯具有杀菌作用,影响水体的生化耗氧过程,因此,地面水中不  相似文献   

20.
罐头食品废水属有机废水的类型,其中,主要为大朊化合物和脂肪类化合物。CODcr、BOD5,20·C等均不太高。前者在500—1500毫克/升之间,后者于250—800毫克/升间波动,受厂内生产的品种的影响很大。以重庆罐头食品总厂为例。废水水质经测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