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液液萃取一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同时测定水中16种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方法,考察了不同萃取剂不同体积对有机氯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16种持久性有机氯化合物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的最佳质谱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33 ~ 0.65 ng/L,以纯水为基体,加入16种不同浓度水平的持久性有机氯化合物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0.2% ~ 103.6%之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4.0% ~11.5%(n=7)。  相似文献   

2.
金属冶炼烟气中的砷大都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2010年,国家颁布了《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7-2010),对于废气中砷的监测,该标准中规定使用《空气和废气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0-2009).然而该方法中对于烟气中砷的监测方法存在一定问题,高氯酸在高温消解过程中易爆炸,比较危险,另外采用在锥形瓶内加热至产生白烟的排酸方式不能有效地排净硝酸,会导致反应无法进行.为此,就该方法中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砷的前处理部分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钢罐采样- GC/MS法测定隧道空气中VO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PAMS和T0—15混合标准气体,采用钢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监测上海市某越江隧道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介绍了采样和测定方法,试验共检出78种化合物,查明了隧道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和组成。  相似文献   

4.
利用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计算空白浓度值和样品含量(痕量样品)时,有时会出现负值,对于这个负值如何处理?《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废水部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同志遇到这种情况,便将负值处理成“零”或“未检出”,这样做不太妥当。 根据回归方程式y=bx+a计算空白浓  相似文献   

5.
广州宾馆歌舞厅室内室外羰基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EPA的方法,对广州市区宾馆内歌舞厅室内室外的羰基化合物进行了检测.21种目标化合物共检测出19种.室外羰基化合物中甲醛含量最高,乙醛次之;而室内则相反.在有人活动的情况下,乙醛的含量大于甲醛,这可能是客人抽烟、饮酒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监测臭氧的固体试剂──夹氧氮蒽高明慧编译(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25002)对臭氧具有选择性能的试剂──夹氧氮蒽为无色的化合物,在密封的容器中不会变色。对化学性质与夹氧氮蒽相似的所有化合物的研究表明,只有夹氧氮蒽最易与臭氧反应。夹氧氮蒽与臭氧反应时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pH均值的计算原理、现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局限性,提出一组新的计算方程式,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别,并给出新方程式求解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8.
岷江成都段有机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岷江成都段有机物污染进行了调查。共设置7个监测断面,共定性检出431种有机物:经过筛选确定苯系物、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和挥发性卤代烃为主要污染物。对这5类有机污染物定量分析,并对其时空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机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增加的很快,我国目前对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评价标准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建议在严格控制现有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多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新月藻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阿特拉津、马拉硫磷、草甘膦、甲苯4种有机化合物和HgCl2、NaAsO2、K2Cr2O7 3种金属化合物对新月藻的毒性效应,探讨了新月藻对这些化合物的敏感度差异与特点及其机理,为这些物质的藻类急性毒性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新月藻对阿特拉津、草甘膦、HgCl2、NaAsO2、K2Cr2O7敏感度较高,而且响应大小与化合物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对马拉硫磷和甲苯有一定响应,但随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基于藻类光合作用的急性毒性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可阻碍或抑制藻类光合作用中电子迁移、氧化还原、自由基等反应的毒物。  相似文献   

10.
对铬及其化合物工业项目排放废气中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验收监测应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建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提出了现场监测和数据审核的注意事项,应严格监控工况,并详细记录关键设备运行参数;提出应把废气中六价铬作为特征污染物控制指标,并结合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对六价铬的要求,确定合理的排放限值,并研究适合的配套监测方法,为后续铬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特征污染物监测方法的制修订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气预浓缩仪-GC/FPD测定环境空气中的痕量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气预浓缩仪-GC/FPD建立了环境空气中7种含硫化合物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经惰性化改造后的大气预浓缩仪-GC/FPD测定系统的基线低,对硫化物无残留。7种化合物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高、中、低3种浓度的空白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6%~105.3%、99.1%~103.7%、85.7%~99.7%,除硫化氢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9%外,其余6种含硫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可控制在6.9%以内。当进样体积为400 m L时,方法的检出限在0.10~1.1 ng/m3。CO2、H2O对实际样品的测定无干扰。因此,该方法能够满足目前监测工作的要求,更加适用于环境空气中痕量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中的VOC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当前验收监测工作中遇到的VOC监测中存在概念不清、无相关技术规范等实际问题,文章从VOC的概念、污染源类别、采样方法和监测分析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指导该类化合物的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GC/MS仪对一起严重的水污染事故水样进行了监测,检出的几十种化合物中,有多种与某化工厂的原料,产品及其中间体相吻合,该厂排放的污水与被污染河水水样有极其相似的指纹特征,迅速地判定了污染事故的责任者。  相似文献   

14.
3 发展阶段50年代~ 60年代 ,美国环境监测发展较快 ,其主要特点是 :( 1 )空气、水质监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特别是空气监测进展很快。 ( 2 )有毒有害化合物测定项目 (金属、有机物 )增加较多 ,同初级阶段测定的那些常规项目一起 ,成为这一时期监测的重点。 ( 3)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 ,成为一种主要分析手段 ,此外AA ,GC等大型仪器也逐步引进环境实验室承担了一些项目的测定。 ( 4 )自动监测站研制成功 ,并正式投入运转 ,全国范围监测网已初具规模。 ( 5)环境实验室的数量和装备有很大发展。( 6)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建立 ,测…  相似文献   

15.
定性比较了环境空气VOCs在线监测法和SUMMA罐采样GC-MS法的基本原理、检测化合物种类和适用范围,并对标样实验、日均浓度、小时浓度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定量比对.研究表明,VOCs在线监测法监测结果与实验室方法有较好可比性,可用于相关领域VOCs的连续监控.  相似文献   

16.
本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以二价铜离子做催化剂,用锌粉将硝基苯类化合物还原成苯胺类化合物,然后与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萘乙二胺盐酸盐发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45nm波长处进行测定。当工业废水中,有苯胺类化合物同时存在时,先求出总量,再减去苯胺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贾静 《中国环境监测》2016,32(5):105-110
通过实验建立了一种同时、快速测定地表水中13种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水样直接进样,样品仅需0.5 m L,8 min完成1个样品1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1~11.5μg/L,当样品个数为7,加标量依次为10.0、40.0、100.0μg/L时,方法 RSD为2.51%~12.9%、2.09%~11.4%、1.24%~9.79%,方法准确度为82.1%~112%、92.2%~114%、93.7%~127%。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农业面源、湖泊、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等共3大类65个监测点位取样分析,以验证方法的实际可行性,监测结果符合污染物分布规律,水质整体状况良好。除甲基对硫磷外,该方法可以完全满足国家对于地表水、生活饮用水相关指标标准限值的要求,适合地表水水质农药污染状况的快速筛查监测。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气气溶胶中痕量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痕量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大气气溶胶中痕量金属的源解析方法、在环境中的循环与污染、生物有效性及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建议研发更可靠的分析方法或在线检测仪器,避免采样和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痕量金属的污染和损失;建立监测网络,形成区域性的大气监测模式,更全面地分析污染来源;与监测超级站建设、空气污染流行病学设计和毒性机制研究相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建立电子制冷预浓缩仪-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中10种含硫化合物的方法。经考察不同采样容器、优化预处理条件、研究样品保存等获得了最佳实验条件,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定,考察了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硫化氢、甲硫醇和乙硫醇3种高活性含硫化合物校准曲线线性回归系数在0.990以上,另外7种含硫化合物在0.995以上;高、中、低空白加标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均为9.5%以内,乙硫醇由于具有高活性和吸附性,低浓度空白加标回收率为63%,其余组分回收率范围为83%~110%;当进样体积为400 mL时,各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2×10-3~1.1×10-3 mg/m3。分析污水处理厂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空气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较好地满足目前监测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回归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当进行两种监测方法现场对比试验时,考虑到两种监测方法都有误差,宜采用正交回归法及综合回归法.本文阐明了三种回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及计算,并给出计算程序,可供监测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