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出水经处理后通常需作为地层回注水使用,由于油气生产的特殊性,常用的H2S脱除方法在使用中受到限制,探索适合于油气田生产的水处理方法十分必要。文章探讨了通常可用于油田采出水中H2S脱除的各种方法,对比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NaClO为主要脱硫剂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对模拟采出水的室内实验,证明次氯酸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H2S,使H2S残留量低于1 mg/L。实验表明:经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要求,处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纤维(ACF)脱硫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消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对SO2-O2-N2-H2O(g)体系下,自制ACF脱除气相中二氧公硫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认为在F>400ml/min时可消除外扩散的影响。在空速为5000Nm3/tACF*h~24000Nm3/tACF*h,SO2浓度为0.1%~0.5%,氧浓度为1%~14%,反应温度为323K~403K,增湿温度在313K~363K之间探讨了温度、水、SO2及O2对ACF脱硫性能的影响,求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D=0.006exp(-8852.8/RT)Cso20.4936Co20.7381CH2O0.7021。  相似文献   

3.
由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合成氨原料气醇烃化精制工艺适用于合成氨工业和制氢工业。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醇醚化、烃化两个化学反应过程将合成气中的CO、CO2体积分数减小至10×10-6以下,达到精制的目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醇醚化:CO 2H2=CH3OHCO2 3H2=CH3OH H2O烃化:(2n 1)H2 nCO=CnH(2n 2) nH2O2nH2 nCO=CnH2n nH2O2nH2 nCO=CnH(2n 2)O (n-1)H2O(3n 1)H2 nCO2=CnH(2n 2) 2nH2O二、技术关键1.采用独特的分子技术解决了反应过程中热平衡问题,同时减小了反应塔阻力,增加了催化剂的装填量,提高了系…  相似文献   

4.
陆梁油田针对生产过程中H2S的产生特点,结合油田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除硫剂配方研究、筛选及加药工艺设计方案比选,优选无毒、无污染、适用于酸性体系的ZYSF-Ⅰ型有机除硫剂及套管连续点滴加药工艺进行单井除硫。采用此工艺方案对28口油井治理后,H2S含量平均下降了92.7%,治理后除3口井H2S含量在40mg/m3左右外,其他井的H2S含量均降至安全临界指标20mg/m3以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由江阴市金马溶剂化工有限公司开发、江苏省环境保护局推荐的LT-8催化裂化硫转移助剂适用于炼油厂催化装置。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在典型的催化裂化反应条件和转化深度下,直馏原料油的硫化物在催化裂化产品中的分布规律为:45%~55%的原料硫转化成H2S进入气体产品中,35%~45%的硫进入液体产品中,约5%~10%的硫进入焦炭。沉积在焦炭上的硫在FCC再生器中生成SOx(一般为:SO2>90%、SO3<10%的混合物)。LT-8催化裂化硫转移助剂在FCC再生器中捕集SOx,在反应器和汽提段中释放出来H2O。反应器…  相似文献   

6.
炼油废碱液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炼油废碱液是石油加工过程中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化氢、碱洗油品产生的含硫废碱液和含环烷酸钠废碱液。通过研究 ,综述了炼油废碱液的利用技术主要有熬制工业硫化碱、结晶提取Na2S、废碱液造纸制浆、沉淀法再生废碱液和中和法回收环烷酸等。试验发现 ,Fe2O3、ZnO等沉淀剂对有机硫几乎无脱除效果 ,处理后碱液仍散发出恶臭味。经过大量试验和选择 ,采用CuO作沉淀剂 ,不仅沉淀了S2 - ,而且RS -也得以氧化 ,并发现滤渣对残余有机硫有强烈的吸附作用 ,得到了无色、无臭的再生碱液。  相似文献   

7.
湿式氧化法气体脱硫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相氧化法脱除H2S具有脱硫效率高,可将H2S一步转化为硫元素,大多数脱硫剂可以再生等特点,目前研究过的液相氧化法有百余种,其中有工业价值的20余种。文中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液相脱硫工艺:砷基工艺点基工艺和铁基工艺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改性活性炭脱除硫化氢过程,研究了空速、温度、原料气浓度、颗粒分布孔径4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速在1 500~4 200h-1时穿透硫容随着空速的降低而增加,当空速继续降低为1 200h-1时穿透硫容基本不变;当0~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穿透时间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当温度超过40℃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脱硫效率降低;相同空速下原料气硫化氢浓度变化只改变穿透时间;改性活性炭脱硫剂发挥脱硫作用的微孔结构范围是1~5nm。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气田高含硫废水快速氧化处理的需求,以Ni为金属助剂,MnO2为活性组分,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i-MnO2/Al2O3催化剂,通过对高含硫废水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优化了Ni-MnO2/Al2O3的制备条件。BET、XPS、SEM表征结果表明,Ni与Mn摩尔比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变化影响最大,摩尔比为2:10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大为232.5m2/g,吸附氧和晶格氧的比例高达2.02;水热温度影响催化剂的形貌,低温时以棒状结构为主,110℃时形成有序的片状结构,过高的温度会引起晶粒的团聚;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多孔结构及高的吸附氧是催化活性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Ni与Mn摩尔比为2:10、水热温度为110℃、水热时间为12h、焙烧温度为400℃的条件下制备的Ni-MnO2/Al2O3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对于硫离子浓度为3000mg/L的废水,90min后的硫离子转化率高达96.6%,对含硫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填料塔胺法脱硫实验装置,以乙二胺/磷酸溶液为吸收剂,通过条件实验,考察了操作参数对SO_2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率随液气比、填料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空塔气速、气相入口SO_2浓度及吸收贫液中四价硫S(IV)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空塔气速和贫液S(IV)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显著;实验条件下,吸收液气比不宜低于1.73L/m3,贫液S(IV)浓度宜控制在0.1mol/L以下;增大吸收液流量或降低贫液S(IV)浓度均会降低液相传质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