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张掖市某镇生态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状况、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量、地下水质量、空气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及评价,得出其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强虹  刘增文  彭少兵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4):200-202,250
综合目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的阐述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及评价的原则、内程及方法,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朱承章(江苏省东台市环境监测站224200)[编者按]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是评价生态农业环境效益的理论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难点。本文对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建立生态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原则、内容及评价方...  相似文献   

4.
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动态聚类思想,建立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并将该方法用于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与投影寻踪聚类方法相比,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不但可以作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而且消除了投影寻踪聚类方法中密度窗宽确定的人为因素,把寻优过程和聚类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方法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考评方法研究,认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由重庆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3部分组成。提出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介绍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体系组成及部分指标说明和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作为一种典型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因此如何改善生态质量和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城市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安全2个方面对张家港市生态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和研究,计算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5个指标,计权确定该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48.7,评价等级为一般;同时选择了资源安全评价、环境安全评价、生物安全评价和灾害安全评价等4个要素,确定该市生态系统安全指数为0.44。  相似文献   

7.
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建立合适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是解决河流健康问题的前提和实现河流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黄河自上而下生态环境现状迥异,水生态环境脆弱,寻求一种或多种适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国内外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进展,总结了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指数(B-IBI)、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及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指标,以及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生物种类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并根据目前研究基础评述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对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指示生物的选择及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的研究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度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了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度评价的分级标准和优劣度指数计算方法,并对全国及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优劣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漯河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生态环境质量3个方面构建了漯河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借助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指标值.并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漯河市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中等,其中,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社会生态环境质量中等,经济生态环境质量差.评价结果与定性评价结果相符,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于刚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F0004-F0004
“十五”期间,新疆环境监谢中心站着重从遥感监测技术入手.以“说清新疆宏观生态环境现状”为目的,开展新疆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工作。为满足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要求,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从2004年起着手准备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网络。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和论证,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从2005年开始将逐步推进生态监测“天地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新疆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新疆荒漠生态 环境的独特 环境特征,以准确、快捷、客观反映荒漠生态环境质量为目的,建立了区域性荒 漠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充分发挥生态监测网络站和各行业监测站的作用,做到信息共享,通过在新疆生态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中进行实践,证明所建指标 体系 和评价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正确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起关键的决定性作用。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应用RS和GIS技术,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全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排序及分级,由此得出符合实际的全疆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全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差,北疆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南疆,北疆西部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北疆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为研究内容,在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确定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基于排名和非层次比较法(AHP-RANC)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十三五”期间湖南省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环境优良天数比例、酸雨频率、地表水优Ⅲ比例、饮用水水源达标率、生物丰度指数、各污染物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总量、污水处理率以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等是影响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间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逐步改善,由最低值0.291(2016年)波动上升至最高值0.705(2020年),PSR循环由一般变为较好;从综合分析结果来看,生态环境质量受“天”和“人”影响较大,“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待进一步巩固加强。  相似文献   

14.
根据开封市生态环境现状,利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开封市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了评价.依据生态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方案,得出了开封市生态功能区划结果.  相似文献   

15.
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生态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数据要求和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及以上区域。将江苏省宜兴市作为研究区,综合应用地理信息、卫星遥感与生物多样性数据,依据《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从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胁迫等方面开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能够更为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生态质量;2021年,宜兴市生态质量指数(EQI)为62.7,生态质量类别为“二类”。该研究结果可为地方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开展生态质量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管需求出发,利用遥感技术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测方法,并采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及变化、生态景观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和NDVI植被指数变化3个评价指标,对江苏省盐城沿海地区2012—2013年各类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相对较高;桑蚕品种多样性保护红线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占比较低,生态景观较为破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相对较低;大部分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管需求出发,利用遥感技术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测方法,并采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及变化、生态景观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和NDVI植被指数变化3个评价指标,对江苏省盐城沿海地区2012-2013年各类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相对较高;桑蚕品种多样性保护红线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占比较低,生态景观较为破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相对较低;大部分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流域的近期综合治理以及其它环境建设工程都具有很强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首次运用RS/GIS技术,参考2003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的42个县(市)为评价单元,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较差和差级,其中干流上游与四源流经地区环境质量略好于其它地区。天山南麓、环塔里木盆地北部及西部绿洲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优于环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以邵武—光泽高速公路施工后期(2015年5月)的Landsat 8遥感影像及DEM为主要数据源,提取植被、土壤和地形等相关因子,依据各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程度构建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高速公路红线两侧5 km范围内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优、良的面积约占区域总面积的91%,其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较完善,该工程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是为流域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协助管理者开展流域保护措施的重要技术支持。该文深入剖析了发达国家典型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归纳分析了其体系框架、构成特点、方法适用性和借鉴意义。结合前期研究基础,对评价体系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明确了参照点位的选择原则,补充了评价方法选择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增设和实施不同监测计划的方案,最终提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