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介绍了采用PowerBuilder5.0建立的的河北省环保产业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系统功能。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界面友好、易学易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GIS软件ArcView处理数据的优势,把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有机地结合,从而得到盘县污染源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相互查询,点污染源的缓冲分析,专题图件的输出等成果。 相似文献
3.
4.
回顾近年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布的数据,对国家和行业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起了一定的参谋作用,但缺乏权威性、规范化和准确度,数据相互矛盾的现象时常发生。提供准确数据,既为制定法律、法规、规划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又是相关行业为政府机关和企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数据库迫在眉睫。并提出研究和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数据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系统充分利用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可行性研究中所收集的资料,包括该地区水质、气象、污染源以及经济分析等的大量数据,集中管理所有文件和资料。通过计算机贮存和检索,加速了信息传递和数据利用,发挥了计算机系统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改变了现阶段对于“上 相似文献
6.
7.
北京密云水库石匣小流域空问数据库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本区非点源污染研究,利用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重点小流域的地形地貌三维分析.运用卫星遥感影象,经解译处理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空间分布数据.对石匣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现状进行研究,建立一个包含非点源污染信息的数据库。利用GIS空间分析能力,综合分析数字高程模型(DEM)、坡度、土地利用、各种分级专题图,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分布规律及重点控制区。 相似文献
8.
北京密云水库石匣小流域空间数据库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本区非点源污染研究。利用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重点小流域的地形地貌三维分析。运用卫星遥感影象,经解译处理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空间分布数据,对石匣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现状进行研究,建立一个包含非点源污染信息的数据库。利用GIS空间分析能力,综合分析数字高程模型(DEM)、坡度、土地利用、各种分级专题图,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分布规律及重点控制区。 相似文献
9.
环境管理工作中目前在用的数据库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对同一对象的管理存在多个不同的数据库,而且指标大多数重复,对日常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综合业务系统平台,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各业务系统之间不出现逻辑关系混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讨论了在PAMAPGIS(V4 .2 )支持下 ,贵州省土壤信息系统 (GS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构建、功能以及应用。该数据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 )基础地理信息。如数字高程模型 (DEM)、行政区划、交通网络等 ;2 )GSIS专题信息。包括土壤类型、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农业气象等 ;3 )统计数据。主要有社会经济概况及历史灾害等。GSIS空间数据库可以提供空间及属性数据查询、不同数据格式间的相互转换、土地资源的快速准确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和评价以及土壤侵蚀调查。GS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有望在贵州省国土规划与整治、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提出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控系统的技术构思,构筑了“辽宁省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控系统”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的构架,阐述了推进此动态监控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案与系统实施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波罗的海流域的土地覆盖和人口密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介绍大尺度波罗的海流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建立了一组GIS图层,燕用于得到该流域当前的景观特征和人口分布格局信息。可以在29个中尺度的亚流域、7个主要的亚流域和整个流域、以及国家一级得到数据。该流域以森林为主(覆盖率48%),其次是耕地(占20%)和无生产力的空间土地(占17%)。瑞典和芬兰占林地部面积的60%,而该流域的居住的8500万人口中,大多数(64%)住在波罗的海本体的流 相似文献
14.
污染物毒性数据是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管控的基础.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本土化的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库. 为此,本文基于收集、整编和经本土化改造的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染物健康风险毒性数据库平台,为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服务. 该平台由公众端和管理端组成,公众端为公众用户提供了便捷实用的毒性数据查询与服务系统,而管理端为系统管理人员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及用户组织管理工具. 该平台集成了国内外业界广泛使用的相关信息系统优点,创新性地构建了实时交互响应、自动生成审核信息的数据审核功能,同时拟利用生态环境云服务实现统一管理、统一监控、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和统一备份,将极大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三、质量保证工作的探讨(一)质量保证工作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一批大气环境地面自动监测系统(下简称自动监测系统或系统),这些系统所获得的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常成为环境科学家质询的焦点,引起了环境监测界的关注。为此,国内一些监测站做了大量工作,并采用连续采样实验窒分析的标准方法(以下称化学法)与自动监测的数据进行对照,以 相似文献
16.
17.
18.
生态毒性数据库对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特别是环境基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尚缺乏能够支撑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毒性数据库和平台,已成为制约我国开展环境基准、生态风险评估、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治理、毒理学等方面研究的瓶颈之一,因此亟需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生物的毒性数据库和平台.ECOTOX(Ecotoxicology Knowledgebase,美国生态毒理数据库)的技术和经验对中国同类数据库构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该研究系统综述了ECOTOX构建的核心内容:文献收集条件、数据来源、数据采集过程和数据收集元素,并与国内目前的毒性数据库和与生态调查数据密切相关的数据库进行了对比研究.ECOTOX存在数据收集内容有待增加、数据库构建方法落后、非英文文献中的毒性数据收集较少、与生态毒理学相关研究链接不够紧密的问题,同时我国毒性数据库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开展环境基准、生态风险评估和毒理学深入研究的角度,提出构建中国生态毒性数据库的建议,如提供完整、有效和共享的生态毒性数据资源,形成毒理数据整编标准和规范,衔接国内现有数据库,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注重中国本土生物和新型污染物毒性数据收集等.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是生态环境信息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3S技术的发展为生态环境数据的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文章以东江流域为例分析和设计了生态环境数据库的总体架构,根据生态环境数据的特点,采用ArcSDE9.3+SQL Server 2005的集成模式构建空间数据库,基于ArcServer REST服务所构建的WebGIS在数据发布方面具有优势。通过提出数据库的"三级结构"概念模型、数据质量控制模型,解决生态环境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规范化管理和快速发布等问题,制定出了一套数据库分类与编码、数据库逻辑设计、关系类设计、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库存储设计和数据库发布的技术方案,构建出东江流域生态环境数据库与WebGIS,结果证明,此种方法适应于低成本、低硬件配置、开发周期短的数据库构建环境,且运行效率较高。为流域等大尺度区域的生态环境数据库的构建和发布提供参考实例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0.
国家环境信息数据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国家环境信息数据库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国家环境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规模、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该系统“八五"继开发的设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