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泛珠三角”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生的。实现区域整合发展,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不但有利于增强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参与世界分工。基于前期设计的区域间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和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基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数量测度、类型判别、评价和分析,以期达到指导云南省发展策略的制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苏中、苏北地区的发展,缩小省域内部南北发展差距,从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性及现实意义出发,论述了“三沿”战略的背景及其理论依据,分析了“三沿”战略在江苏省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实现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洛 《环境教育》2007,(7):44-45,46
前不久,太湖和巢湖的蓝藻暴发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水污染的严峻形势。近年来,水污染事件出现了频发的态势,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全国十大环境事件中有7起是和水相关的,有4起已经威胁到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先是推出区域限批,继而又推出流域限批,可谓措施严厉,也让我们心里生出了很多期待。通过流域限批、区域限批,来督促引导各级政府来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通过流域限批、区域限批,帮助、引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去更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解决一个排污量超过环境容量的问题。当然最终还要靠我们社会各界主动的、积极的去维护我们共有的水环境。希望通过"流域限批"、"区域限批"探索出一条环境保护的长久之策。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旅游区域联动发展战略的内涵、类型、原则及意义,分析了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实施旅游区域联动战略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发展现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开展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即"三线一单")的划定和编制,通过青海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对青海省空间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结构功能属性进行系统评价,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确定青海省"三线一单",明晰空间布局、污染物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管控要求,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构建符合青海省实际的分区环境管控体系,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乌—昌—石"区域生活源锅炉污染物排放清单,运用CALPUFF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三种减排情景模式下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结果表明:对生活源锅炉进行"煤改气"可以有效降低区域颗粒物浓度,对降低区域S02浓度有明显作用,但对于降低NOx作用有限.由此探讨不同减排情景下区域大气污...  相似文献   

7.
王洛 《环境教育》2007,(10):43-44
"限批"不是目的,是手段,只是环境监管部门行政权力的最大化使用。中国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不在于一个部门的几次执法和几项新政策,而在于体制与法律的真正改革,在于公众监督力量的真正形成。新制度要经过多次博弈确立,每次"环评风暴"都是一场博弈,"区域限批"无非是更接近底线而已。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区域旅游空间竞合的SWOT分析模型,并据此对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两山一湖"旅游区实施旅游空间竞合战略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以期推动整体旅游业更加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盛华 《环境教育》2002,(3):42-43
截止到2002年3月,我国已有21处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纳入“人与生物圈计划”(英文简称“MAB”)网(见表)。现将近两年新增的六处自然保护区做一简单介绍,供师生参考。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东南沙田半岛附近,由该半岛东侧和西侧的海域、陆域及全部滩涂组成,总面积8000公顷,岸线总长50千米。这里是我国大陆海岸发育较好、连片较大、结构典型、保存较为完整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红树林区域是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因此,保护区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多种鱼、虾、贝、蟹、蛇、鸟类,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海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在参与和推动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方面日益活跃;同时,在双边、多边和区域国际环境合作中,坚持"以外促内" 原则,围绕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维护国家权益,争取最大利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环保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徐庆华。  相似文献   

11.
徽文化对发展"两山一湖"旅游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个案比较分析了“两山一湖”旅游区的旅游经济效益,探讨了“两山一湖”旅游区徽文化现存旅游资源区域效应,由此得出了“两山一湖”旅游区文化资源丰富但未充分开发,目前处于旅游资源优势与经济效益劣势共存的结论。最后阐述了充分开发徽文化旅游资源对“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22日原化工部副部长林殷才考察宁波化工区时曾这样评价:“宁波化工区在开发建设中,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容量,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做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已经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一流化工园区。”一个化工专家用其挑剔的眼光审视一个化工园区后,也给予了高度肯定。这说明宁波化工区在环境保护方面,规划先导,基础先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做法已经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3.
旅游流"井喷现象"是特殊时段旅游流时空分布的特殊现象之一,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科学管理参照.选取关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西安、宝鸡、华山三地作为案例,建立"黄金周"客流周内波动指数R,周内分布偏度指数G,并使用相关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陕西关中地区特殊时段内旅游流"井喷效应"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在假日制度时间约束下,旅游流呈现"井喷现象"显著,一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资源属性、周边地区旅游资源配置和区位交通状况共同影响着游客的空间选择行为,从而影响区域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观肯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地位,揭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辨证关系,强调"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观念.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环境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世界眼光谋划我国的资源与环境战略,积极推进环保领域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中国家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即生态经济,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为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一定区域的企业之间通力合作,建立生态工业园.  相似文献   

15.
以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青岛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对2000-2011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地市级单位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使用归一化系数评价不同区域同一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是有效的,但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同一指标却不具有可比性;地市级单位在应用规范的过程中发现,不能将“区”作为和“县”同级的评价单元; COD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应与区域降水的总量负相关,在对COD负荷进行评价时,应考虑的是区域的降水总量。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以来,我国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一个专项旅游产品作为对外宣传口号。为配合此项活动的开展,各地纷纷组织了相应的主题旅游活动。通过主题旅游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丰富旅游目的地产品类型、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弘扬当地传统文化。通过对峨眉山“2004年百姓生活游”主题旅游活动项目策划的研究,对主题旅游活动项目策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承德环保三大难"上任的第一天,就有人告诉我,承德环保的'文章'不好作。" 环保系统的元老级人物、两度被评为全国环保系统先进个人的承德市环保局局长刘艳东实话实说, 他掰着手指头,向记者历数承德环保的"三大难":"古迹、空气、水污染。" 承德市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塞外明珠"的美誉。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是承德环保工作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承德市位于首都北京西北方向,距北京市230公里,承德的空气污染直接影响首都,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承德市地处滦河、潮河上游,担负着北京、天津、唐山三大城市人民用水安全的重任。据统计,每年从滦河引入天津市和唐山市的水量约为6.7亿立方,而作为北京人主要水源的密云水库中, 有56%的水是来自于潮河。"水" 的问题,居于"三大难"的首位, 也是承德环保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是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近些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机制“马太效应”和试错性逐渐显现出来,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以山东省制定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政策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其政策效应,讨论如何更加有效地保障该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各市、州的非公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云南省各市、州的非公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个区域:非公经济发达区域、非公经济较发达区域、非公经济一般区域和非公经济欠发达区域.同时,运用GIS技术对各个区域进行标注,针对各个区域内非公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欲使区域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须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进而使区域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区。文章首先分析了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概念和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意义,然后阐述了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最后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从区域经济体系的企业层面,各企业经营中要贯彻生态学思想;产业层面,建立生态农业体系、生态工业体系和第三产业生态化体系;区域层面,建立自然区域生态经济、经济区域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园区等方面论述了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