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生态文明是随着工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文明形态,工业文明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生态失衡等危机,其本质就是生态危机。工业文明制造的这种危机,已经越来越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因此亟需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来引导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解决生态危机,消除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  相似文献   

4.
5.
张智光 《环境保护》2020,48(21):39-44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的背后或多或少地都有着一个共性的根源,即没有树立面向生态文明的绿色政绩观。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生态文明发展观等相关理论剖析各种政绩观顽疾,从时间、空间、使命和实效四个维度重构绿色政绩观体系,并据此重构政绩评价的四维新标准。研究表明,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加速发展的魄力,更要有传承和延续文明的眼界;不仅要有"敢叫天地换新貌"的胆略,更要有"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情怀;不仅要有积极向上的追求,更要有不忘初心和尊重科学的定力;不仅要有书写大手笔的气概,更要有长效管控的内力;不仅要会考核下属的显性政绩,更要学会评价干部的隐性功过。  相似文献   

6.
7.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增长,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随之消失.实践活动中不合理的生产行为和社会行为导致自然背负着超越自身承载能力的重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经成为跨越国界的全球性挑战,因此怎样正确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文章从人类发展的视野来审视生态文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探...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并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进行统一部署。二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试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只有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思想,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加强党的领导,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只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只有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再论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体系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明环境法, 自然资源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从立法的角度论述二者的区别及所属范畴, 对于从事环境管理工作者特别是从法者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体系关系是法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要从自然科学入手。一般认为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形成的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一般指自然因素,如动物、植物、矿物、土地、水。风等,强调的是土地、植物等物质实体或能量的天然性和有用性。什么叫环境?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环境有大环境(如地球环境),不同地理区域的环境(如海洋环境、流域环境等),也有小环境(如池塘环境、院落环境等)。环境中包容了许多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和…  相似文献   

12.
现行环境法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正东 《环境》2001,(10):20-21
一、现行环境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环境法的实施和执行上看,我国环境法带有浓厚的“政府管制性”。首先,我国的环境法多为“主体法”,未涉及到“行为法”,注重“实体法”,涉及到程序法方面偏小,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够具体。其次,法治不健全,在众多的环境民事责任中,绝大部分都靠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来解决问题,很少用司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思想指引。本文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发展属性的二层内涵来认识与理解其时代生命力。以生态兴则文明兴为例,第一层内涵体现于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工作经历及其关于生态文明论述视角、内涵、阶段等的逐步深化过程,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包含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体系与治理目标的逻辑体系。第二层内涵体现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生态文明论述、制度与政策、实践与问题间的交互碰撞,未来将继续维持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文章指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宣传教育是提升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手段,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宣传教育需着力从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重点人群带动作用、融汇贯穿到现实生活方方面面、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5.
16.
刘向东 《环境保护》2007,(11A):52-54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关键是要深刻领会其核心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把握环保工作,真正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均取得显著进步,尤其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人们更是日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本文展开对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信息时代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的发展现状,以便为日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面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能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本篇以广州市为例,展开对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研究分析,同时着重探讨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地方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8.
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2015,43(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破解资源环境问题的总抓手,中央强调以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从新常态视角剖析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循环发展两个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和谐性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所要建立的新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类对如何实现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与稳定做出的新结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是生态文明的三个核心维度。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的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创新。我们可以把全社会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所进行的一切创新活动称为"生态文明创新"。生态文明创新的重要性可以从创新对于我国过去三四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所做的贡献来认识。我们都知道,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通过改革释放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巨大潜力,即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包括各级领导者、企业家、公民个人等,都具有极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