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射线装置和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应用的扩大,在同位素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放射性废物。如果这些废物处理处置不当,势必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我国城市的环境放射性管理,无论是放射性“三废”及退役的废放射源管理,还是管理机构,立法、监督和监测方面的工作,都正在起步,还有很多问题要亟待解决。一、城市放射性管理的一般情况在1980年以前是卫生、公安和科委共  相似文献   

2.
以能量为3.0MeV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为例,介绍了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的原理,识别此类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分析了电子加速器辐照辐射屏蔽防护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此类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春豹 《环境》2001,(11):44-44
核电站和其他燃煤燃油的发电厂一样,也要向环境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但核电站的三废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带有放射性。放射性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主动避它,一旦有了污染,哪怕是很少的污染,都足以使人们产生恐慌,因此核电站对三废的排放非常重视,中心内容就是减少放射性。为此,核电站设有一套精密严格的措施和制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排放的放射性远  相似文献   

4.
《环境》2004,(5):54
核电站和其他燃煤燃油的发电厂一样,也要向环境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但核电站的三废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带有放射性。放射性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主动避开它,一旦有了污染,哪怕是很少的污染,都足以使人们产生恐慌,因此核电站对三废的排放非常重视,中心内容就是减少放射性。为此,核电站设有一套精密严格的措施和制度,采用先进的科  相似文献   

5.
应春豹  柯文仲 《环境》2002,(5):43-43
核电站和其他燃煤燃油的发电厂一样,也要向环境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但核电站的三废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带有放射性。放射性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主动避开它,一旦有了污染,哪怕是很少的污染,都足以使人们产生恐慌,因此核电站对三废的排放非常重视,中心内容就是减少放射性。为此,核电站设有一套精密严格的措施和制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排放的放射性远低于国家允许的标准,比自然本底值还低很多。放射性物质的排放,国际上有一条原则,就是不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受控核聚变的研究工作,早在第一颗氢弹爆炸前就开始进行。由于核聚变反应较之裂变反应放出的能量要大得多,因此,实现受控核聚变反应可获得新的巨大的能源,同时还可以获得大量的高能中子,而且不像核裂变那样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污染环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加紧受控核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射性废水未达标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同时会引起社会不安,放射性废水的有效处理和处置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从介绍放射性废水的来源及危害入手,对处理中低放射性废水的方法进行总结,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田晨 《世界环境》2007,(2):45-48
最新出炉的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不争事实,需要各行各业都积极应对。 全球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这对北京来说是一大蛊事,但同时人们不免会担心,奥运会是否会给北京的气候带来更大的压力?毕竟奥运会期间,会有很多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将会是奥运期间的一大“消耗品”,其燃料会给北京的空气带来污染。另外,奥运会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北京带来新的污染。那么,以绿色奥运为主题口号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目前筹办情况如何,是否真正体现了“绿色”,在节能方面有哪些举措?是否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贡献?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部长余小萱。[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电子加速器对辐射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亦林 《云南环境科学》1999,18(2):56-57,36
以昆明电缆厂电子辐照交联产生线为例,分析了电子加速器对辐射环境的影响。工程律成后,屏蔽墙外表剂量当量低于1uSv/h,主体大厅地板上剂量当量小于10uSv/h,排出的O3在70m处浓度为0.028mg/m^3,且不会使冷却水和空气产生感生放射性核束。其电离辐射可以为周围环境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安徽、上海市内分别将在淮河流域区和市区内关停并转及搬迁一批污染大户,以保护当地的环境不受污染。尽管这些被搬迁和关停并转的企业,有的还是利税大户或骨干企业,但为了社会的整体效益和保护环境,他们还是毅然作出了此决定。也确实的,对那些对当地环境会造成极为恶劣后果的污染大户,搬迁或关停并转它几个并没什么关系。如果考虑到它是利税大户而不敢去动它,任它污染环境,那所产生的损失怕就不是那几个利税所能解决的问题了,而且若等到因它的污染造成积重难返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针对某医院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探讨。阐述辐射防护设计及关注点的位置,通过对直线加速器在正常情况下对工作人员及公众人员产生的附加年有效剂量进行计算,评价其机房的防护设计是否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为同类核技术应用项目辐射防护计算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公众辐射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2.
大气层核试验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最大来源,可造成局部和全球性污染。核燃料再处理厂和反应堆运转虽然在严格控制下向海洋环境排放低放射性废液,但也可造成局部污染。核试验象核工业一样,产生中子活化产物放射性核素和裂变产物放射性核素。海洋环境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3.
城市大气氟化物与植物含氟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大气环境中受氟化物污染的情况有日趋加重的苗头,特别是在排含氟废气的工厂(如磷肥厂、钢铁厂、城市郊区的砖瓦厂等)附近区域。大气氟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然而,利用植物对大气中氟化物的吸收、积累功能,在氟污染区域内选种某些植物亦可起到净化大气、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相关程度如何?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植物与大气中氟化物之间是否也同样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固体废物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量不断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固体废物的不当处理和管理不仅会给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威胁。本文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关键对策进行综述和探讨,旨在为环境保护从业者、政府和公众提供参考,以推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5.
含放射性煤炭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开采作业场岩体放射性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和空气中微粒粉尘经人呼吸进入人身产生内照射,以及燃煤灰尘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某煤矿煤炭中的含铀情况,分析其放射性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能看到光伏发电带来的环境效益,其没有威胁到公众的安全,没有对水源、空气产生污染,也没有有害物质与有毒物质,但是我们日益关注以下问题:采用光伏发电会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大的破坏,光伏发电会不会给景观来带相应的污染。以本文简单阐述了光伏电站的种类,然后重点就施工期以及在光伏发电过程中是否会对环境带来相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相应的借鉴意义,以保障我国光伏发电项目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该文结合笔者从事的工作,简单阐述了光伏电站的种类,然后就光伏电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有关探讨,以供同行进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四川自贡市城市放射性源调查为实例,较系统地探讨了城市放射性源的来源主要为各种同位素的应用,伴有放射性的工业原材料的开发利用以及由它们产生的各种放射性废物、并对城市中放射性源的主要种类及行业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城市中放射性源及放射性废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加强放射性环境管理及监测机构的建设,加强对辐射性及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开展城市放射性环境科学研究及评价工作等措施对策,使城市环境和人群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环境中放射性铯的迁移进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环境中放射性铯的污染来源及危害;对放射性铯在环境中的迁移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切尔诺贝利及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核素铯在环境中的迁移研究现状;核素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研究发现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铯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中等结论;核素铯在岩石、矿物及水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研究现状.通过综述核素铯在核事故和土壤、岩石及水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进展,以期为评估放射性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从英国戴维动力煤气公司引进的丁辛醇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装置投用后,废渣的治理,废气的综合利用,以及废水治理方面的技术改造。对今后的废水治理(特别是缩合系统排出的废碱液)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对大气降水中~3H,~(14)C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量分析,是了解环境放射性质量及污染,特别是对大气层核污染进行监测的有效手段和项目。同时,它也是水环境尤其是对地下水污染来源、转移和污染趋势预测的一种有用的参考指标。除环境科学外,还对气象,水文、地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