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颖 《环境教育》2023,(6):38-39
<正>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支持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搭建了体验式、交互式的平台,有利于加快构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生态环境系统的干部职工,要持之以恒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大政方针讲清楚、说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这是在2022年青岛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培训会上,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的相关负责人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12,(11):38-39
从由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宣教转变;从单纯依赖媒体宣传环保向多部门、全方位环刘桂妮是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城阳分局环境宣教信息中心主任,她十分热爱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勤奋好学,甘于奉献,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坚持在开拓创新上下工夫,在深入人心上下工夫,在宣传实效上下工夫,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幸福宜居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中国环境报》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三八"红旗手,获得过青岛市环保局嘉奖,荣获山东省优秀环保政务信息员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召开2009年度全区环境新闻宣传策划会议,会议总结了09年是上半年全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并下半年环境宣教工作进行了规划布署。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在污染物减排、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环保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宣教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为推动自治区环保工作、污染物减排实现“双降”等多项成绩取得可喜成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上半年的宣教工作亮点主要有:新闻宣传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在主流新闻媒体开设环保专栏和制作环保专题节目等有效形式,加大环保新闻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了环保主流媒体宣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模式,用多样化的内容、形式、机制、传播,擘画生态环境沉浸式宣传教育蓝图,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教接地气、聚人心、活起来。近年来,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的殷殷嘱托,创新打造出“沉浸式”生态环境宣传产品,不断拓宽宣传形式内容,开创了具有广西特色的沉浸式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生态保护启新程,环境教育润无声。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以“美丽滨州·绿行未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23,(3):11-13
<正>3月5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2023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走上“部长通道”,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光明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问,您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部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面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强大声势。"青岛环保"连续多年获评"全国十大环保系统"政务微博、"年度快速响应"微博等称号。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将如潮民意作为前行动力,不断顺应时代要求,讲好环保故事,以微博、微信两大新媒体平台为主要阵地,倾力打造"温小保"新媒体品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特别是伴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环保宣传工作面临更大挑战。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将如潮民意作  相似文献   

9.
正广元生态环保体验馆是互动式体验馆,占地约200平方米,分为环形视频、动植物造景、科普知识学习体验、游戏互动体验和生态展示五大区域。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适应受众个性化、分众化趋势,在内容、渠道、效果上增强针对性、精准度,提高参与度、传播力。"怎样提升生态环境宣传的传播热度?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于1993年10月6日举行发布会,一项以新闻媒介为主体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中华环保世纪行”,于10月5日正式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今年的主题是“向环境污染宣战”。李鹏总理为这次活动题词:“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1.
历时两年多,经过三次修订,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终于在2012年的元旦开始实施,完成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旧标准的更迭。《2012》电影中讲述的情节并没有如约到来,而火电企业却在2012年的第一天戴上了最新的"紧箍咒",迎来“环保大考”.很多火电企业像是经历了一次“地震”,心有余悸。如今,争议犹在,但是新标准已在时间的流逝中实施了半年。这半年,新标准的实施到底给火电企业带来了哪些影响?火电企业如何“应考”?“环保大考?’又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2.
刘莺 《环境教育》2023,(3):38-39
<正>谋划生态环境教育“大思路”,搭建生态环境教育“大平台”,开设生态环境教育“大课堂”,重庆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加快构建环境教育体系“四梁八柱”。近年来,重庆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加快构建环境教育体系“四梁八柱”,环境教育“走深走实”,取得积极成效。谋划生态环境教育“大思路”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争取支持。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向市人大专题汇报生态文明教育立法工作,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规定》纳入了全市立法计划,努力通过立法健全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宣传:讲好内蒙古生态环保故事,不断提高传播感染力、影响力;社会宣传:多方联动,共同构建环境宣传大格局;环境教育: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讲好内蒙古生态环保故事,打造生态环境宣传"尖兵"队伍,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成为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生态环境保护铁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新的“长征”五年一个轮回,一切又从零开始。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扩大到四项,即在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基础上增加氨氮、氮氧化物。种种迹象表明,通过前五年的努力,污染减排工作眼下已步入到深入区。减排的空间在哪里?老百姓对污染减排有何期待?  相似文献   

15.
<正>本教研室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寻找相关视频资料,利用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授课环节。本文列出所用视频资料,以期与同行探讨更多“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学的案例。根据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开设好2020年秋季学期各级各类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地方课程的通知》(黔教函[2020]235号),“生态文明教育”在贵阳康养职业大学高职二年级各专业开展。课程配套教材《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读本高职高专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贵州,  相似文献   

16.
<正>研学实践作为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新载体,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路径,是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新方法,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拓展。为深化选树活动教育实践,推进社会化环保宣传教育,启蒙青少年环保科学素养,2022年5月,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下,日照市部署策划“唤绿之旅”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项目。2022年7月28日,省生态环境厅、团省委、省教育厅在日照市举行“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暨日照市“唤绿之旅”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芜湖市环保局围绕今年环境日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宣传活动。第二届“芜湖环保杯”主持人大赛也在“六·五”期间正式启动。省、市领导出席了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幕仪式并发表了讲话。开幕仪式上,芜湖市环保局表彰了获得市级“绿色社区”、“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等称号的单位。环境日期间,芜湖市环保局还在全市开展了“生态知识”有奖竞赛暨“创模”满意率调查活动,环保宣传咨询活动,大气、噪声现场监测展示等多项活动。(王华)“芜湖环…  相似文献   

18.
<正>"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公众参与推荐生态环境好书,网络投票等形式,有利于推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意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2006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起"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2018年3月31日,国务院法  相似文献   

19.
赫旭  薛建涛 《环境教育》2012,(12):83-83
10月19日上午,山东青岛市2012年度“送三精蓝瓶回家”环保公益项目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崂山区汉河小学召开,环保部宣教中心、省环保厅宣传中心、青岛市环保局、教育局等单位领导及青岛市各区、市回收点的项目管理专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有关生态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提出了所谓的“深层生态理念”,其核心大致就是生态保护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人,而是为了生态环境本身——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环保而环保”,也有人将其概括为“生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的提出,使得环境保护似乎具有了某种“绝对的正义性”,只要一祭出环保的“翻天印”,就必然真理在手,正义在手,不容别人质疑,谁要是质疑,谁就是道德败坏。在这里,我就要正面指出:事情不是这样的。环保不是绝对的真理,也不是绝对的正义。“生物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