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运期间北京大气降水酸化趋势及湿沉降来源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2008年8月奥运期间北京大气降水的理化特征,并与往年同期的降水特征进行了比较,进而深入研究了北京1997~2008年大气降水酸化趋势及湿沉降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奥运期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改善了北京的空气质量,并影响了降水离子构成;地壳源排放的减少降低了大气降水酸化缓冲能力,降水中Ca2+离子浓度比例降低,大气降水明显酸化;与往年相比,2008年8月北京大气降水表现为全市区域酸化趋势,湿沉降量也明显增加,这与北京近地面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并不一致.此外,监测数据统计显示:近10年来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并没有降低北京大气降水湿沉降量,而且北京降水离子构成异于近地面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因此,近地面大气污染直接排放可能并不是北京降水湿沉降的唯一来源.夏季北京降水以偏南气流为主,而且存在由南向北的大气污染输送层,外来污染输送及区域性大气污染汇聚成为北京大气降水湿沉降的重要来源,但是否为北京大气降水湿沉降的主要来源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大气沉降物中污染物的增加和发展,严重影响到植物、土壤、河流、湖泊以及人体健康等很多方面。降水是清除大气污染物的一个主要途径,从降水酸度与化学组分的分析可以推断大气污染的情况。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中,酸雨造成的危害已相当严重。西北欧各国以及美国东北部广大地区雨水pH值最低达3以下。这个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及科学家们的关心和重视。我国大城市的大气污染也很严重,据报导重庆地区已出现了酸雨现象,最低pH值为4.04。  相似文献   

3.
系统回顾了大气污染沉降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主要面临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现有大气污染沉降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面监测、遥感反演等,并在全球、区域与局地等不同尺度上取得系列初步成果.然而,大气沉降成因机制复杂、时空异质性规律显著,现有方法均难以兼顾精度与时空代表性等多方面监测需求,发展新一代监测技术以及多技术集成融合是未来大气沉降精准监测的潜在趋势.深刻了解大气污染沉降监测的研究现状与瓶颈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系统构建大气污染监测体系、精准感知大气污染多维时空演化的本质规律,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臭氧层耗损对对流层大气质量的影响和在中国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透射到近地面的UV-B辐射的增加,加强了低对流层的能量来源,增强了大气氧化性和化学反应性,特别是加快O3、颗粒物、酸性物质等二次污染物的生成和一些有机污染物的光解,加剧如光化学烟雾、酸沉降等城市和区域性的大气污染,从而改变对流层的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在中国,UV-B的增加会对城市和区域的空气质量、酸雨污染以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京冬季雾日大气污染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激光雷达和大气污染监测网络观测了2007年2月北京地区2次平流雾大气污染过程. 通过分析雾生消过程中大气颗粒物消光性的垂直结构、地面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水平分布及其演变,研究了北京市雾日大气污染的空间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雾生成前及持续阶段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污染积累明显,但高湿度雾能加速污染物的湿沉降,雾生成后污染会略有回落. 雾生成前后大气污染垂直分布变化显著,但静稳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的水平分布受雾的影响较小. 相对湿度是影响雾日大气污染变化的重要因素,决定了污染物湿沉降量的大小. 在2007年2月21—22日的平流雾过程中,SO2和NO2浓度与雾生成前相比分别下降了56%与47%,湿沉降量分别为48.0和30.8 g/km2;而在25—27日的平流雾过程中,SO2和NO2湿沉降量分别为16.3和14.3 g/km2.   相似文献   

6.
因果关系判定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因果关系链条,从法律角度界定了引发环境损害的大气污染行为,为大气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适用范围提供了思路;由于生态损害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大气污染行为与环境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可通过分析两者之间时间上、空间上、污染物三方面的关联性来衡量和确定,时间上的关联性要求大气污染行为与环境损害间存在先后顺序,空间上的关联性分析是判断大气污染物到达环境损害区域的可能,污染物的关联性包括大气污染物的同源性分析和大气污染物发生环境损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冯彤  赵红艳  张强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4):1209-1215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贸易隐含污染物排放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排放转移的出现将排放责任的研究从生产者视角贡献逐渐引向了消费者视角贡献.合理的排放责任界定成为区域减排的重要参考.本研究利用多区域环境投入产出模型,以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为载体,详细分析了2007年全球各地区基于生产者视角、生产链末端视角、消费者视角、考量区域减排努力的改进的消费者视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并对各个视角下的区域排放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西欧、北美、日澳新等地区生产者、生产链末端、消费者视角的排放依次升高,而南亚、东亚地区的排放依次减小.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从西欧、北美随着国际贸易供应链转移到东亚地区.全球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差异和全球贸易导致的生产格局的变化均为排放转移的原因.本研究是贸易引致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补充,为区域乃至全球从贸易角度降低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伴随着城镇化持续深入发展、能源大规模开采与工业生产活动的持续加剧,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导致大气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对人类自身及区域生态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主要叙述大气污染的成因、影响因素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议尽快把大气污染控制目标从减少污染物排放转变为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同时基于共同发展、区域联防联控之原则,建立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具有毒性、难降解性和生物富集性的污染物。由于具有半挥发性,POPs可以随大气进行长距离传输并富集到极地等寒冷的偏远地区。大气沉降和挥发是POPs全球传输的关键过程。森林是POPs的重要储库,其POPs的强吸收能力加速了POPs的沉降,使得森林成为POPs大气沉降研究的重要介质。本文综述了当前森林POPs沉降研究的主要成果,重点阐述了大气POPs向植被(树冠)沉降和植被POPs向林下土壤迁移沉降这两大关键过程的特征和机制,并简要总结了林下POPs的后沉降过程(循环及再释放)和机制。最后,提出森林POPs沉降研究应着眼于观测技术开发、微观机制解析、关键规律总结、释放特征观测和多污染物耦合等方向,进而拓展大气污染物干湿沉降研究范围、丰富大气污染物干湿沉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力争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大气降水是指酸沉降中的湿沉降,可以反映大气中酸性污染物的自然沉降情况.实施大气降水监测,了解大气降水污染程度,有利于了解大气污染和空气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本文通过对自治区大气降水监测现状的调查,对照国家监测技术规范,找出与规范要求之间差距并客观分析,说明大气降水监测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自治区加强大气降水监测和提高监测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欧洲大气污染物超标情况以及欧洲大气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健康问题两方面梳理了欧洲总体大气环境质量近况。介绍了欧洲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及经验:实施双轨制,同步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减排措施落实;持续制定并不断调整及实施一系列环境行动计划;强调经济活动有效性,寻求环境与经济契合点。基于此,得出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启示与建议: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与体系;进一步细化我国有关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开展臭氧监测和大气环境健康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但是日本地方环境污染问题也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因此,作者系统地考查了日本行政管理部门,在大气污染环境管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所做的工作。本文主要说明通过行政管理规划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关问题。在日本,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常被作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规划的一种方法,下文将介绍,设计扩散模型应用了通过监测系统得到的数据。二、建立模型和技术参数的研究为编制环境管理规划,我们使用了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这个模型的制作方法是根据大气扩散理论来预报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这种模型的制作方法很复杂,为了便于理解,作者将介绍1977年到1980年在神奈川县设计的氮氧化物模拟系统。这一系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化和空中运输的迅速发展,将大量废热,废气和污染粒子排放到空中,使大气中微量气体的成分有了改变,空气受到污染。过去人们认为在大气中,除开水汽以外,其他气体成分的含量是没有变化的。近年来这种看法被打破了。大气中污染物质的增多,影响人体的健康和作物的收成,也能影响局地天气、甚至影响全球的气候。由于大气污染问题愈来愈突出,近二十年来在大气科学中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大气污染气象学。大气污染气象学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研究各种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质的传输和扩散作用。例如,风把大气污染物从一个地方传  相似文献   

14.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了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和特征,剖析了大气污染的成因;重点介绍了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技术,多尺度的空气质量模拟技术,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大气环境容量优化技术,基于环境容量和排放绩效的总量分配技术,多种总量监控方法,科学有效的总量控制管理机制和规则等的关键技术、技术突破、主要研究与理论创新及成果的应用与示范;紧密结合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管理和大气污染控制的需要,提出了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和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体健  刘东  李蒙蒙 《装备环境工程》2019,16(6):前插1-前插4
<正>1背景情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的增加,已经形成了以细颗粒物和臭氧为主要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大气污染物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会对地球大气辐射平衡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天气和气候。大气探测是支撑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分析大气污染的特征、过程、机理及成因,对于评估大气污染物的天气气候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从总体上来控制大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回顾我国大气污染物减排现状,分析和比较了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剖析总量控制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实施现状和所起的作用,进而从技术强化、制度协调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实现环境容量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现如今,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是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当前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已经积极投入到大气污染环境的研究和治理中,从而使得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对大气环境污染物进行监测能够了解大气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进而采用科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手段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氛围。本文就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高斯模式出发,以SO_2的扩散为例,对关中地区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各影响大气污染扩散规律的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模拟表明,环境风速、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的有效排放高度对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沈鹏  李保艳  武皓阳  赵慈  王琛 《环境保护》2020,48(15):64-67
"2+26"城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重污染源排放区,也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区域。鹤壁市作为"2+26"城市之一,通过基于污染特征所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的施行,2016年以来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基于鹤壁市大气污染物的行业特征,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对策和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应通过进一步控制本地工业排放和区域联防联控相结合的方法,降低PM_(2.5)、PM_(10)的排放,同时,针对臭氧排放逐年增加的趋势,建议将重点控制臭氧前体物排放作为其治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柴油机废气与大气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1.大气污染与汽车废气所谓大气污染,是人为的排放污染物和它们转化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积累到一定浓度危害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现象。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以及工业交通产生的废气,其中,汽车废气又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随着工业发展及能源结构的改变,大气污染经历了煤烟气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三个时期,其中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废气中的 NO_x 和 HC 之间的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