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宣布成立。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承担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和培训等工作,其具体职能包括:1)研究提出我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规划,拟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政策和规定;2)指导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人员培训与资格注册管理;3)指导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与咨询机构备案;4)会同有关机构拟定收费标准;5)开展与实施ISG14000系列标准有关的国际交流活动;6)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秩序进行监督;7)承办指导委员会日常工作,管…  相似文献   

2.
China'sCommitteeonCuiding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CertificationFounded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组建的“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于1997年5月刀日在京召开成立大会。指导委员会由来自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商检局等对个部门和单位的代表组成。主任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解振华同志担任,第一副主任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商检局的同志担任。指导委员会由国务院授权,对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相似文献   

3.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经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2001年8月6日批准发布。  相似文献   

4.
国家环保局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组建“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指导委员会”国家环保局解振华局长对此作了说明NEPAandNationalTechnologySurveillanceBureauJointlyEstablished“NationalGuid...  相似文献   

5.
2001年8月1日,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以环指委20011号文件,向各委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各环境管理体系咨询、认证机构,各有关单位发出“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引入和实施,为全面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政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9727号文件要求,遵循国际惯例,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国家权威性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制度。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开展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为减…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12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出“关于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全文如下: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产和消费,顺应绿色贸易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环保总局倡导建立了中国环境标志制度,并组织推动其发展。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是国家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11个部委的代表和知名专家组成,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办事机构。委员会及其秘书处由国家环保总局代为管理。中国“环境标志”图形(即“十环”标志)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3年8月发布。该标志经国家工商…  相似文献   

7.
<正>11月29日,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换届大会在北京召开。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第一届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原会长王凤清出席并讲话。田世宏在讲话中强调,SCA/TC261下一步的工作要聚焦质量提升,瞄准国际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新一届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船检局(84)船产字547号文公布的“关于船用产品验证试验机构的暂行规定”以及机械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所)的申请,国家船检局在1983年12月5~10日对该所试验站进行了初审。1384年12月12日~14日,“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受国家舱检局和国家标准局的委托,组织了专家组对广州所认证试验站气候试验设备进行了复验。在复验合格基础上,船检局于1985年1月29~2月2日组织了全国有关船检办事处专家共6人进行了最后审查。  相似文献   

9.
《环境技术》2006,24(4):37-37
对于目前市场上有大量机构声称可以从事RoHS认证这种现状,企业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10.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成立的环保产品认证专业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为适应认证制度的需要,自2005年起,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按照“工厂检查 产品检验 认证监督检查”这一国际通用的产品认证模式进行环保产品认证,目前列入认证目录的产品有112项。  相似文献   

11.
栏目及标题作者期页栏目及标题作者期页要闻抓住历史机遇,开创环保产业发展新局面解振华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十五”期间环境科技工作重点242001年第一批环保产品认定名录公布35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44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若干意见54国家环保总局发出“关于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机构试点工作的通知”68国家环保总局发布“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条件”612政策法规国家环保总局发出关于印发《地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批办…  相似文献   

12.
《绿色视野》2011,(5):62-62
日本内阁通过决议,将废气减排专长提升为国家认证资格。日本政府想借用这项新措施,促使企业更加认真地对待环保问题,引导日本国民将“减排”视为一个有前景的职业。新设的环保管理专业国家鉴定考试制度,由日本内阁府属下“职业实践提升战略”部门制定,它将7个等级通称为“7段”。  相似文献   

13.
《环境技术》2009,27(3):2-3
5月18日上午,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认监委副主任车文毅出席并分别为信息中心、研究所揭牌。  相似文献   

14.
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各阶层人士普遍重视的今天,环境保护机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目前,国家和一些省的环保机构相继独立,人员也得到了加强。但在有些地方,环保机构问题仍很突出,笔者想就此谈谈看法。一、地方环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规格偏低。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定,环保机构应是政府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它担负着综合、协调和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能。但是,目前多数地方环保机构比同级的经济部门和其他部门低一格,而且有些环保机构还是事业单位。在各级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中,作为环委会的主要成员,环保部门的成员比其他部门的成员也低一格。据了解,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6,(9):14-14
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院孙鸿烈院士等86位在我国环保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组成阵容强大的“环保智囊团”——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保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两委)8月18日在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宣布成立,它标志着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的构想开始实施,对提高我国  相似文献   

16.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与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都是以优化管理为目的的,都向各类组织提供出标准化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案,在体系的设计和构成上都非常类似,而且国家层次上对体系审核、认证的管理工作很相似,由机构认可委员会与人员注册认可委员会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工  相似文献   

17.
正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EC)是由生态环境部批准设立、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内领先的环保、节能和低碳领域的综合性认证与服务机构。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积极开展环保节能低碳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研究,不断完善和创新绿色产业评价体系,服务于行业绿色发展转型。通过独立、公正、高质量的评价与认证,服务于政府、企业及公众,为其搭建绿色生产与消费沟通的桥梁。CEC整合原中国环境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环保局批准22家企业为第二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试点计划22EnterprisesWereRatifiedbyNEPAastheSecondExperimentalGroup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Verific...  相似文献   

19.
1 ISO/TC207第九届年会基本概况 2001年7月1日至8日,国际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简称ISO/TC207)第九次年会在马来西来首都吉隆坡召开,来自58个国家的正式代表、16个国家的观察员代表、9个ISO内部组织成员及34个非政府机构的外部组织的代表共440人参加了这次大会。中国由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组团,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可机构认可委员会、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航空航天部及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下属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进出口商检部、标准化研究中心共9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大会。 国际ISO/TC207为该次大…  相似文献   

20.
正国内领先的环境专业认证机构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EC)是由生态环境部批准设立、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内领先的环保、节能和低碳领域的综合性认证与服务机构。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积极开展环保节能低碳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研究,不断完善和创新绿色产业评价体系,服务于行业绿色发展转型。通过独立、公正、高质量的评价与认证,服务于政府、企业及公众,为其搭建绿色生产与消费沟通的桥梁。CEC整合原中国环境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