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事故作用连锁模型、表述方式及危险控制原理,运用此模型对福建炼化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危险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事故作用连锁模型、表述方式及危险控制原理,运用此模型对福建炼化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危险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单元具有反应条件苛刻、压力系统敏感、介质易燃易爆等特点。为降低汽油中硫和烯烃含量以提高汽油稳定性,在投用汽油反应系统前,通过应用HAZOP(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ies)分析确定汽油提升管在整个反应系统中的主要节点和有实际意义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结合风险矩阵判定事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结合酒店工作环境和行为特点,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构建包含损失、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酒店安全管理模型。在五星级度假型酒店安全整改的应用中,根据模型从设备维护、人员管理、企业文化、监管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酒店提升安全绩效发挥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统传染病模型、综合考虑客流流动传染和病毒传播特点,建立了TransSEQICR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平衡点、基本再生数及特征值的求解,反解铁路客流控制量。使用该模型对2022年两城市间疫情传播趋势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客流控制情况下的疫情传播规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模型求解可得到合理的客流控制量,以此为依据可有效限制铁路客流引发的疫情传播,为铁路部门未来面对各类传染病时的运营与科学防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地表水进入井下发生淹井事故是矿井水灾的一种类型,危害很大。所有井工矿,都程度不同的存在水灾的威胁。生产中,防排水措施不当,容易造成淹井事故。因此,把地表水存在的淹井可能列入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加以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表水淹井危险的辨识危险源辨识必须采取系统性原则来进行,地表水淹井危险的辨识可依据事故树分析法来进行,可使危险源的辨识过程和分析思路更为直观、清晰和全面。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  相似文献   

7.
粉尘爆炸风险评估涉及到许多不确定、客观性不足的因素。从粉尘爆炸5要素出发,引入事故树分析法(FTA)与贝叶斯网络(BN),构建FTA-BN模型。首先通过对粉尘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绘制粉尘爆炸事故的事故树,同时采用GeNIE软件将事故树转换为贝叶斯网络,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双向推理功能,既能评估粉尘爆炸风险等级,又能逆向推理找出造成粉尘爆炸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粉尘爆炸原理,对粉尘爆炸风险点采取措施,为粉尘爆炸风险控制提供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8.
传统危险性分析方法将事故视为开始事件诱发的一连串事件所造成的不幸后果,适于处理相对简单或由物理组件构成的系统,但无法胜 任较为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有必要研究和探索推广性更好、更为有效的系统安全分析手段。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将安全视为系 统组件间交互的一种涌现特性,并认为事故起因除了组件失效,组件间交互失常而违背安全约束也是重要诱因。主张在系统开发、设计和运行 中通过加强控制和强化有关安全约束来预防事故。基于此,先引入了STAMP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其分析步骤,然后,以贴近真实的导弹拦截系 统危险性分析案例,阐述了基于STAMP的分析过程。该分析方法可为开发较高安全性水平的社会技术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违规建设监管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效益和建设进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对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监管机制的内在机理、利益相关者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和参数设定,建立了“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3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然后,通过不同策略下各主体的支付矩阵得到了复制动态方程,求解了三方利益主体的策略选择和均衡点;最后,构建了包含3个利益主体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博弈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深入研究了演化博弈模型中敏感参数对三方利益主体演化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策略选择对监管成本、媒体可信度、政府声誉损失值较为敏感;开发商策略选择对处罚力度、社会形象损失值较为敏感;社会公众策略选择对监管收益较为敏感。因此,在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过程中,应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管,并通过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开发商违规建设的惩罚力度及额外信誉损失、加强与舆论媒体的合作、提高舆论媒体可信度等方式,促进建立有效的项目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准工作状态、灭火过程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控制要求和操作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基于SWAT模型的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控制分区及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点源污染对三峡库区流域的水环境污染起主导作用,将SWAT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模拟研究,首先确定了SWAT模型在三峡库区的适用性,模拟得出了库区泥沙、总氮、总磷的输入总量及其分别在库区各子流域的分布现状。其次以各子流域非点源污染因子及各污染因子的单位污染负荷和总污染负荷为指标,将库区综合划分为4个控制区域,其中重点控制区和次重点控制区分别占库区总面积的12.3%和38.4%。最后在综合污染控制分区基础上,以库区现状为基准情景,设定了4种单一非点源污染控制情景,包括退耕还林(Q1)、免耕措施(Q2)、减施肥措施(Q3)和添加田边缓冲带(Q4),并模拟验证了4种控制情景对非点源污染控制效果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将这4种单一措施整合为综合情景(Q5)后,三峡库区泥沙、总氮、总磷输入总量分别比现状减少了38.6%、35.5%和36.5%。  相似文献   

12.
依据OHSMS标准,对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物料的危害性和危险性进行辨识及评价,提出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约束熵的复杂系统重要节点崩溃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复杂系统崩溃,提出一种基于约束熵的复杂系统重要节点崩溃控制方法。通过概述现有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建立分析复杂系统安全事故致因的"认知-约束"模型。针对复杂系统节点众多,关联复杂的本质,指出为预防安全事故,必须在强化安全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对重要节点进行约束控制。在提取节点重要度评估参数后,设计一种改进的复杂系统节点重要度评估算法。最后,引入约束熵概念,构建抑制复杂系统重要节点崩溃的约束熵度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可量化的用于控制复杂系统崩溃的手段;预防安全事故的关键是将适量的约束熵"引入"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大连市水资源现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划分为人口、工业、农业、水污染处理及回用、城市环境及水资源6个子系统,在现状延续型、节水型、经济发展型和协调发展型4种方案下模拟了2001-2020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方案1~3均难以满足大连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方案4是提高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可行方案,该方案下模拟的2020年大连市可承载的工业总产值和城镇人口分别达9527亿元和453 8万人.  相似文献   

15.
依据OHSMS标准,对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物料的危害性和危险性进行辨识及评价。提出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施倚 《劳动保护》2021,(12):96-96
主持人,你好!如何有效控制生产过程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发生粉尘爆炸,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有哪些管理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置,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除尘系统的防爆要求有哪些?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除尘系统是由吸尘罩、风管、除尘器、风机及控制装置组成的用于捕集气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物的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以简化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和二沉池沉淀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普通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其中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主要描述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模型组分、反应过程和参数的数量都少于国际水质协会推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二沉池沉淀模型以固体通量理论为基础,结合了Takacs沉淀速率方程,通过测定模型组分、化学计量系数和动力学参数,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利用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且也验证了模拟程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139例索道故障及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建立了客运索道风险因素集。在此基础上,引用新本桶理论提出客运索道风险控制锁链模型(RCCM),结合已有统计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并基于RCCM提出了客运索道风险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围绕核电厂报警分析展开研究,结合多层流功能建模方法,提出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有向图知识表达的智能报警分析系统.以压水堆主冷却剂系统左环路LOCA事故工况为例,对所提出的智能报警分析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过滤信息并定位根原因,通过图像信息呈现方式为操纵员提供有效的综合诊断信息,降低大量信息对于信息诊断任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的交通安全控制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道路交通事故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近十年 ,全球发展较快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ITS)使传统的交通运输状况大为改善 ,大大地提高了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削弱或消除了以往诱发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有效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笔者在简述了ITS的应用概况、基本功能以及智能汽车理论研发内容的基础上 ,论述了以ITS技术为基础的交通安全控制体系框架及其功效 ,阐明了我国快速发展ITS技术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