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贸易与环境问题是复杂的,也充满政治色彩.与可持续贸易政策有关的重要冲突需要加以研究.从一些问题可以窥视这场论战可能发生的进程之一斑.首先,环境法规对贸易有何影响?其次,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有何影响?第三,贸易政策怎样才会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与环境》2005,27(2):81-81
环境署技术、工业与经济司与环境署合作伙伴“In WEnt”从2000年起在全球的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开展培训研讨会.培训重点在于可持续消费和清洁生产的综合.培训也涵盖了多边环境协议(MEAs)及环境技术评价.为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主任和其他专业人士开发的培训资料包含了综合清洁生产和可持续消费的为期两天的课程材料,以及补充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3.
清洁生产作为一项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其成就应该在与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关系中进行量度,清洁生产在世界范围的执行成果已经被经济增长和消费的提高所抵消,世界贸易组织,还有世界银行和其他最主要的机构,已经使得发展危机雪上加霜,而且应对日益退化的环境负责,对跨国公司的监控与管制已经失败,更需要在跨国公司政策上做强制性改变,以及促进更大的社会与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扩大内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对于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经济来说,在微观和宏观上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由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努力方向.参5.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庭消费的生态影响——以家庭生活用电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生活部门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2%,以电能消费为例,用生命周期方法计算了中国家庭1985年和1998年因生活用电而间接产生的CO2、SOx和烟尘的排放。结果发现,与1985年相比,1998年3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对全国的贡献率分别增加了5.06%,5.16%和3.57%。说明在中国开展家庭消费生态影响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环境署焦点     
联合国环境署和国际工商业协会讨论环境战略50个主要国际和国家工业协会的代表1998年10月在巴黎会见了高级官员.这次会议是联合国环境署组织的,旨在评议工业界在实施环境管理工具方面的进展,和讨论新出现的生产与消费问题.这个第15次年度协商会议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和实际经验的机会.所代表的工业部门包括石油、旅行和旅游、建筑、食品、金融和保险、以及化学品.来自世界上所有地区的国家级工业协会出席了会议.各协会代表介绍了各自的主要环境管理活动,他们所面临的决定性问题、和环境战略与政策制订方面的趋势.与会者们…  相似文献   

7.
清洁生产已经作为一套手段、一个计划和一种思维方式而产生了影响.对这些影响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价.清洁生产虽然在过去十年取得了进步,但是仍需解决的清洁生产问题包括政府的政策、环境技术、废物减少、工作场所的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下一个十年需要取得进展的三个环境目标是去除毒性、非物质化和脱碳.另外还提出了清洁生产的一些更长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中 ,就绝对量和人均量而言 ,实际上每一种商品和服务类型的消费都有了巨额增加 .对人类福利往往产生了大幅度的积极影响 .然而 ,消费上的这些增加一直是分布不均匀的 .而且 ,虽然某种消费水平显然是我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但一切与消费有关的活动都有环境影响 .全球化的增长意味着世界上一个地区的此类活动会影响一个完全不同的地区中各国的经济与环境 .可持续消费概念在 1 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地球高峰会议”)上受到了注意 .《2 1世纪议程》,即联合国环发大会与会者通过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确认工…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俄罗斯通过转向环境友好的经济学、体制、生产与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实现环境政策与工业政策一体化所涉及的问题在当前俄罗斯环境状况与经济趋势范围内,以及在更广阔的国际范围内,分析了可持续工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环境署焦点     
联合国环境署在珊瑚礁方面的新举措 珊瑚礁是世界上最丰富、最有生产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但是它们却极易受到人类的影响.环境署执行主任Klaus T■pfer称它们是“相当于煤矿中的金丝雀的生态系统,对世界的生态系统不再能对付人类的影响发出早期警告”.珊瑚礁还保护海岸免遭风暴和侵蚀. 全世界珊瑚礁已经消失了四分之一强.根据环境署全球环境机构2000年报告,余下的珊瑚礁中有一半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珊瑚礁(见表格).一些地方的形势更恶劣.例如在印度尼西亚,曾经环绕它的珊瑚礁有一半…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新闻     
世界新闻物流管理:德国联邦议院调查委员会结果作为联合国环发大会的后续行动,许多国家已开展了认真的努力,以确定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的要点以及与此有关的政策.德匡是率先这样做的范例之一.1992年.德国用邦议院设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称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业社...  相似文献   

12.
“寿命周期经济”是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政策的一个综合性手段.这一范围内的工作意味着解决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即可持续消费和清洁生产)以确保实施最有效的手段和战略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在这个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序言     
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WSSD)要求以各地区和各国已经在开展的活动为基础制定一个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十年框架.作为后续工作,UNEP和UNDESA已经在一些地区组织了咨询会议(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亚洲、拉丁美洲、非洲、波罗的海国家举行,  相似文献   

14.
Cempre(在葡萄牙语中代表CompromissoEmpresarialparaReciclagem,意为“巴西再循环承诺”)成立于1992年.两年的经验已经表明,发展中世界的再循环采取一条非常不同于发达世界的路线.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再循环在较穷的国家中更易于开展,其准确原因在于它是劳动密集型的.大公司可以且应在推进再循环进程方面发挥催化作用.Cempre的计划和出版物侧重于再循环的操作方面和教育方面,总体目标是帮助决策者在他或她的社区、公司、学校或其它组织中采取正确的,激励再循环的路线.  相似文献   

15.
图书与报告     
图书与报告一般/政策世界状态1993《世界状态》是一本关于环境与发展话题的论文集,由一个以美国为基地的环境团体“世界观察研究所”每年出版一卷.本卷是该系列的第10卷,目前被翻译成27种语言.1993年版首先综述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强调人口增长、粮食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环境问题正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人民的关注.各国政府在积极行使环境管理职权之处,纷纷采取公众参与的有效形式,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在这一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环境署焦点     
环境署焦点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1997年6月5日发表的世界环境日祝词今天我们庆祝世界环境日——一个把我们的焦点引向一年365天呼唤我们注意的某件事情,即茫茫宇宙中我们称之为我们的家的那粒脆弱的尘埃——地球的日子.1997年世界环境日有点儿特别.今年,...  相似文献   

18.
事实与数字     
《产业与环境》1999,21(3):4-7
引 言“服务业”这一集合术语覆盖种类繁多、有十分不同特征和潜在影响的行业.本期《产业与环境》中每一篇文章详细论述一个特定行业.这个“事实与数字”部分综述了服务业、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服务业的定义讨论服务业时,首要任务是要定义它们——对于这样一系列范围广泛且多种多样的活动来说,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服务业不仅可以用它们是什么而且可以用它们不是什么来定义.服务业是一种通过执行服务来创造价值的行业.虽然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国际标准可用来定义服务业或其分支行业,但本期刊…  相似文献   

19.
《产业与环境》1999,21(4):26-27
国际清洁生产宣言我们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集体责任.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必须包括采用改善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实践.我们相信清洁生产及其它预防性战略例如生态效率、绿色生产率和污染预防是较好的方案.它们需要适当措施的发展、支持和实施.我们理解清洁生产是一种适用于工艺、产品和服务的一体化预防性战略的不断运用,以追求经济的、社会的、健康的、安全的和环境的效益.为此,我们承诺:领导关系利用我们的影响·通过我们与利害攸关者的关系,鼓励采用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实践.意识、教育和培训能力建设·通过在我们组织内部制订…  相似文献   

20.
《产业与环境》1996,18(1):3-3
食品加工与环境食品生产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要素.食品供应将决定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而今天,虽然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但世界三大食品供应系统都显示出紧张的迹象.世界渔获量正在下降,粮农组织报告说,所有17个主要海洋渔区目前的捕捞量都达到或超过其能力.世界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