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松 《环境教育》2007,(10):37-39
"创模"开展十年以来,涌现出许多有突出成就的模范城市。如何成功创模,发挥城市环保对城市整体建设的推动作用,总结其中的经验,发扬创模糊神,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来的看看从"创模"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创模是为了一个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层面,在很大程度上也为这个城市创模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更有效更规范的对城市绿化工程进行管理,从而加速带动城市创模的步伐,本文尝试从这个角度进行了一些剖析。  相似文献   

3.
靳辉 《环境教育》2007,(9):35-36
国家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创模)活动已经十年,十年来,创模活动不断深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辽宁城市创模活动也从起初的一支独秀到现在的百花齐放。回顾十年的创模征程,自有其艰难,但不可否认,辽宁是创模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蕾 《环境教育》2008,(7):58-60
从环保部1997年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来,已走过了十个年头。1997年到2008年5月,共命名6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5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走过了硕果累累的黄金十年,在迈向第十个年头的时刻,关于“创模”,有很多管理者的深刻感受和体会,因为,“创模”不仅仅是“创模”,它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从1997年开展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项工作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创模的根本目的就是鼓励各城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发展城市”。很多城市通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效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品味和“档次”。本刊污控专栏从本期开始特设“创模十周年”,旨在全面回顾和展示十年来我国城市创模所取得的成绩,以先进城市的优秀经验带动和鞭策更多城市积极加入“创模”行动。  相似文献   

6.
环保一盘棋,"创模"显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保部1997年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来,已走过了十个年头。1997年到2008年5月,共命名6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5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走过了硕果累累的黄金十年,在迈向第十一个年头的时刻,关于"创模",有很多管理者的深刻感受和体会,因为,"创模"不仅仅是"创模",它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遂宁绿色发展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回顾遂宁市开展的一些比较有借鉴意义的创模工作,由此实现了创模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展现如何在创建中攻克薄弱环节。最后再结合遂宁市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出了有借鉴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曲晴 《环境教育》2008,(11):54-54
环保部发布了《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围绕《年度报告》的内容,以此作为本期专栏的主题,通过展示“城考”工作的进展情况,“城考”与“创模”的关系,来强化各地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读者对“城考”和“创模”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秦皇岛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及创建过程,分析了秦皇岛市"创模"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重点阐述了为完成创模目标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包括:实施"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能源结构,深入开展节能工作;强化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等。  相似文献   

10.
曲晴 《环境教育》2007,(12):36-37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必须紧紧围绕节能减排这一中心任务来抓。创模是政府的自愿行为,创模可以作为推动地方政府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一项激励性的环保政策。  相似文献   

11.
任静  于鲁冀 《四川环境》2011,30(6):149-154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环境问题,为此,原国家环保总局审时度势,开展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活动。本文对“创模”考核指标的调整情况进行概括,从总体情况、所属行政区、所属行政区级别、面积4个方面对目前“环保模范”城市状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对日后的“创模”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03,(3)
上海和海门,一个是国际大都市,一个是充满江海风情的沿江小城,她们都濒临一望无际的大海,紧靠长江南北两侧。2002年12月28日,国家环保总局领导专程赴海门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奖牌,使这个素有“北上海”之称的滨江小镇赢得了中国环境保护的最高荣誉。领导重视绿色潮涌6年前,张家港市成为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海门市委、市政府组织百人团南下考察学习。张家港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成功实践,深深地震撼了海门的决策者们。他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海门经济不如张家港,但不能等经济发展了再创模,而是要通过创模营造绿色优势,赢得发展先机。年终市委扩大会议上,明确将创模融入当时正在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西宁市2014~2015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西宁市AQI的主要特征和首要污染物等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得出西宁市空气质量主要以良为主,且有部分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颗粒物,提高西宁市的空气质量应着重控制颗粒物的排放及形成。  相似文献   

14.
西宁市1998年空气质量周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天民 《青海环境》1999,9(3):135-136
通过对西宁市1998 年空气质量周报的分析,查明了影响西宁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西宁市空气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集聚了诸多工业企业,西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阐述了西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经验方法、目前存在的主客观困境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以期对西宁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晓屏  张伟 《青海环境》2000,10(3):122-124
通过对西宁市生态环境污染现状的分析,从提高城区绿化面积角度叙述退耕还林对改善西宁市城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意义和效果,从地理、气候、绿化分布方面对退耕还林和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做了定性分析,为西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文献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宁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和评价西宁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测算出城市建设用地的经济潜力.结果表明,西宁市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处于适度水平,建设用地经济潜力为356.67hm2,提出了西宁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姜旭  李化雨 《中国环境管理》2003,22(6):70-70,72
对长春市取得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后环保工作的方向与原则进行探讨,提出了长春市创模后应树立的5种环保理念和确定的4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李建莹 《青海环境》2003,13(4):151-152,157
为加强西宁市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促进西宁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文章论述了西宁市固体废物的来源、性质、数量、处置方式和污染防治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固体废物污 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改善西宁市空气质量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洁 《青海环境》1999,9(4):183-185
通过介绍西宁市空气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 ,提出以电热锅炉取代燃煤锅炉的建议 ,并结合实际分析了电热锅炉在西宁市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指出以电热锅炉取代燃煤锅炉是有效控制西宁市一、四季度的空气污染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