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性活性炭对二硫化碳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渍法和微波法对活性炭改性,在室温下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及理论分析,初步认为经微波改性的活性炭对二硫化碳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选取微波15min改性活性炭对二硫化碳进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活性炭改性前后对二硫化碳的吸附性能。采用多个模型方程对数据进行回归,从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实验数据能够较好满足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利用热重曲线及FT-IR谱图进一步分析微波改性活性炭对二硫化碳吸附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为工业采用改性活性炭预脱除含二硫化碳的气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5.
改性活性炭纤维对含乙醇有机废气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以及表面基团和形态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提高活性炭纤维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为出发点,采用无机盐浸渍及二次热处理方法对ACF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前ACF对乙醇的吸附容量为376mg/g,经过无机盐浸渍并二次热处理改性的ACF对乙醇的吸附容量达到了516mg/g,穿透时间也由改性前的30min延长到了80min。结果表明,无机盐浸渍和二次热处理改变了ACF表面基团和形态,从而提高了ACF对乙醇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6.
改性活性炭吸附烟气中二氧化硫气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材料因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被广泛用于大气污染物的治理.将活性炭用多种方法进行改性处理,与未经改性处理的活性炭进行比较,发现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烟气中SO2气体的吸附效果比原始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活性炭在酸(HNO3,H2SO4,HCI)和碱(NaOH,氨水)处理后对苯酚吸附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值、碘值扣表面官能团等基本物理化学参数。研究发现:碱改性使活性炭上酸性官能团数量减少。碱性官能团增加,增强了活性炭对苯酚类疏水性物质的吸附客量。NaOH、氨水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值比未改性活性炭分别提高了56,70%和47.40%。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渍法对普通煤质活性炭(AC)进行负载铁改性,探究了负载铁改性活性炭(Fe-AC)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吸附性能。EDS、XRD和FTIR等分析表明,铁成功以Fe2O3形式负载在活性炭上。经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增大29.3%。Fe-AC对二级出水中的DOM有良好的吸附性能,DOC去除率为50.0%~63.5%,UV254去除率为71.3%~88.2%,均明显高于AC。Fe-AC对DOM的吸附可用修正的Freundlich等温线很好地描述。此外,Fe-AC对NO3-和PO43-也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分别为55.4%和76.5%。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二级出水中的DOM主要为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腐植酸类物质,该有机组分可被Fe-AC很好地吸附去除。综上,Fe-AC吸附是一种有效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微波、电炉加热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并测定了改性前后不同种类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性能、表面酸碱官能团含量以及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对于微波改性,随着改性温度升高,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量逐渐增大,表面碱性官能团含量也相应增加,比表面积相应减小.改性温度850℃时活性炭吸附甲苯性能最高,650℃与450℃改性后活性炭吸附甲苯的性能相差不大.电加热改性也具有类似的趋势,但对甲苯的吸附性能总体低于微波改性.扫描电镜表征显示,热改性去除了活性炭孔道内的杂质,使活性炭内部孔道更加通畅,有利于提高吸附甲苯的能力,但温度升高同样存在炭骨架收缩,孔道变窄的弊端.微波加热和电炉加热在原理和热传递方向上的不同.是导致改性结果之间差别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活性碳纤维ACF及经氧化及碱化改性后的活性碳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动态吸附,采用Boehm滴定、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等方法表征了改性前后ACF的表面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考察了流速、浓度、吸附剂用量及吸附剂类型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低流速、低吸附剂(ACF)用量,均有利于ACF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改性后的ACF在吸附容量及穿透时间上均优于未改性的ACF,以经碱化改性ACF的效果最佳,其饱和吸附量为225.62 mg/g,是未改性ACF饱和吸附量55.42 mg/g的4倍。在混合离子的吸附中,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强于铜离子和镉离子。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对焦化废水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炭对焦化废水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活性炭用量、pH值、吸附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L废水pH值为6,活性炭用量0.5 g,室温下吸附120 min后,焦化废水COD去除率达60%以上。该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表示为:q=10-6.0 065c3.3 303;吸附热为26.35 kJ/mol;动力学方程可用班厄姆方程表示为:q=17.5-17.5exp(100.9053t-0.7839)。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研究了吸附苯酚的饱和粒状活性炭在电化学反应器中的再生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再生活性炭是可行的。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等因素是电化学再生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