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师傅曾为三任局长开过车,十几年来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每任局长对他都很放心。可自去年新局长上任以来,却出了好几起交通事故,车子经常碰碰刮刮,动不动就到修理厂报到。同事们议论纷纷,唯独局长为他说话,年终还力排众议,评他为“先进工作者”。这下背后议论更多了。各种风言风语传到了张师傅的耳朵里,他不置可否,只是无奈地摇摇头。  相似文献   

2.
福州许多有车族在自己的爱车里安装了“电子狗”,以对抗街头的“电子眼”,“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竟演绎到高科技领域,令人匪夷所思。那天,乘友人车去火车站迎客,途经五四路、华林路、车内的“电子狗”一路警示:“前方有电子监控探头。”果真厉害。友人说,有的高档“电子狗”还能发  相似文献   

3.
路上的小车多了,私家车多了,豪华车多了,头脑里关于小车“意象”的联想也多了。想到许多古时候的车的典故,最有趣的是美男子潘安坐在车上,女子追星族们猛往车上抛花,故有“播郎车”之称,跟如今香车美女的“意象”正一相反。当然,最能联想起的是电影银屏上的小车——车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地位被表现与阐释最多最充分的,也就是电影。如果系统地整理一番,可以写成一部基于社会学意义的《银屏上的汽车发展史》,其中部分章节有“汽车与时尚”、“汽车与经济”、“汽车与战争”、“汽车与爱情”、“汽车与伦理”、“汽车与犯  相似文献   

4.
有车的日子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终于拥有了一辆属于我自己的车。新车开回家的当天,全家人坐在车里,绕着城市开始“巡视”,平日里早已看腻了的风景和道路,此时隔着车窗也似乎变得温柔可爱起来。车,就像一个流动的小家,装满了一家人的欢笑和喜悦。  相似文献   

5.
记者:关于“入世”对中国的影响,很多人抱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机遇更大,有人认为挑战更大。无论怎样,“入世”这件事情我们中国已经做成了。但就在这个时候,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并没有为“入世”做好充分准备。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恰当? 张汉林:不恰当。我经常说,中国“入世”就像参加奥运会一样,奥运会的金牌获得者毕竟是少数,奖牌获得者也是少数。但是,奥运会的规则对于所有参加竞技体育比赛的人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陈剑锋是顺昌县交警大队、顺昌县道路交通安全协会首届表彰的“十佳安全红旗车”驾驶员,在南平市汽车运输总公司顺昌分公司里,一提到陈剑锋,大家无不咬口称赞,满脸自豪。 陈剑锋出生于1963年,从小就开始接触车,他说这注定了自己一辈子与车的“缘分”。开车10几年来,他先后开过小轿车、大货车、旅行车、中巴等车,安全行车里程达100多万公里。说起自己的行车经历,陈剑锋总结了3句话:安全第一、平凡心态、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7.
“车德”,顾名思义就是指公民使用交通工具的公共道德。现在开得起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有车族的素质却参差不齐:加塞、别车、乱按喇叭等情况屡见不鲜。车轮道德,在私家车大量进入家庭的今天,成为越来越受人重视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敢说敢干 汽车沿着铁路线行驶。坐在车 里的鞍钢运输部机车厂副厂长时盛 源微侧着头,注视着铁路线上行驶 着的电机车。汽车开到烧结道口附 近,突然他生气地喊道:“像个什么 样子?停车!”弄得司机莫明其妙。 原来时盛源一眼瞥见有个电车司机 在驾驶室里躺着开车,根本不了望。 车停下了,他下了车,电机车已经 开远了。他拿起电话,通知机务段 立即将这名电机车司机换下来,停 职做检查。 一天夜间,他到炼铁站区域进 行岗位检查,电车乘务员对他说: “厂长,您到车上来我们欢迎,您 最好也去看一看段干部。”时盛源听 出话里有话,就下了车,先后检查了…  相似文献   

9.
走进北京大望路地铁站,迎面而来的是黑压压、匆匆赶路的人流,扑向耳朵的是鼎沸的嗡嗡声。前胸贴后背,好不容易挤进车厢。车厢里依然是前胸贴后背。只听有人小声嘀咕:“挤成这样,一点尊严都没有了。”一位外企女白领家住通州区,挨着地铁,进城上班坐地铁准时、快捷。但车厢里挤满了人,特别是夏天上班时的拥挤,让她觉得很尴尬。她本来不打算加人大街上拥挤的车流,但为了避开“前胸贴后背”的窘境,还是摇号买了辆汽车。每周遇到限行日时,就打车上班,还经常坐黑车。她说:“要是能限制地铁超载就好了。”  相似文献   

10.
许多到国外考察过的同志,都对国外“车”让“人”印象颇深。回国后每见斑马线上车与人争道的景况,就难免发一番感慨。 对国外“车”让“人”的情形,我也见过不少。每见一回都悬一个问号在心头:“他们为什么会车让人?”有一次,终于找到了答案。那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街头,一行人晚饭后在华人朋友的陪同下,到街那边的广场散步。我先来到斑马线边上,站在那里等后面的人。一辆敞蓬车停下了,司机是个老头,示意要我先过。我指了指后面正在  相似文献   

11.
《安全与健康》2008,(12):32-33
面对高油价,如何节油成为眼下车主们最热衷的话题。为此,我们广泛收集民间节油高招,为您总结了最有用的“十不节油经”。从明天开始,快把这些“节油经”搬上车吧。  相似文献   

12.
“车德”,顾名思义就是指公民使用交通工具的公共道德。现在开得起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有车族的素质却参差不齐:加塞、别车、乱按喇叭等情况屡见不鲜。车轮道德,在私家车大量进入家庭的今天,成为越来越受人重视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我的车缘     
认真说起我与车的缘分,年头应当可以算是相当的久远了。最早与“车”攀上交情,是在二十多年前。而且我那时的所谓“车”,实际上和现在意义上的汽车完全是两码子事,就像福州人说话,把莲藕接到甘蔗上那样,一点儿边都沾不上的……我那时所“驾驶”的,是福州丝绸厂锅炉间煤场上的铁皮两轮小推车,三年多时间里,终日闷头汗流浃背地拉着煤车,往返于煤场和锅炉门口。福州丝绸厂那地方至今烟囱尚存,便是近日红红火火的王庄海鲜大排档的所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2日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天,西安市一名10岁女孩殒命在渣土车轮下。两天后,又有一位老人被渣土车夺命。据统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仅西安就有51人葬身渣土车轮下。仅2011年7月,西安交管部门通过GPS确定的渣土车闯红灯、超速等违章行为就超过了1.2万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为吸引生源购置“学生车”,专车接送小朋友以解父母后顾之忧。也有一些个人的车,专营接送学生上下学的生意。但是,专车接送,是否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车”普遍存在着不少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随着车市越来越“喜新厌旧”, 各式各样的改款车便应运而生。实际上有些车只是一些配置与外观上的小改动,厂家就冠以“年度车型”,有较大改动的车,则被冠以“全新”二字而上市。如今改款车已成为国内各家车厂最常见的升级方式。06款新车涵盖了从两厢飞度、起亚远舰到国产  相似文献   

17.
保险司机     
在鞍钢汽车公司一队人们称朝鲜 族工人金福浩是“保险司机”。这个绰 号对金师傅确是当之无愧。他开汽车 已经32个年头了,安全行车112万公 里,被命名为辽宁省、鞍山市和鞍钢 的安全行车标兵。 金福浩1948年从丹东来到鞍钢, 他深知作个汽车司机,就得时刻把安 全行车挂在心上。他多年来养成了一 个习惯,每天工作完了,都要把当天 开车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一遍“电影”, 哪些路段开得急?哪些地方出现过险 情?哪些自己处理得当?哪些还需要 改进?久而久之,他积累了许多安全 行车的经验。如:对面行车,礼让 “三先”;交叉路口,观看两面;遇见 小孩,防止…  相似文献   

18.
车位之忧     
“我现在都后悔买车了。”私营业主王先生说, “从2004年初以来,我就琢磨着搬出现在租用的这 个写字楼,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停车难,找车位的时 间已超出了我的忍耐度。每天都是如此,简直成了我 的一块心病。”他还诉苦道,这个小区,停的车有写 字楼的客户,有底下咖啡吧、餐馆、茶馆的客户,还有 附近小区里的车,把个过道挤得连自行车也骑不了。 挤倒还算了,关健是有时候根本停不了车,想停到外  相似文献   

19.
“捡人”     
想必谁都坐过车。不过,坐过车的,不一定能碰上这等事,如坐自家车,单位车,环城车等等。要是坐上各类营运的大小中巴,你就会常听到“今天捡到多少人了么?”不信,就看看我春节间坐的这趟车——  相似文献   

20.
云山  小强 《安全与健康》2005,(10):11-11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为吸引生源购置“学生车”,专车接送小朋友以解父母后顾之忧,也有一些个人的车,专营接送学生上下学的生意。但是,专车接送,是否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车”普遍存在着不少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