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强电离放电模拟烟气脱硫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强电离放电方法进行烟气脱硫,将烟气中大部分O2、N2和H2O等气体分子电离后加工成OH等活性粒子,在高温、不加吸收剂的条件下,直接将SO2氧化成H2SO4。实验中分别研究了烟气在反应室内的停留时间、烟气中含水量和含氧量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烟气在反应室内停留时间为0.74s,烟气中含水量和含氧量分别为2.8%和20.8%时,SO2脱除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多聚磷酸盐在分离柱上保留能力强,不易洗脱,因此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测定多聚磷酸盐时大多采用梯度淋洗的方法,实现多聚磷酸盐、硫酸盐的分离。具体方法为采用美国戴安ICS-1000型离子色谱仪,METROSEP A Supp 5 100型分离柱,36mmol LiOH+2%乙腈的淋洗液等度淋洗;进样20μL,流速0.7mL/min,8min内实现SO4^2-:PO4^3-和P2O7^4-的完全分离,保留时间分别为3.9,4.9和6.4min;检出限分别为4、11和17n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88%,96.41%和98.48%。  相似文献   

3.
净化烹饪油污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净化烹饪油污菌种选育的环境和营养条件,即:油:20mL、NaNO3(2g/L):4mL、KH2PO4(0.5g/L):3mL、微量元素溶液(CuS04-5H200.03g/L,ZnSO4-7H2O0.1g/L,MnCl2-4H2O0.05g/L):1mL和温度37℃;而且得出氮源是影响菌体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温度是影响微生物降解的重要因素,而微量元素和磷源对菌种培育结果影响较小。在此优化条件下选育出了合适降解烹饪油污的c种子菌液,其每天可降解油22mg,L以上,并鉴定出主要的微生物是嗜水性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a 4AK4)、黄丝藻属(Tribonema)和多甲藻属(Peridinium)等菌体;分析了选育过程活性微生物、目标污染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所选微生物能利用油类物质作为碳源进行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4.
2,4-二氯苯酚溶液的挥发性及其处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pH、曝气等因素对2,4-二氯苯酚溶液挥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低pH及高曝气量可提高2,4-二氯苯酚的挥发程度。研究表明,直接电解法处理此类废水效率较低,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及基本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H2O2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废水pH值、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的考察,确定了H2O2催化氧化处理酸性大红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4、H2O2用量6mL/L、催化剂用量3g/L、反应时间100min、反应温度70℃。在该条件下,c0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6.7%和99.4%;通过反应前后的紫外一可见光光谱分析表明,H2O2催化氧化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有比较好的效果,为该工艺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灰石在工业酸洗废水处理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的酸洗废水流量不大,其中主要含有Fe^2 、PO4^3-、Zn^2 和无机酸。采用石灰石升流变速滤床过滤中和至pH值=5.5-6,再投加工业NaOH使其pH=8.5左右,并在碱性条件下曝气氧化,这样能有效地去除其中的总Fe(TFe)、Zn^2 、PO4^3-。石灰石价格低,而且易得,应用实践表明,该废水处理工艺具有消耗低、形成的化学沉淀少、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铁屑微电解-共沉淀法处理屠宰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铁屑微电解-共沉淀法处理屠宰场废水,介绍其作用机理,考察了废水pH值、铁屑用量、反应时间、曝气时间和操作方式等因素对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4,铁屑用量为15%,常温反应4h,曝气时间2h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可达100%,CODCr去除率达92.68%。  相似文献   

8.
酸性降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雨水中SO4^2-氧化成SO4^2-时pH值变化,硫酸铵型雨水的pH值,高空雨水和地面雨水的pH值差异等。亦研究了连续降雨时高空和地面的pH变化曲线,探讨了一些降雨地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应该如何采集雨水样品。  相似文献   

9.
对TA高效降解菌株的生长培养基进行了5因素2水平标准的正交设计,考察了碳源(精对苯二甲酸PTA)、氮源(NH4Cl)、磷源(K2HPO4)、生长因子(MgSO4、FeSO4、CaCl2的混合物)和酵母膏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并与肉汤培养基相对照,得到TA高效降解菌株生长培养基为:PTA10g/L;NH4Cl 0.5g/L;K2HPO4 0.1g/L;生长因子(MgSO4 0.1g/L,FeSO4 0.01g/L,CaCl2 0.01g/L的混合物);Y.E2.5g/L。  相似文献   

10.
柱生物曝气法吸附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复合生物吸附剂FY01与活性污泥作为吸附材料,探讨了柱式生物曝气法对高浓度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Y01性能稳定,耐进水pH冲击能力较强。当进水pH=2—5、流速为500mL/h时,10gFY01和5g活性污泥联合处理60.4mg/L含铬电镀废水2h后,铬的去除率达78%以上;在4℃冰箱和23—28℃实验室保存50d的FY01对铬的去除分别在78%~83%和77%-84%之间。柱式生物曝气吸附法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理想,运行稳定。串联处理2000mL总Cr、Cu^2+和COD浓度分别为60.4、4.51和48.2mg/L的电镀废水2h后,去除率分别高达92.1%、99.2%和71.4%。  相似文献   

11.
固体废物在固定床式热解炉内热解产气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垃圾热解技术以其较低的污染排放和较高的能源回收率在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小型外热型热解炉对城市垃圾、生物质及有害固体废弃物进行热解实验,分析发现,物料的挥发分、加热方式以及热解终温等对产气影响大,随温度的增加产气中H2含量逐渐增多,C2H4和C2H6的含量逐渐下降,气体热值有一个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一台气相色谱仪同时测定陆地生态系统CO2、CH4和N2O排放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进样、分析气路和阀驱动系统的改造,同一台色谱仪可以同时检测空气样品中的CO2、CH4和N2O。测试结果表明,仪器的灵敏度、分辨率和精密度均很高,线性范围符合要求;仪器系统能够在野外实验室长期稳定运转,可方便用于测定陆地生态系统CO2、CH4和N2O排放,能快速、准确、可靠地获取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硫酸盐、铵盐等水溶性无机盐粒子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高效过滤器性能测试实验的精度,提出了过滤器测试标准要求外的新的人工尘气溶胶发生液(NH_4)_2SO_4,并通过一系列实验,从相关性、粒谱分布、分散度等方面对其气溶胶粒子能否满足测试气溶胶的要求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NH_4)_2SO_4和KCl间的相关系数R2为0.994 78,相关性很好;NaCl、KCl和(NH_4)_2SO_4气溶胶的几何标准差分别为0.88、0.85和0.87,呈单分散且分散程度接近,可很好的满足测试气溶胶要求。还获得了可控参数喷气压力与发生溶液质量浓度对(NH_4)_2SO_4气溶胶粒谱分布的影响规律:随喷气压力的增加,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减小,分布集中;而随发生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粒径增大,导致分散度增加。质量浓度和喷气压力对(NH_4)_2SO_4和KCl气溶胶粒径和分散度作用规律的一致性进一步表明(NH_4)_2SO_4作为测试气溶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比较研究了刚果红脱色、滤纸崩解等几种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方法,并从腐木、腐竹、腐叶等样品中筛选获得4株高效纤维意降解菌,其中细菌1株(嗜纤维菌属),真菌3株(木霉菌属)。该细菌可在4d内将滤纸平板完全降解为枯质。通过改变酶解条件,确定Z—2为进一步优化对象,并进行了相应的单因子优化实验,初步确定其量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4.5,不含尿素,GLC和纤维意含量分别为0.4%和0.6%。  相似文献   

15.
UV/草酸铁/H2O2法处理乙草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UV/草酸铁/H2O2法处理乙草胺废水进行研究,考察了H2O2浓度、FeSO4浓度、K2C2O4浓度、pH值及反应时间对乙草胺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2/FeSO4/K2C2O4(化学剂量数比)=50:5:1,H2O2/乙草胺初始COD(质量浓度比)=3:1时,该技术对乙草胺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这表明,采用UV/草酸铁/H2O2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含乙草胺废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旋转管式加热炉实验台在惰性条件下对城市污泥进行了热解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对气态产物和固态产物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热解后的产物在600℃时,比表面积最大值为158.02 m2/g,孔容最高为109.58 mm3/g。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物的产率增加,而固态产物则减少。在热解温度450~750℃,热解产物中的固态产物产率由53.65%降至31.69%;气体产率从11.23%升至24.74%,其中H_2、CO、CO_2、CH_4、C_2H_4、C_2H_6和C_2H_2占总气体的75%以上,H_2含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热解气中小分子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600℃时热解气体中含氢气体主要包括:H_2、CH_4、C_2H_4、C_3H_8、正丁烷(C_4H_(10))及C_2H_6等,其中H_2和CH_4含量分别为27.98%和23.63%。CH4、C3H8、C_4H_(10)等气体的含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且在600℃达到最大值,C_2H_2、C_2H_6在450℃时其浓度最高。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N、C和H3种元素在热解固态产物中的质量分数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前驱体组合对制备光催化剂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氮气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光学性质分析和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方法,对光催化剂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质量比为1∶1的C_2H_4N_4/CON_2H_4组合前驱体制备的光催化剂表现出结晶度好、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高、催化剂性能稳定等特点;C_2H_4N_4/CON_2H_4组合前驱体制备的g-C_3N_4光催化反应180 min后对RhB的去除率最高;通过添加异丙醇、苯醌和EDTA对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质进行分析发现,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是降解RhB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杂多酸化合物溶液同时脱硫脱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在鼓泡反应发生器内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实验。采用钼硅酸溶液及其还原产物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x,分别就吸收液的浓度、pH值、温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SO2和NOx去除效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钼硅酸能十分有效地吸收SO2,将SO2氧化成H2SO4,并使杂多酸还原为杂多蓝。随后又被用于去除NOx,把NOx还原成N2,蓝色溶液再次被氧化成为黄色溶液。  相似文献   

19.
高铁酸钠电化学合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含铁材料为阳极,铜为阴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于隔膜电解槽中电解制备高铁酸钠。探索了该工艺所必需的各种参数和反应条件,确定了隔膜材料,并对Na2FeO4浓度和电流效率的非一致性变化作出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阳极距离为1.3cm(极距2.3cm)、阳极电解液浓度为14mol/L,阴极电解液浓度为4mol/L、温度为35℃、电压为8~9V时,电解2h后得到的Na2FeO4浓度为18.7g/L,电流效率为20%。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石化废水中不同特征污染物,采用人工分离筛选去除COD和油工程菌6株、硝化工程菌10株(亚硝化细菌5株、硝化细菌5株)构建高效混合菌群,通过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污染效能中试研究表明,该系统深度处理石化难降解有机废水是可行的,能同时实现去除COD、油类、NH3-N等污染物的功效,对COD、油类、NH3-N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0%、90.5%、81.2%和90%,相应的出水分别为33.2mg/L、0.4mg/L、4.5mg/L和10倍,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循环冷却水的用水要求,它的推广应用必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