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霍光传》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客人见主人家的灶是直烟囱,灶旁还堆有很多柴禾,就劝主人改成曲烟囱(曲突),把柴禾搬开(徙薪),免得引起火灾。主人不予理睬。 时隔不久,这家里果然失火了。由于众乡亲的扑救,才扑灭了大火。 事后,这家主人杀牛摆酒谢乡亲,请救火受伤的坐上席,却没有邀请劝他改烟囱的那位客人。有人对主人说:“乡使听客人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显然,这家主人“悟”得很快,知错即改。 在我们的一些报刊对事故的宣传报道上,也常常不乏本末倒置的事例…  相似文献   

2.
正《汉书》曾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户人家的厨房堆着大量柴火,有人提醒这样危险,很容易着火,建议"更为曲突,远徙其薪",即改善(弯曲)烟道,移走柴火。但主人不听。一日,果真着火,四邻赶来救火,火被扑灭。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  相似文献   

3.
寓言的教益     
我国古代有个寓言故事。某过路人,看见一家厨房笔直的烟囱往外冒火星,旁边还堆着干柴。他就劝主人说:你最好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搬远些,不然有失火的危险。可是主人毫不理睬。事隔不久,这家果然失火了,左邻右舍都来抢救,才把火扑灭。事后,主人杀猪宰羊摆酒席请救火的人,应把曾劝他注意防火的过路人忘了。其实,主人当初若是听了过路人的话,既不会失火,更不必破费酒肉。 一个过路人,路见别家的险情就挺身而出,积极提出防灾建议,这种精神何等好啊!相形之下,我们有些专职安全员,身负安全检查的重任,发现事故隐患反倒听之任之,不愿多问,不如…  相似文献   

4.
古时候,有个人盖了一栋很漂亮的新房子,邀请邻居和亲朋好友前来参观.有位客人当面给房主提意见,说:"你最好把烟囱改成弯的,再把柴草换地方摆,否则容易引起火灾."房主并没有听进去,反而不理睬他.没过几天,房子果然由于烟囱与柴草的问题失火了.邻居们都赶来救火,经过一番抢救,房子大体算是保住了.为了酬谢帮助救火的人,主人大宴宾...  相似文献   

5.
安全小故事     
《安防科技》2013,(10):32-33
画蛇添足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记载: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成语故事:楚国有个祭祀的官员,给手下办事的人一壶酒和酒具。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才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人喝酒。"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就左手拿着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汉语里有两句成语“亡羊补牢”和“曲突徙薪”。“亡羊补牢”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曲突徙薪”被使用的频率却没有那么高。“曲突徙薪”的字面意义是改用弯烟囱,远挪柴草,意思是为了预防失火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时下,好管闲事的人已经不多了,更何况是开出租车“的哥”。可福州“的哥”王伟偏是好管闲事的人。初见王伟,感觉就是不一样。他秉承了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有一身热诚待人之道。开车十五年,跑过中巴、小客等,长期与乘客打交道,富有尊客之意、爱客之心。他常说:“作为一名司机,安全很重要,但是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服务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8.
春雨 《劳动保护》2002,(3):30-31
轮船行于海上或江中发生火灾,其对人的生命造成的伤害,要比陆上火灾严重得多.这是因为,在船上的人们很难有逃生的机会,即便不被烧死,落入水中也可能被溺死,因而酿成惨剧.正如晚清一位文人所讲的那样:"船上失火,则变生于咫尺,祸烈于瞬息,多有不及逃命者,较别项遭难更惨烈."因此,对于防止轮船失火,以及失火后的救援,历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登阁禁烟     
浙江宁波有座古老图书馆,叫天一阁,创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藏书之多,四海为首。这里登阁禁烟,从无例外。清朝时有位宁波太守一天前来看书。阁主人照章办事,与太守约定,必须恪守登楼禁烟的规定。太守答应,才允登楼。据《天一阁考》记载该阁“永无火患”。 “登阁禁烟”今人仍可借鉴。防火从严,古代尚且如此,何况八十年代的今天呢!登阁禁烟@茂华  相似文献   

10.
安全断想     
安全帽的故事某君乙,一日兴起,行至闹市。见路人头发,奇形怪状者有之,色彩斑斓者有之,有意效仿。行至一理发店,求为鸡窝之状,金黄之色。事毕,鉴之,喜不自胜。雄赳赳踱回工地,同事莫不啧啧称赞,乙君甚是得意忘形。施工之时,却不戴安全帽,同事劝之,谨防为落物所伤。乙曰:“君不见吾头型之美,怎可为此丑物蔽之。况若此般美头,天见犹怜,必佑我,无妨。”不听。恰此时,一无聊螺丝自高空落下,不偏不倚砸至乙君颅部,血流如注。乙君大呼:“哪里来的泼才,见吾头美,心生嫉妒,以暗器伤我,居心何在。”  相似文献   

11.
时下,好管闲事的人已经不多了,更何况是开出租车“的哥”。可福州“的哥”王伟偏是好管闲事的人。初见王伟,感觉就是不一样。他秉承了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有一身热诚待人之道。开车十五年,跑过中巴、小客等,长期与乘客打交道,富有尊客之意、爱客之心。他常说:“作为一名司机,安全很重要,但是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服务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高层建筑室外火灾蔓延规律以及温度和烟气在超高层建筑火灾中的分布状态,以上海静安区失火住宅楼火灾为背景,应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对火灾进行模拟与分析。实验得出:外部火灾一方面通过表面保温材料迅速蔓延至楼顶,再由表面向建筑内部蔓延,当玻璃破碎后火势由着火点向建筑内部蔓延,由于烟囱效应再通过电梯井、楼梯向楼顶部蔓延。火灾中空气温度随离着火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烟气浓度随时间而变化。同时引入热辐射对人的伤害模型。  相似文献   

13.
操作冲床发生断指事故,在一些企业中相当多,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因而,不少人习惯于称冲压设备为“老虎口”,称操作冲床是“虎口拔牙”,大有谈虎色变之势。于是,冲床断指事故难免之议似乎颇有市场了。 然而,人毕竟是机器的主人,机器总是由人来操纵而进行生产的,是受人指挥的,上  相似文献   

14.
当了多年的安全员,身体力行多有体验,如何尽好神圣职责,说来容易做着难。人的生命最宝贵,宪法赋予生存权,国家制定《安全法》,重任在肩安全员。勤奋学习有想法,扎实实践长才干,一人之见 ABC,也算“手记”请评鉴——  相似文献   

15.
小品文两则     
安全帽的故事 某君乙,一日兴起,行至闹市.见路人头发,奇形怪状者有之,色彩斑斓者有之,有意效仿.行至一理发店,求为鸡窝之状,金黄之色.事毕,鉴之,喜不自胜.雄赳赳踱回工地,同事莫不啧啧称赞,乙君甚是得意忘形.施工之时,却不戴安全帽,同事劝之,谨防为落物所伤.乙日:"君不见吾头型之美,怎可为此丑物蔽之.况若此般美头,天见犹怜,必佑我,无妨."不听.  相似文献   

16.
抱火厝薪     
史方 《安防科技》2013,(2):46-46
发音bao huo cub xin释义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出处西汉,贾谊《陈政事疏》,"……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政论典范《陈政事疏》抱火厝薪,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姑息隐患的情形,也让人对随之产生的后果一目了然。这条表面言火的成语,最初被创造出来时,就有着非同凡响的身世。赋予他深刻内涵的人,名为贾谊,他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之一。抱火厝薪一词源于他的著名政论文《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陈政事疏》是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县安装工业锅炉六台,尽管是由不同的安装单位安装的,但对烟囱的需电保护均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有的虽然装了避雷针,但防雷装置不完整或不合技术要求;有的干脆不装防雷设施;有的则认为金属烟囱没有安装防雷装置的必要,等等。我县位于鄱湖之滨,烟囱雷击事故曾有二次发  相似文献   

18.
正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嚴墙之下。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安全观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人们对维护安全利益形成的认知,虽然安全学科成立的年代并不久远,但安全观在我国古代的许多论著中早有体现。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就曾提出过"居安  相似文献   

19.
《论语·述而》记载,一次,子路问起孔子,如果孔子当了大将,选怎样的人做助手?孔子说:“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庄子·秋水篇》记载,后来,孔子困于匡,子路见孔子脸无惧色,不禁感到奇怪。孔子又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临事而惧”与“临难不惧”同出孔子一人之口,岂不矛盾?然而仔细想来,这不同的两句话不仅无矛盾,而且有着发人深省的道理。前者告诫人们办事需小心谨慎,不可鲁莽,要防患于未然,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后者告诫人们遇有突发事变,不要惊慌失措,而应镇定自若,处置得当,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总而言之,前言也…  相似文献   

20.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今,不到4年时间东莞有116人溺亡,其中15岁以下儿童70人;而今年,截至6月20日东莞就已有8名学生溺亡。翻阅这70名儿童的溺亡案例,90%的儿童溺亡事件发生时,家长都不在身边;家长疏于监护,甚至说"总不可能将孩子拴在裤腰带上,或者锁在家中"。家长疏于监护,导致幼小的孩子溺亡,该不该追究家长的刑责?对此,有学者认为,应当依法严惩;但也有学者表示,追究家长刑责,是推卸了社会的责任。东莞市政协委员梁聚峰则提出,"该安慰的要安慰,但是该罚的还是得罚,正是因为人们老是喜欢把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