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海滨海岛类风景名胜区,目前三亚市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着主要通过定性评价来简单评价其景观与视觉影响的问题,没有对其景观与视觉影响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本文通过提出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进行视觉影响评价的相关步骤,采用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三亚鹿回头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为实例,最终对三亚市旅游景点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视觉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玉虎 《环境与开发》2001,16(2):43-44,54
文章首先对于国内外出现的视觉影响评价与景观影响评价的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视觉影响评价”在功能表述上更为确切,并给出了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然后针对视觉影响评价的特点,介绍了视觉模拟用以预测影响的手段以及评价方法和减缓措施,并通过一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最后针对我国视觉影响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和论述了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概念及评价的过程、内容与方法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建议。由于景观及视觉影响不同于通常的污染影响,具有直接可见性和不易改变性等特点,故应及早重视,使发展项目所制定的计划与景观及视觉环境相协调。该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图形叠加法和GIS法等。   相似文献   

4.
城市快速路景观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道路景观影响评价发展状况和意义,给出了城市快速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针;结合常用的景观影响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工程实践中时间性、准确性要求形成了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景观影响评价方法。在该方法中对指标的概念和标准化处理方法做了改进,计算函数更为实用和完备,并充分考虑了公众关注度的因素,体现了观念的更新。最后给出了对视觉影响的缓解措施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景观影响评价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景观影响评价的一些发展和意义,提出了景观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针对景观影响评价的特点,介绍了透视图法、叠图法、制作模型法和计算机显像法4种景观影响预测的手段最后针对我国景观影响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善的建议:从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上突出景观影响评价的地位;加强景观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注重景观影响评价专业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在诸多风景名胜区重大工程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活动是否会对特定区域造成影响,已成为城乡规划视觉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从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两方面,探讨风景区重大建设项目视觉景观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方法和体系,其中静态评价包括视觉可见性、视觉敏感度和景观相融度3个维度,动态评价包括视觉可见率和游线可视范围2个维度。以武汉东湖风景区四季花城项目视觉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通过静态与动态两方面的视觉景观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待建项目对风景区景观及视觉所带来的影响强度,以便通过对拟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来降低对风景区景观及视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视觉影响评价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开展视觉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 ,提出了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针对视觉影响评价的特点 ,介绍了 4种视觉模拟用以预测影响的手段。最后针对我国视觉影响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景观评价是国外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乡的视觉景观和声景观质量正面临深刻变化。选取具有明显城市-乡村梯度的代表性景观,通过景观现场调查和室内评价测试,剖析了城市-乡村梯度下景观的视、听属性和人群的景观视、听及综合认知评价的变化,并探讨景观属性变化对认知评价的影响,以及视觉景观认知评价、声景观认知评价与景观视听综合评价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沿城市-乡村梯度,视觉景观由人工景观逐渐过渡到自然景观,声景观由人工声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生物声和地质声为主,声级水平随之降低。(2)景观视听评价结果总体上随人工影响程度大小的下降而上升。(3)景观视听综合评价受视觉景观认知评价和声景观认知评价的共同影响,其中声景观认知评价对景观视听综合评价的贡献明显高于视觉景观认知评价。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思茅目前开展景观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提出了景观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内容和方法,介绍了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思茅目前开展景观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提出了景观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内容和方法,介绍了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风险评价是近十几年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发展方向,由于其空间异质性和评价过程的复杂性,成为了目前的研究难点与热点。文章回顾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由最初的意外事故风险评价发展到环境风险评价再到生态风险评价、区域生态风险评价,风险因子由单一发展到多元,评价范围由种群、局地扩展到景观、区域。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评价模型的优缺点,探讨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望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明确风险评价人员、确定风险评价范围、选用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过程实施、风险评价结果核实与汇总、风险控制的策划以及风险评价的持续与改进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从而实现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市政专项规划环评中存在的评价难以早期介入、规划内涵把握不准确、评价环节覆盖不全面等问题。对市政专项规划环评的评价模式、人员配置、逻辑主线和内容侧重进行了探讨,提出应提倡多学科专业人员合理搭配的混合评价模式,并建议将“选源评价→选站评价→选线评价”作为评价的逻辑主线,将选潭和选站作为评价的重点内容。最后以深圳市填海造地填料系统布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介绍了市政专项规划环评的具体煽制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双乙烯酮生产所用原料都具有一定爆炸特性,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双乙烯酮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双乙烯酮项目为例,分析双乙烯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是了解评价区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也是预测评价中参照的本底值.为了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监测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目前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中存在监测布点不合理、采样不规范、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促进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更趋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已经成为旅游安全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解和掌握我国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进展,从相关理论基础、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旅游安全评价总体发展迅速并逐年向好,初步形成了以事故致因为导向的理论框架,评价对象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系统和旅游生态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见成效,主观权重研究较多、客观权重研究少,评价方法研究简单应用多、改进创新少。最后,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和我国旅游安全评价发展趋势,结合旅游科学和安全科学知识对旅游安全评价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风险评价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的过程,属于战略影响评价范畴,需要解决区域内项目布局、规模等问题.规划环评中的风险评价应同规划环评的目标相对应,即从源头上对规划中涉及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或减缓风险的方案.比较了规划环评风险评价和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后指出,规划环评中风险评价的目标主要在于通过对风险源的识别和分析,为整个区域内项目的布局、规模以及土地利用提供合理指导,并对原规划方案进行反馈.总结了风险评价用于规划环评中的特点及其与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在步骤上的异同,并以平顶山化工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风险评价的内容为例,对风险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平顶山的风险源对周围地区有一定影响,应考虑部分地区的搬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区划及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评价体系包括UN体系和WP体系.两种体系基础要素均包括地下水固有防污性能、含水层富水性、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源保护区和污染负荷,但是5个基础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为探讨两种体系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及造成差异性的原因,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分别采用UN体系和WP体系进行污染风险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N体系和WP体系存在明显差异,2种体系的评价等级空间分布趋势相似,均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同等级覆盖范围差异较大;并且评价体系构成的层次问题、评价要素的叠加规则及评价过程中运用的分级方法都可能对UN体系和WP体系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造成影响.UN体系和WP体系评价方法都适用于平原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但是2种评价体系考虑的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