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区域性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东北地区近30 a(1981-2010 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采用CAST聚类方法进行土壤湿度区划,对各区域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建立土壤湿度的分区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中部的土壤湿度在近30 a 内呈上升趋势,其余部分则呈下降趋势,但北部的下降趋势较小,西部下降趋势较大;各区域土壤湿度的显著影响因子有所差异,但都与前一旬的土壤湿度和降水量有较大的相关性;利用1981-2007 年的数据建立各区域的土壤湿度预报方程,利用2008-2010 年的数据对预报方程进行检验,土壤湿度的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3.67%,预测值与观测值较为接近,基本可反映土壤湿度的实际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站点观测和模式模拟的北京市土壤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全面的地面表层的时空变化信息,研究行政区域尺度内的水循环和能量循环,必需结合模型模拟和站点观测。基于国家气象局开发的时空连续的CLDAS土壤湿度产品,结合已获取的北京市区域内82个监测站点的逐日土壤湿度监测数据,评估CLDAS土壤湿度产品在行政区域尺度内的准确性与一致性,进一步获取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精确、全面、连续的土壤湿度时空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土壤墒情时空变异特征。对比分析CLDAS产品和站点观测两种土壤湿度数据显示,北京市201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范围内CLDAS产品具有以下特点:CLDAS产品基本与观测数据具有一致变化的趋势,除顺义外CLDAS产品均高于观测数据。当日20∶00的土壤湿度均高于8∶00的土壤湿度,在平均气温降为0 ℃后,土壤湿度波动剧烈,20∶00与8∶00的土壤湿度出现显著差异。在时间尺度上,随着降水的减少,北京市的土壤湿度在逐渐降低。在空间尺度上,北京市干旱范围在逐渐扩大,并且呈现以昌平为中心的极旱逐渐蔓延至多个区。由于顺义区土壤相对湿度较高,呈现另外一个以顺义为中心的土壤相对湿度逐渐变小的区域,但空间范围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在OSUП(2002)半经验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推演得到了一个适合较广粗糙度范围内监测裸地土壤湿度的新模型,该模型不依赖于地面先验知识,只依靠两景相邻时相HH/VV双极化影像的同极化比和不同的雷达入射角即可获知地表土壤湿度和粗糙度。根据满足模型需求的影像范围,研究选择北京昌平区的小汤山镇和顺义区的赵全营镇反演土壤湿度。然而,由于缺乏对应的地面试验验证数据,所以仅根据理论上的推导,对土壤湿度分布范围的百分比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及历史资料等发现反演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从而介绍一种依靠多极化、多时相雷达影像的手段监测土壤湿度的新方法,为未来土壤湿度的遥感监测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4.
盐度对崇明东滩沉积物-水界面NH4+交换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自然沉积物柱样不同盐度下的模拟 ,得出在有丰富微生物活动的潮滩由盐度的增加引起的NH4 离子配位体的增加 ,不能直接导致NH4 从沉积物 -水界面析出 ,而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控制NH4 在界面的交换行为 ,并且盐度增加引起NH4 在界面扩散行为的变化 ,仅在中盐度条件下盐度增加的最初 1~ 2h内表现出来。在低盐度下 ,矿化作用对盐度最敏感 ,在盐度从 7降到 0的初始 1h内 ,矿化作用超过硝化作用 ,使NH4 从沉积物—水界面析出 ,而中盐度下硝化作用对盐度的增加更敏感。在盐度增加的整个过程中 ,微生物的矿化和硝化都受到抑制 ,但微生物的硝化作用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气温和土壤湿度变化对3种典型荒漠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子发芽对气温和土壤湿度变化的响应是气候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 为了分析荒漠植物种子发芽对气温和土壤湿度变化的响应趋势,选择典型荒漠植物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和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在人工气候箱中分析在3种土壤湿度(3%,5%和15%),2种气温(16 ℃/22 ℃ 和21 ℃/27 ℃)和浸种(12 h)与不浸种处理下种子的发芽趋势. 结果显示:沙拐枣和泡泡刺种子的发芽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浸种下随气温的升高其发芽率增幅比不浸种下大;不浸种下气温升高麻黄种子发芽率增幅比不浸种下大,浸种下土壤湿度为3%时气温升高其发芽率增幅比土壤湿度为5%和15%时大(P<0.05). 3种植物种子发芽指数随气温的升高和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不浸种下气温升高沙拐枣和泡泡刺种子的发芽指数显著增加,浸种下其发芽指数增幅不大;不浸种下气温升高麻黄种子发芽指数增幅较小,浸种下其发芽指数增幅较大. 3种植物种子均在培养初期发芽速率增加较快. 荒漠植物种子发芽受气温和土壤湿度的共同影响,不同植物种子发芽对这些因素的变化有不同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模拟富营养化水质条件下,盐度对普通小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及氮磷吸收影响。分别在7个盐度条件下对2种小球藻的生长情况、抗氧化能力、氮磷吸收能力进行胁迫实验探究。结果表明,0.5%盐度对2种小球藻抑制作用最弱,当盐度高于0.5%时,2种小球藻均受到明显生长抑制,0.5%盐度下的细胞密度分别为3.0%盐度下的细胞密度的2.87和2.20倍。抑制作用随盐度升高而增强,小球藻抗氧化体系变化显著,且普通小球藻对盐度变化的敏感性较蛋白核小球藻更高。盐度同样对2种小球藻吸收氮磷营养盐存在影响,普通小球藻在0.5%盐度下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能力最强,实验去除效果分别为36.3%、32.8%、90.2%,蛋白核小球藻在0.5%盐度下对氨氮、总氮吸收能力最强,分别为49.5%、52.1%。随着盐度升高,对营养盐吸收抑制作用增强并影响了小球藻生长过程中对氮磷元素需求。  相似文献   

7.
盐度变化对日本对虾暴发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盐度在对虾暴发白斑综合症 (whitespotsyndrome)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进行了盐度变化对日本对虾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及不同盐度下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 :(1)盐度是影响日本对虾生理、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 ;(2 )盐度变化能够影响对虾的免疫状况 ,盐度升高和降低都会降低日本对虾的免疫水平 ;(3)在偏离对虾正常生存盐度的环境中 ,对虾抵御外来感染能力降低 ,易受病原体如WSSV的感染 ;(4)盐度变化是导致对虾爆发白斑综合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军曹鱼稚鱼[体重(6.52±0.71)g]在适应不同盐度(5、10、20、30和37)14 d后盐度5和10处理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且该两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数也显著低于盐度30和37组, 而血清皮质醇和乳酸含量则明显高于盐度30和37组.此外,低盐度组中稚鱼血糖有升高趋势,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随盐度降低而升高,但碱性磷酸酯酶(ALP)变化则相反.血清渗透压、Na+ 和Cl-离子浓度与盐度呈正相关,而K+浓度呈负相关.鳃NKA活性在盐度20组中最低,在盐度10组中最高.研究显示军曹鱼稚鱼有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适度降低盐度并不影响其生长,但在过低盐度中仍呈应激反应,且盐度变化还可影响多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盐度对棕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不同盐度梯度下棕囊藻的生长,实验设计了10个盐度梯度,结果表明:在盐度8~32范围内,棕囊藻的生长正常,最佳生长盐度为16,当盐度低于8或高于32时,藻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数量增长缓慢,最大细胞数远低于16盐度组。研究发现:棕囊藻在盐度为0的环境下仍能缓慢生长,说明海洋中的棕囊藻赤潮在内陆的淡水湖也可能暴发,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比较盐度为0及36的棕囊藻细胞表面形态,发现两者差异较显著,前者藻细胞的直径大于后者,且后者藻细胞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塌陷。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逐步提高盐度的方法驯化出耐高盐的活性污泥,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进行模拟高盐废水的处理试验,对盐度为0、8、16、24、32 g/L的5个盐度梯度高盐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度梯度的不断增加,系统稳定时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的去除效率由未加盐度时的98%、98%和97%下降至32 g/L盐度时的84%、73%、47%;由生物膜比耗氧速率(SOUR)和脱氢酶活性(DHA)表征的微生物活性在低于8 g/L盐度时增加,大于8 g/L盐度后下降;盐度使得生物膜中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从26.15 mg/g SS增加到216.27 mg/g SS,其中TB-EPS的多糖(PS)含量增加最为显著,EPS的增加可以提高微生物对盐度的抗性和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不同盐度生物膜中,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髌骨细菌门是最大的3种优势门,平均相对丰度累计维持在72%~83%之间,其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随盐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变型菌门相对丰度随盐度增加而下降;动球菌属、微白霜菌属和TM7a随着盐度的上升相对丰度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1.
5083铝合金在模拟淡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循环极化、动电位极化研究了不同盐度的海水对5083铝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腐蚀电位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开始迅速负移,60 d后趋于稳定;循环极化显示击破电位随盐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保护电位随盐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盐度为1.5%(质量分数)处达到最小值;腐蚀形貌显示5083铝合金在盐度为1.5%(质量分数)的海水中点蚀最严重;不同盐度下5083铝合金的阴极保护电位区间约在-0.90~-1.05 V之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发展而产生的大量高盐度有机废水具有难处理的特点。通过对国内外高盐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对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组合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的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重点针对生物法阐述了高盐度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的耐盐机理,提出了采用组合工艺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的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条纹环沟藻(Gyrodinium instriatum)生长的影响。在28个温度(15~30℃)和盐度(0~35)组合中,条纹环沟藻在20℃和盐度25下生长最好。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盐度为20~25。在适宜的盐度下,藻细胞对高/低温度的忍耐能力增强,同样适宜温度也可促进藻细胞对高/低盐度的抵抗能力。条纹环沟藻不能在无盐环境生长,但在适温下(20~25℃),能在盐度为10的条件下生长。研究结果说明条纹环沟藻是一种广盐生物,能适应较低的盐度,这也是其赤潮多在低盐的河口海域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循环极化、动电位极化研究了不同盐度的海水对5083铝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腐蚀电位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开始迅速负移,60d后趋于稳定;循环极化显示击破电位随盐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保护电位随盐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盐度为1.5%(质量分数)处达到最小值;腐蚀形貌显示5083铝合金在盐度为1.5%(质量分数)的海水中点蚀最严重;不同盐度下5083铝合金的阴极保护电位区间约在-0.90~-1.05V之间。  相似文献   

15.
盐度影响铬对真鲷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盐度突变对真鲷幼鱼存活的影响及不同盐度(10.09~30.59)条件下铬对真鲷幼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当盐度高于9.18时,盐突变不会导致真鲷幼鱼死亡;当盐度低于3.67时,幼鱼死亡率为100%,其96h半致死盐度为6.85。另外,盐度越低,Cr6+的LC50越低,说明盐度降低会加大Cr6+对真鲷幼鱼的毒性。基于上述结果,在分析某一海域鱼类致死原因时,必须对污染物质的毒性效应和环境因子的变化加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盐度变化现状及其对海洋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莱州湾生态监控区2004年5、8月份两个航次的盐度监测资料,结合近40a污染监测网莱州湾海域的监测资料和历年黄河入海径流量等有关资料,研究分析了近年莱州湾盐度变化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40 a莱州湾盐度变化趋势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莱州湾盐度值与以前相比有明显升高。黄河径流量锐减和断流是引起莱州湾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莱州湾盐度升高,对莱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湾内产卵场、育幼场和海洋生物群落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盐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泥表观硝化速率的抑制机理,采用批次试验模拟不同盐度条件下MBR活性污泥的硝化反应并测定其表观硝化速率、自养菌活性和SMP、EPS中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不断提高,污泥表观硝化速率逐渐下降,当盐度大于12.5g/L时,污泥体系出现NH4+-N含量上升的现象.自养菌的活性逐渐被抑制,抑制程度和盐度正相关,当盐度大于2.5g/L时,SMP和EPS中DNA的含量逐步上升,细胞结构被破坏是微生物活性被抑制的原因.SMP和EPS中蛋白质含量随着盐度的提升明显增长,蛋白质在污泥系统水解并发生氨化释放NH4+-N也是表观硝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当盐度小于12.5g/L,系统释放NH4+-N对表观硝化速率抑制作用随着盐度的提高而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盐度对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幼体生长和体生化成分的影响,采用突变和渐变两种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18、21、24、27、30、33)对其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与体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其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体水分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粗脂肪和灰分影响不显著(P0.05)。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粗蛋白质含量随着盐度升高先增后减,饵料系数先减后增,水分含量随着盐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其生长适宜的盐度是21~33,最适盐度为27~30。  相似文献   

19.
盐度抑制下的MUCT处理效能及其微生物种群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有为  彭永臻  李晶 《环境科学》2009,30(2):488-492
研究盐度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效能的影响,对生物处理含盐污水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MUCT工艺处理含盐生活污水,在淡水以及5、 8、 10 和15 g/L等不同NaCl盐度水平下,研究了盐度对生物处理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相对有机物而言,盐度对营养污染物去除抑制更强烈.当进水盐度超过8 g/L后,MUCT总磷去除率从淡水的92%下降到72%,总氮的去除效率从75%下降到62%.当盐度超过15 g/L,好氧异养菌数量开始减少,导致有机物去除率的下降.在盐度的抑制下,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特异反应表现为:①当盐度超过8 g/L,好氧池内发生了显著的亚硝酸积累(超过80%的积累率).高亚硝酸盐积累刺激了反硝化亚硝酸盐吸磷的发生;②随着盐度的升高,厌氧放磷消耗的有机物量逐渐提高.试验进一步研究了盐度影响下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为理解盐度影响的本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SBR工艺处理高盐度生活污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水冲厕产生的高含盐生活污水,试验采用SBR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海水盐度的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及氨氮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高盐度污水的生物处理系统中,污泥的驯化是关键的一步。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总体上随着盐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在海水冲厕范围内(海水比例在30%内,盐度为10500mg/L,Cl-为5700mg/L),海水盐度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