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环境》2013,(5):7-7
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长青镇发生615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2009年8月陕西省凤翔县长青镇发生的"血铅事件"已过去月余,却远未尘埃落定.按照凤翔县铅超标儿童治疗方案.对那些高铅血症和轻度铅中毒、需要在家进行非药物驱铅的儿童,政府为他们配送了牛奶、干菜、干果;对于中、重度铅中毒、需要采取入院药物驱铅治疗的儿童,政府积极进行救治.所需的费用由县财政全额负担.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安徽省怀宁县发生血铅超标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近几年,血铅事件一次次牵动人们的神经。2009年发生了6起较大血铅事件,  相似文献   

4.
安泉 《环境》2009,(10):68-71
近期以来,国内接连发生了湖南浏阳镉污染、山东临沂砷污染、山西凤翔血铅事件、湖南武冈血铅事件、河南济源血铅事件等几起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轰动全国,余波未了。令人颇感不安的是,这些污染事件都有为数众多的老百姓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一时间人心惶惶,感觉身边危机四伏,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对宝鸡市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围灰尘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地积累指数和富集因子评价方法评价了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该铅锌厂周围灰尘中Cu、Pb、Zn、Cr、Ni和V的几何平均含量分别为123.1、1449.1、2082.1、1085.0、840.和81.8mg·kg-1,均明显高于陕西省表层土壤背景值,分别为陕西省表层土壤背景值的5.8、67.7、30.0、17.4、1.4和1.2倍.距离铅锌厂500m范围的灰尘中Cu、Pb、Zn、Cr、Ni的含量最高.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长青镇铅锌厂周围灰尘中Cu、Pb、Zn、Cr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铅锌厂的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而Ni和V则基本无污染.  相似文献   

6.
宝鸡长青镇工业园区周围灰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对宝鸡市长青镇工业园区周围灰尘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长青镇工业园区周围灰尘中重金属Cu、Pb、Zn、Cr、Ni和V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8.2、1586.2、1918.8、1591.8、40.2和81.9mg/kg,均高于陕西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手-口摄入行为是人体摄入灰尘中重金属的主要途径,儿童经手口摄入Pb和Cr的暴露风险商及总危害指数均大于1,说明灰尘Pb和Cr对儿童具有重要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7.
简讯     
环保部:今年1~8月全国发生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近日表示,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今年1~8月,全国发生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其中9起为血铅事件。在全国排查的4.46万家化学品企业中,72%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太湖等重点流域沿岸,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不足1公里的占12.2%。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土壤铅对儿童血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沈阳市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动态关系,鉴于今后土壤是儿童最重要的铅暴露源,通过土壤铅预测儿童血铅,并计算当土壤铅含量削减到土壤质量二级标准时,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10μg·dL-1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相关系数在地理区水平上最高,为0.9200,地理区客观地代表了儿童铅暴露的真实范围.西部工业区有约90%的儿童血铅水平都高于安全阈值;东部儿童血铅水平最低,几乎没有超标现象;其它地理区儿童血铅的超标范围在3.48%~31.81%.西部工业区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以下所需的时间最长,平均为26.68月,其次为北部、东北部、西南部、西北部和中部,东部儿童已在安全水平.无论各地理区儿童血铅水平,还是平均恢复时间和最长恢复时间都受土壤铅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今年,从安徽的怀宁到浙江的台州、德清再到广东的清远、紫金县,短时间内我国多地频频爆发血铅污染事件,这些事件的集中爆发揭示了我国现阶段突发环境污染的若干现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血铅污染领导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不够;职能部门日常监管、隐患排查工作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土壤镉污染危害群众健康事件、陕西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等备受社会关注,使我们在关注常规污染物减排的同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徐曼  杨雪杰 《环境保护》2012,(18):16-18
当前,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血铅超标等重金属污染事件反复挑战社会神经,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为治理重金属污染,我国频出重拳。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拉开了全力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序幕。针对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难点,本刊记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进行了专访。重金属污染治理难度很大《环境保护》:您认为当前我国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呈上升趋势,环保部直接调度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135起,比2007年增长22.7%。2009年,环保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71起,比2008年增加26.7%。2010年也不平静,从大连湾石油泄漏污染、紫金矿业水污染到吉林化工原料桶冲入松花江、多地血铅超标等,无一不在撼动着公众。从近4年来的媒体声音、国家公报及公众反馈来看。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环境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铅锌生产和消费大国,铅锌产量和消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几十起重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的"血铅超标事件"让涉铅企业不断地经历风暴的考验,铅锌冶炼行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期,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辽宁、河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和甘肃8省(区)环境评估部门及环评机构,开展铅锌冶炼行业环境评估。本文在总结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简要陈述了我国铅锌冶炼行业目前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并提  相似文献   

14.
刘静 《环境保护》2011,(18):52-54
铅是一种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蓄的有毒重金属,损伤大脑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破坏造血系统、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其中儿童对铅的不良影响特别敏感,据研究表明,儿童血铅每上升100微克/升,智商平均降低6~8分。近年来,随着媒体对血铅超标事件高频次、大规模的报道,社会各界对铅污染问题尤其是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关注。据统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污染致害具有长期潜伏性,致害过程复杂,使其显现出不同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公害特性",因此,在重金属污染致害的制度应对中,需要适当调整受害人在实体权利的主张及诉讼程序,以保障受害人获得及时、充分的救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重金属的利用与需求也急剧增加,与此同时,重金属污染也呈高发态势:我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2009年,重金属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铅超标、182人镉超标,引发32起群体性事件;1/5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至少有2000万公顷……重金属污染的这组数字化表达,凸显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现实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陕西省始终坚持"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理念,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狠抓环境问题整治的同时,不断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应急保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环境安全形势得到明显改善. 着眼高效处置,打造功能齐全的信息化平台 一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提升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水平,陕西省采取"走出去、引回来"的办法,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努力开拓视野,突破传统的管理办法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河长制"为中国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对策。"河长制"起源于地方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而进行的"应急式"的制度创新。2007年夏季,太湖爆发了大面积的蓝藻事件,引起了江苏省无锡市的水危机。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同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无锡市在2007年8月率先推行了"河长制",由各级党政负责人分别担任64条河道的河长,加强污染物源头治  相似文献   

18.
从频频发生的“血铅事件”到震惊全国的“镉米风波”,我国重金属污染警钟频频敲响。我国重金属污染正由大气、水体向土壤污染转移,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1999年2月3日,全国各级医院保健机构的常规检测项目中加入了一个新成员:儿童血铅含量.2001年8月,由多位院士和铅防治专家组成的中国科学研究会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讨论我国妇女儿童铅中毒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无锡太湖蓝藻、陕西凤翔铅污染、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以及2011年多地血铅中毒和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漏油对海水的重大污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对企业及时、全面、准确披露环境管理信息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也促使政府加强对环境管理信息监管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