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巴西前寒武纪的祖母绿矿床产于一种有太古宙基底和上地壳岩、超镁铁质岩和花岗岩类岩石的典型地质环境中。火山沉积岩系以叠瓦状构造或以受复杂褶皱作用和变形作用影响的地质体的形式产出。祖母绿矿化属于典型的黑云母片岩型矿床,它由伟晶岩脉与超基性岩发生反应形成。同时,也有没有伟晶岩而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祖母绿矿床。祖母绿矿床的形成归因于使超基性岩发生钾交代作用和使伟晶岩发生脱硅作用的渗滤交代作用。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和矿物共生组合基础之上的新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2.
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之武夷山褶皱带中的中武夷山隆起区西缘南段,付坊花岗岩体西缘、会同花岗岩体北东缘与震旦纪洪山组片麻岩、片岩接触带伟晶岩密集区.矿化伟晶岩大多受NE、NW、NEE向节理控制.矿区内已发现14个矿体,它们常呈脉状,延伸40~150 m.矿石为花岗伟晶结构,似文象结构和块状、条带状构造.含锂的矿物主要为锂辉石、含铌、钽的矿物主要钽铌铁矿、铌钽铁矿.它们主要分布于分异晚期的块体带中.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床为岩浆一交代花岗伟晶岩型矿床,成因上与付坊和会同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区域地质背景 马坑式铁矿床主要分布于我国闽西南和粤北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闽西南地区位于闽粤海西—印支断陷带的北段(通称“永梅拗陷”),东邻浙闽粤中生代断陷带,西畔武夷隆起,南近广东梅县,北为闽西北隆起(图6)。闽粤断陷带是在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基底上发育的、主要由上古生界组成的海西期断陷。闽西南地区“马坑式”铁矿主要赋存于闽粤断陷带东侧的大田—龙岩复向斜内。  相似文献   

4.
<正> 1 矿床地质背景一洞-五地锡矿床位于华南锡矿带中部,广西罗城宝坛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元古宙构造带江南古陆西南端雪峰隆起南缘褶皱系。矿区出露地层为元古界四堡群浅变质浅海-深海相复理石砂页岩建造,并混染有火山物质成分,同时伴有火山碎屑岩和基性超基性岩产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岩主要有蚀变辉长辉绿岩、辉绿岩等,并具多期活动特征。基性岩  相似文献   

5.
<正> 一、区域地质概况 蒙库铁矿是新疆阿勒泰铁矿带的一个大型铁矿床,位于阿勒泰褶皱系可可托海地背斜褶皱带之中段,卡拉额尔齐斯复背斜和克兰复向斜接合部位之蒙库复背斜的次级向斜构造中(见图1)。  相似文献   

6.
在中哈萨克斯坦广泛发育着不同成分和成因的泥盆纪沉积物。它们的空间分布标志着存在两个分别属于加里东和海西褶皱区的大的一级构造-岩相带。在泥盆纪沉积物中,下泥盆统喷发岩层占有特别的位置,对于它们的构造归属具有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它们构成了加里东和海西褶皱区相毗邻的边缘火山岩带。这个火山岩带与分隔不同发展阶段的构造带的深大断裂有关。第二种观点已经反映在欧洲大地构造图上,认为  相似文献   

7.
一、地质情况与矿物共生组成 坦柯伟晶岩位于加拿大前寒武纪地盾上,在温尼伯(Winnipeg)东北110英里。它作为钽矿床来开采,其中还富集有耐火材料级的锂辉石,并有众所周知的铯榴石的高度富集。伟晶岩产于角闪岩中,呈偏平膨胀体,其面积为4000×60—280呎。该伟晶岩体由九个带所组成,依生成的先后顺序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西昆仑山广布的岩浆岩尤其是花岗岩研究取得的成果基础上 ,结合区域构造、沉积建造等其它地质特征 ,再造了西昆仑山地质构造发展历程 ,进而研究了区内成矿堆积环境及其矿床地质特征。结果表明 ,西昆仑山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 ,是一条由北而南分别由加里东造山带、华力西造山带和燕山早期造山带组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区内存在以下 5种主要成矿堆积环境 :洋脊 (蛇绿岩 )成矿堆积环境 (塞浦路斯型含铜黄铁矿矿床 ,豆荚状铬、镍矿床 ) ,被动陆缘成矿堆积环境 (MVT铅锌矿床 ,Sedex型铅铜矿床 ) ,火山弧成矿堆积环境 (斑岩型铜矿床 ,黑矿型铜锌铅矿床 ,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弧后盆地成矿堆积环境 (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型铁铜金矿床 ,气液充填型铜金铁矿床 )和同碰撞成矿堆积环境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伟晶岩型多金属银矿床 )  相似文献   

9.
骆驼沟银多金属矿区位于东秦岭褶皱带东段之朱阳关-夏馆断裂和黄花幔花岗岩体南部.朱阳关-夏馆断裂带是一个锑、金、银、铅、锌、铜、钼多金属成矿带,2003年发现了骆驼沟银多金属矿床.该区银多金属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虽然本区内的地质找矿工作开展较早,但只进行了铜矿的地质普查.本文通过银多金属矿的地质普查,对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按五种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古老地台区、年青地台区、古褶皱带、年轻褶皱带和现代火山活动区,从各区承压水系的特点、矿泉区赋存层位的岩相岩性特征、有机质含量,或生物作用、氧化程度、构造岩浆-发育情况以及变质作用等方面探讨了矿泉水的成因类型、形成机理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某铀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北缘,武夷山后加里东隆起西翼,赋存在两个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体的接触带内,以储量大、品位低而著称。因而对该矿床的成因研究,长期以来为人瞩目。本文主要以同位素资料为依据,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试图对它的成矿模式作一探讨。 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受NE向桃山断裂、罗坑断裂为主干断裂并为它们所夹持的打古寨岩体和罗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安徽黟县西坑银多金属矿床的构造地质、地层与蚀变、岩浆作用、银矿体与矿石及同位素等特征,探讨了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活动大陆造山带大多以活跃的断裂错断及褶皱发育为特征,这些过程同时改变区域高程与地势,进而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天山山脉南北两侧均发育有明显的三列褶皱-断裂系统。根据褶皱地层中前生长地层和生长地层均可计算区域地层的隆起高度。东天山北侧近平行分布着齐古、玛纳斯和独山子褶皱-逆冲带,根据前生长地层能够开展区域隆升过程分析和天山生长历史恢复。本文通过三列褶皱-断裂体系地层组成分析及地层变形特征测量,获得天山平均高程在中新世早期约1800米,在中新世晚期约2600米,而晚上新世与现在高度接近。结合前人对中新世以前区域高程的恢复数据,天山北侧褶皱和断裂活动是区域生长的主要构造形式,也造成了区域阶段性隆升。  相似文献   

14.
<正> 业已查明,全球范围内的汞矿化基本上分布在三个汞矿带:地中海汞矿带,太平洋汞矿带和中亚汞矿带。前两个汞矿带位于阿尔卑斯期和中生代的褶皱区,而第三个汞矿带的形成则与中亚褶皱带古生代构造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有关。 据(1946)计算,全部汞矿床中的含汞量仅占地壳总汞量的0.02%左右。近20年来对金属矿床和石油天然气矿床中含汞量的广泛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些地质体中富集有可观数量的汞,虽然它们的总含汞量未必能从根本上改变的计算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汞都可顺便回收,而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北山地槽褶皱带马莲井复向斜中。区域出露最老的地层为晚元古界星星峡组。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第一段至第三段。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及页岩,次为沉积凝灰岩。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地质概况 矿田位于江南古陆西部边缘,雪峰山复式背斜之北翼。区内地层简单,出露有元古界的冷家溪群和板溪群。板溪群马底驿组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岩性段,下岩性段又分为八个小层。矿田构造线主要呈东西或北东向,规模较大的褶皱有近乎东西向的冷家溪-沃溪复式背斜(古佛山背斜),矿区位于其南翼,以断裂构造发育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 引言 在伊拉克阿耳卑斯造山带已划分出两个基本构造单元。北部冲断层带属于陶尔褶皱带成矿区,而推复带却是伊朗褶皱带成矿区的一部分。 从成矿作用观点来看,北部冲断层带的特点是存在铅、锌矿床,大都伴有重晶石矿床,偶尔伴有萤石矿床。铜很少存在,而且量也很少。该区还产有菱铁矿脉,而伊朗褶皱带的推复带则以铜-铁-铬铁矿矿化为特征。 北部冲断层带由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岩  相似文献   

18.
矿结的一般地质特征 阿克希拉克矿结位于东吉尔吉斯的萨雷贾兹锡矿区西部南天山科克沙尔海西晚期褶皱带内。它由晚泥盆世—晚石炭世硅灰质陆源地层组成,这些地层挤压成向西倾伏、倾角平缓(20—30°)的阿克塔什背斜。巨大的造山后浅  相似文献   

19.
<正> 过去人们一般把天山地槽分为三个二级构造带,即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中天山结晶轴和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和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在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生物群类型和地质构造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何在?过去一直用“中天山结晶轴”长期隆起把这两个地区分隔开来解释。笔者于1977—1978年对该地区进行了两次登山地质考察后认为,南北天山地质构造之所以不同,并不是所谓“中天山结晶轴”长期隆起的结果,而是由于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板块所致。前人所称的“中天山结晶轴”,实际上是地缝合线及其两侧的变质带。其根据  相似文献   

20.
白石嶂钼矿区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成矿于中生代燕山期。矿床赋存于燕山二期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株南东端西侧与上三叠-下侏罗统地层的接触带,白石嶂断裂(F19)与杨塘断裂的交汇部位。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着重研究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并对矿床的成矿专属性作了初步探讨。文章对围岩及其蚀变特征与矿体/矿石赋存特征、矿体规模之间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总结矿化富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粤东地区钼矿成矿特征,总结出本区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为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寻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