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柠檬酸,碘存在的氨性介质中,以丁二酮肟为显色剂,应用光度自动分析方法,测定废水中微量镍,检出限为0.3mg·l~(-1);线性范围为0.3~10mg·l~(-1);相对标准偏差<1%。  相似文献   

2.
工业废水中微量Cr^6+的流动注射光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沈艳红 《上海环境科学》1992,11(2):19-20,41
以离子交换法去除干扰离子,二苯碳酰二肼为显色剂,采用流动注射技术,以60个样/h的速度,分析电镀废水及其他废水中的C_r~(6+)。线性范围为0~5.0mg/l,检出限为0.09mg/l;对1.0mg/lC_r~(6+)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2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1%。  相似文献   

3.
电镀废水中铬的处理与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洪 《陕西环境》1998,5(1):24-25
1前言电镀液中,由于铬研(CrO3)含量高,常常因零件表面附着而带入漂洗水中,据资料报道:在电镀过程中,80%的铬研损耗于镀件带出的附着液,成为工业废水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它在废水中一般含量为25~100mg/l,大大超过工业废水允许排放浓度。铬在我国是相当贫乏的较贵重资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Cr(Ⅵ)-二苯碳酰二肼体系的高灵敏度流动注射分析法,结合离子交换分离、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了含还原性物质较多的城市废水中的Cr(Ⅵ)和总Cr。本方法回收率89%~103%,相对标准偏差0.25%~2.5%。  相似文献   

5.
王鹏  沈晋 《环境科学》1996,17(1):78-79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光度分析技术,以能形成颜色相近产物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建立了工业废水中Ni和Cu的的连续测定方法和装置。测定频率60样/h,Ni和Cu的最低检出率浓度分别为0.03μg/ml和0.04μg/ml。  相似文献   

6.
间隔流动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间隔流动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的原理、仪器构造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SKALAR SAN^plus间隔流动分析仪和它在环境监测中的7个检测项目: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氰化物、硝酸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磷酸盐。  相似文献   

7.
采用以LMA-1为表活性剂,正三辛胺为载体,磺化煤油为膜溶剂,氢氧化钠为内相试剂组成的乳状液膜体系,从电镀废水中提取Cr^6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膜稳定性和Cr^6 的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LMA-1为4g/100mL煤油,正三辛胺TOA为3mL/100mL煤油,NaOH浓度为10%,油内比Roi为1∶1,乳水比Rew为1∶15时,Cr^6 的提取率可达99%,处理后的废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间隔流动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的原理、仪器构造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SKALARSANplus间隔流动分析仪和它在环境监测中的 7个检测项目 :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氰化物、硝酸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磷酸盐  相似文献   

9.
王鹏  沈晋  周定 《环境科学》1996,(1):78-79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光度分析技术,以能形成颜色相近产物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建立了工业废水中Ni和Cu的连续测定方法和装置。测定频率60样/h,Ni和Cu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3μg/ml和0.04μg/ml。  相似文献   

10.
硫酸亚铁一硼泥处理电镀废水中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福荣 《环境与开发》2000,15(1):27-28,32
采服硫酸亚铁还原,硼泥絮凝沉降的方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铬(Ⅵ)。控制还原时间的PH为3.5-5.5,各,硫酸亚铁;硼泥=1:20:140,铬的去除率达99%以上,对于铬浓度小于100mg/L的废水,经一次处理,就可以达国家国家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化学沉淀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铬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以FeSO4还原电镀废水中的Cr6+,转化为危害较小的Cr3+,并通过调pH使之形成Cr(OH)3沉淀。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有还原剂投加量、Cr6+被还原时的pH值、转化为Cr3+时的pH值、电镀废水中Cr的初始浓度等。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上述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值。最后实验效果表明:化学沉淀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铬,总铬去除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硫酸盐还原菌还原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电镀厂废水的淤泥中,用Hungate厌氧技术分离出一株高效还原铬(Ⅵ)的硫酸盐还原菌,菌体为弧形杆状,宽0.5-0.8μm,长2-4.2μm,革兰氏阴性,极生单鞭毛,作无规则的渐近式运动,无芽孢,无荚膜,不完全氧化乳酸盐到乙酸盐,能利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H2+CO2,乙醇,甲酸盐等为唯一碳源。经鉴定属于Desulfovbrio sp.用SRIV菌进行去除铬(Ⅵ)的实验表明最适生长温度30  相似文献   

13.
铬是水质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标准监测方法之一就是比色分析,但其机理一直没有定论。本文采用对比性实验及等摩尔系列法对该分析方法的显色机理作了详细的探讨,认为该反应可能是DPC与铬(Ⅵ)的络合反应,并给出了该条件下络合反应产物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4.
电镀在表面前处理过程中产生一股浸锌废水,该浸锌废水中含有氰化物和高浓度的络合镍,采用常规的碱性氯化法难以使氰化物和镍达标;本文采用双氧水辅以硫酸铜为催化剂对某灯头电镀厂产生的浸锌废水进行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中、小型电镀厂或车间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进行现场快速简易监测的需要,又为给钝化废水处理器和含铬废水处理器配备监测装置,北京市机电研究院环保所,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用异戊醇萃取Cr(VI)与二苯偕肼的反应产物,萃取条件是:酸度为1N硫酸;加入NaCl量应在2.5—3.0M间,且必须在显色后才能加入NaCl,否则因还原铬(VI)使结果偏低;用离子交换剂证明反应产物带正电荷;反应产物进入有机相后比在水相稳定;萃取反应几乎瞬间完成;相比可达1:12以上.方法初步用于皮革厂的皮泡水,排放乳浊废水和电镀废液中Cr(VI)的测定,不需冗长的消化过程,测定结果用加入法证明回收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对ABEI-H_2O_2-Cr(III)发光体系进行了研究,并用于天然水Cr(III)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为1×10~(-10)g/ml—8×10~(-6)g/ml,检出限为4.5×10~(-11)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1%.  相似文献   

18.
采服硫酸亚铁还原 ,硼泥絮凝沉降的方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铬 (Ⅵ ) .控制还原时的PH为 3 .5~ 5.5,铬 (Ⅵ ) :硫酸亚铁 :硼泥 =1 :2 0 :1 4 0 (重量比 ) ,铬 (Ⅵ ) ,的去除率达 99%以上 .对于铬 (Ⅵ )浓度小于 1 0 0 0mg/L的废水 ,经一次处理 ,就可以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  相似文献   

19.
冠醚交联壳聚糖在Cr(Ⅲ、Ⅵ)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冠醚交联壳聚糖(DCTS)对铬的吸附行为,建立了DCTS富集分离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铬Cr(Ⅲ、Ⅵ)的新方法。在pH=7.5的溶液中,DCTS对铬的吸附率为100%,富集倍数可达50倍以上,用0.20g/L酒石酸2mL溶液可定量解吸总铬,用0.20g/L柠檬酸溶液2mL可定量解吸Cr(Ⅲ)。本法用于配置的南极水样中超痕量Cr(Ⅲ、Ⅵ)的测定,回收率98%-112%,变异系数1.8%,检出限0.004μg/L。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络合剂、甲基异丁基酮(MIBK)为萃取剂,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Cr(III)、Cr(VI)和总铬的方法。实验最优条件是pH 2.0~5.0,APDC浓度为2%、用量1~5 mL。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适用的线性范围宽,根据Cr浓度可采用石墨炉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相对标准偏差5%~1 2%,回收率85%~102%。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在实际应用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