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磁幅相法的瞬时差幅度与地磁Z分量日变幅差值一样具有年变规律,应在分析震前异常时消除,并视被处理资料长度及在年变周期中所处的位置,采取不同方法消除年变。应用线性去倾技术处理了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Ms5.1级地震前连云港与常熟及连云港与溧阳的地磁幅相法瞬时差幅度,成功地提取了震前异常。  相似文献   

2.
<正> 一、引言 1990年2月10日凌晨1时57分,在N31°36′、E120°59′,江苏省常熟和太仓交界处发生Ms5.1级中强地震,震中距上海市中心60公里、距南汇86公里(南汇地理坐标:N30°53′—31°09′、E120°35′—121°52′),房屋普遍摇晃,震感明显。这是自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6.2级地震后,距南汇最近、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在群众中造成了较大的波动和不安。本文总结了地震对南汇的影响程度及震后所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加强农村防震抗震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测量F、H、D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试验,得到了武汉地磁台57型磁变仪各分量的基线值: HB=34514.7±0.6γ,Z_B=34470.2±0.9γ,D_B=-3°25.15′±0.14′,I_B=44°57.80′±0.06′。本文还讨论了利用质子旋进式磁力仪实现地磁台常规地磁观测自动化的一种可能的简易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 一概况 1983.11.7 山东省菏泽县附近发生5.9级地震,震前一些前兆观测仪器记录到某些异常变化。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联合研制的体积式应变仪于1983年6月23日在徐州台(北纬34°14′,东经117°09′)坑道内安装,坑道底部海拔高程65米。坑道口至埋设仪器点距离约350米,坑顶岩石被复约60米,山体走向与岩体走向近于一致,约北东20°左右,岩层为寒武系中统厚层灰岩,结构完整,裂隙不发育,倾角陡立,约70°左右,在坑道底部的垂直钻孔深30米,体积应变仪的探头就装在钻孔底部。坑道内长年温差小于1℃,看不出温度的日变化,湿度保持在84—90%,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常熟地震台的地倾斜连续四年的观测资料,经分析发现:在两次南黄海地震前(1984年5月21日Ms=6.2级地震和1987年2月17日 Ms=5.1级地震)存在着明显的中、短期趋势性异常和短临突变性异常.最后讨论了地倾斜异常特征与地震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1992年1月23日5时41分在黄海(北纬35°12′,东经120°04′)发生了Ms5.3级地震,地震前距震中230km的江苏省大丰县地震台电磁辐射观测仪记录到十分明显的电磁辐射异常.本文对地震前50天,震后10天的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清理总结,提出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1996年11月9日21时56分南黄海(北纬31°50′,东经123°06′)发生了MS61地震。本文分析了距震中290km的江苏省大丰市地震台电磁辐射观测仪在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异常记录情况,提出了一些认识,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观测数据的积累和地磁谐波振幅比方法的推广,近些年积累了丰富的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震例,但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的识别困难,而"形变速率累加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积分计算,更加易于异常的判定和异常指标的提取。基于此,使用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汾台、湟源台和成都台地磁分钟值数据,计算得到各台地磁谐波振幅比南北向和东西向6个周期共计12条时间序列变化曲线,再运用速率累加方法对地磁谐波振幅比南北向和东西向各周期的计算结果进行二次计算,得到6条各周期的速率累加时序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①临汾台、湟源台和成都台三个台站地磁谐波振幅比速率累加方法计算结果分别在2016年山西运城4.4级地震、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和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出现异常,其异常表现为:6条速率累加曲线(6个周期)至少有2条出现超过1年以上的持续下降或水平波动变化(持续上升变化为正常);②速率累加方法使得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更易识别、异常特征的统计更加准确,且与原有的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判别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加卸载响应比是一个表征非线性系统失稳程度的量,在国内外的地震预报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选用江苏及邻区(N30°00′~36°00′,E117°00′~123°30′)1970 01~1998 09的地震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内5级以上地震(共12个)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的特点,并对未来的地震趋势作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2个震例中有11个震前有明显的响应比异常;异常的平均持续时间为8.5个月;异常的最大值绝大多数在10之内;异常最大值出现时间至发震时间多数是在1~2.5年之间。研究结果对今后在预报工作中认清该地区非线性失稳的特点,提高预报效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太仓间发生5.1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太仓县沙溪乡,东径121°04′,北纬31°35′。震中烈度为Ⅵ度,其面积达23平方公里,高烈度值的点沿沙溪乡洞泾至胜利大队,呈北西西向分布,衰减慢,北东方向烈度衰减较快。烈度值分布具有不均匀性特征,出现烈度异常点和异常区,这次地震极震区等烈度线分布的方向和范围,与北西向新生代断陷盆地及控制盆地发育的边界断裂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11.
<正> 1990年2月10日在常熟—太仓发生了Ms5.1级地震,震前具有明显的地形变前兆显示。学科组曾在1989年10月提交的《1990年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中作出中期地震预测:“1990年省内有发生≥5级地震的可能,至于发震的具体时间,尚要视形变(应变)曲线的发展变化而定”。随着发震时间的逼近,南通台短水准前兆显示的阶段性亦呈明显。1989年10月进入短期异常阶段后,曾多次在例行会商会上指出,局分析预报中心于1990  相似文献   

12.
用江苏盐城台与浙江杭州台组成台组 ,应用线性去倾及二次去倾的幅相法提取了临震标志指标 ,对上述两台站的 8年地磁Z分量日变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对江苏地区ML5 0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映震关系且标准值L一直保持在一个固定值 ,其标志体系受人为干扰较小 ,异常的可信度较高 ,但虚报、漏报率有待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发生MS6.1级地震.本文研究了上海佘山、武昌、安徽蒙城地磁台资料.上海佘山台的地磁总强度F、垂直分量Z,在南黄海MS6.1级地震前(1996年5~7月)存在明显地磁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4.
1984年5月21日北京时间23时39分,在南黄海河豚沙一带发生M_s=6.2级中强震(32°28.7′N,121°35.4′E)。本文分析该地震序列及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 极值在地磁日变曲线中作为特征量而引人注目。本文在对无锡台历年(1977—1981)地磁(Z)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后,对该台Z分量极值的时态分布、位移特征,及与地震之间的可能联系进行探讨。一上午高值时态分布特征在地磁日变曲线中,以低值为界,可见到上午高值和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1979年7月9日溧阳六级地震前地磁台网所观测的地磁场异常变化,并根据构造磁效应理论探讨了地震时震源断层面的破裂特征,还粗略地讨论了这个磁异常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临潼温泉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  赵小茂  何崇君 《灾害学》2006,21(2):64-68
采用一阶差分、滤波、五日均值等方法对临潼台水氡、水溶气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1998年1月5日泾阳4.8级和2002年2月5日宝鸡3.4级地震前临潼台流体均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前兆异常;泾阳地震的异常时间比宝鸡地震长;两次地震前流体异常幅度明显不同,异常幅度与震级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南黄海6.1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11-09南黄海6.1级地震(震中位置31°50′N,123°06′E)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临震卫星热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3方面进行研究。认为该震震前有较明显的热红外异常显示,并初步探讨了该区地震的临震近地表大气增温与卫星热红外异常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江苏省地震台网速报资料,1986年5月23日04时25分39秒(北京夏令时)在南黄海海域北纬32°44′、东经121°39′发生了Ms=4.7级地震。这次地震在陆地没有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和人员直接死亡。兹将此次地震宏观调查结果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1998年 8月 17日 0 1时 5 4分 ,在浙江省嵊州市 (2 9°33′N ,12 0°5 0′E)发生了一次M 4 0地震。该次地震震级虽小 ,但震前本省仅有的 3口地下流体观测井都出现了突出的中、短期异常。震前 ,用地下流体方法分别作了中期、短期跟踪预报 ,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科学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