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40)Ar/~(39)Ar计时是K-Ar法计时中的一种最新技术方法。它和体积法、~(38)Ar同位素稀释法,以及幔中子活化法一样,最终都遵循着K-Ar地质年代学的基本方程,根据母体~(40)K和子体~(40)Ar计时。但是,~(40)Ar/~(39)Ar法与其他技术方法不同的是采用快中子照射被测样品,把样品中部  相似文献   

2.
<正> 长石作为自然界主要的造岩矿物,国外研究甚多。但长期以来,因其屡屡产生不可信的K-Ar和~(40)Ar-~(39)Ar年龄而令许多研究者望而止步。尽管如此,却仍有不少学者对长石~(40)Ar-~(39)Ar计时适应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孜孜以求,从不同的角度对长石~(40)Ar-~(39)Ar年龄谱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激光用于~(40)Ar/~(39)Ar方法直接测定硫化物矿物年龄的某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4.
~(40)Ar-~(39)Ar计时技术的建立是K-Ar法理论和技术上的一次重大进展,使K-Ar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常规K-Ar技术比较,~(40)Ar-~(39)Ar技术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象:分析灵敏度高(用样量少);分析误差小,精度高;不必进行K的分析;不需要稀释剂等。而最突出的优点是:利用~(40)Ar-~(39)Ar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宝山铜矿是雪龙山成矿带规模较大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文章通过对该矿区黄铜矿+石英+方解石+菱铁矿矿脉中白云母进行~(40)Ar/~(39)Ar定年,获得白云母~(40)Ar/~(39)Ar法年龄为26±2.5 Ma,代表大宝山铜矿的年龄;H、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是以大气降水为主并含有部分岩浆水的建造水;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主要金属矿物的δ34S值为-5.4‰~+1.3‰,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C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地幔,并受大气降水影响。根据围岩蚀变及围岩中Cu丰度等特征,推断大宝山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内外花岗岩体的207对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tAr)与锆石U-Pb年龄(tZr)之间差值(Δt=tZr-tAr)进行的频数统计分析表明:Δt呈对称正态分布(偏度系数CSK==-0.193;峰度系数CKU=16.9);年龄差(Δt)既呈正值又有负值,其众数值为0.40Ma,均值为0.45Ma。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与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拟合出相关系数很高(R=0.995)、回归系数接近l(0.997 7)的线性回归方程(tAr=0.997 7×tZr+0.004 5)。这些统计特征表明,从总体来看,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定年测定结果与锆石U-Pb定年测定结果是一致的,也不存在"花岗岩角闪石40Ar-39Ar年龄>黑云母40Ar-39Ar年龄"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梅古马(Meguma)群的脉金矿床代表了多种多样的含金石英脉在新斯科舍南部梅古马地体的早古生代变浊积岩内的汇集。我们的研究,包括对东梅古马地体中30个该类矿床的大量野外(区域性填图和详细测图)和室内(岩相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化的年龄约为370Ma(水热脉石矿物的~(40)Ar/~(39)Ar年龄测定),矿化期间发生了大规模镁铁质和长英质岩浆侵入地壳的岩浆作用,同时有近垂直的剪切带发育,因此,比区域性阿卡德变形作用晚30—40Ma。同位素资料(S、C、O、Sr)表明,成脉流体不只是来自岩浆,还有一部分是外来的。因此,早先的岩浆和变质成因的侧分泌模式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些模式认为脉组分的唯一来源或者是晚期岩浆流体,或者是圈闭梅古马群的变沉积岩。  相似文献   

8.
<正> 在考古学、人类学和地质学研究中,已经有了许多年代测定法,但~(14)C 法所测年龄的上限值为4—5万年,而 K—Ar 法所能测的年龄则超过百万年。此间留下一大段时间“空白”。ESR 测定的年龄正好填补了这段“空白”,而且它的测试对象比裂变径迹法更广泛。ESR 法测年龄是以查明天然物质中不配对电子的局部状态为基础的。自然界存在着由微弱射线辐照过的矿物、化石和考古遗迹,它们受到晶格级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正> ~(187)Re是具有10~(-11)年~(-1)数量级衰变常数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之一,通过β-衰变生成锇的稳定同位素~(187)Os。因此,如同~(87)Rb-~(87)Sr,或~(40)K-~(40)Ar体系一样,~(187)Re-~(187)Os体系是一种有前途的宇宙记时计。Re-Os体系的某些特殊性质,使得它在确定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历史和估算银河系年龄时受到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0.
理想时钟的 K—Ar 放射年龄按下式计算:Ar_r~(40)=(λe)/λ·K~(40)(e~(λl)-1) (1)即 t=1/λln(λ/λ·Ar_r~(40)/K~(40) 1) (2)式中 Ar_r~(40)为岩石中由 K~(40)衰变产生的 Ar~(40)。t 为由测定的 K 量产生测定的 Ar 量所需要的时间(放射年龄)。λ=λe λβ为电子捕获和β衰变的分衰变常数的和。  相似文献   

11.
一、地球年代学的课题和现状 本文将以~(40)Ar-~(39)Ar为中心,特别是把近来应用此法正发挥着巨大威力的海底地壳年代学的几个研究成果作为例子,展望第二代年代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骑田岭岩体主体仰天湖单元粗中粒斑状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黑云母40Ar-39Ar年龄测定,获得坪年龄为(155.1±1.8)Ma,等时线年龄为(154.7±1.8)Ma.该年龄样品提高了骑田岭岩体形成时代的面上控制程度,与前人有关高精度年代资料一起说明骑田岭序列为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初形成的大岩基,基本排除其内部有其它时代成分的可能.结合骑田岭地区锡矿与花岗岩的关系,认为江口一带具有寻找锡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快中子活化(39Ar/40Ar)法、K—Ar法为主要手段.通过16个玄武岩样品地质年龄的测定和分析.首次建立了苏北盆地泰州组—盐城组玄武岩喷发年代时间剖面,并对各级段的界线年龄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白垩系和第三系的界线在泰州组与阜宁组之间.古新统与始新统界线在阜宁组—~二段和三~四段之间、始新统与渐统界线在三垛组一段和二段之间,本区缺失上渐新统地层。  相似文献   

14.
<正> 本讲涉及的三种方法,同K-Ar、Rb-Sr和U-Th-Pb法一样,都是利用天然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定律来进行地质年代测定的计时方法。放射性核素~(40)K、~(176)Lu和~(187)Re通过β~-衰变,分别转变成稳定的~(40)Ca、~(176)Hf和~(187)O_s。因此,~(40)K-~(40)Ca、~(176)Lu-~(176)Hf和~(187)Re、~(187)Os体系在封闭条件下服从于: D~*=N(e~(λt)-1)式中D~*为经过衰变时间t后在体系中积累起来的放射成因稳定子体的原子数,N为经过衰变时间t后剩下的放射性母体原子数,λ为衰变常数。这样,只要我们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各种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方法和不同的矿物测定对象,所得到的年龄往往不一定能代表岩石的生成年龄。因为同位素计时方法主要是测定矿物对衰变子体(或衰变径迹)保持封闭体系以来的时间。早在六十年代,不少作者根据实验和地质证据就发现了不同矿物对各种衰变子体的保存性是受温度控制的。矿物形成后冷却到一定温度以下,  相似文献   

16.
钾长石是一种主要造岩矿物,自然成为进行K-Ar年龄测定的对象,但实验结果表明其年龄值却比与其共生的黑云母的年轻得多,据认为这是由于钾长石中的Ar容易逸失造成的。因此,要对钾长石中Ar的逸失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整理和介绍了有关钾长石K-Ar年龄研究的情报资料,特别是探讨了钾长石对地热史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收集了一些结构不同但推测其地质成因相同的硼酸盐矿物,并测定了它们的~(11)B/~(10)B比值。再次证实,海相成因的硼酸盐矿物的~(11)B/~(10)B比值大于非海相成因的硼酸盐矿物。还发现,同地质成因硼酸盐矿物的~(11)B/~(10)B比值有这样一个递减顺序:硼砂、粗硼砂、贫水硼砂(Na硼酸盐)>钠硼解石(Na-Ca硼酸盐)>硬硼钙石、板硼钙石、三斜硼钙石(Ca硼酸盐),硼同位素比值的这种递减顺序可以根据这些矿物中晶体结构的不同来解释。这就是说,具较高BO_3/BO_4比值[指矿物结构式中BO_3平面三角基团(Δ)的数目与BO_4四面体基团(T)的数目之比)的矿物,其~(11)B/~(10)B比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 1 引言 矿物中微量~(238)U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发生自发裂变,产生的辐射损伤(即潜伏径迹)的痕迹就是自发裂变径迹。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蚀刻扩大,就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测。矿物中的~(235)U用一定的热中子通量进行辐射,会产生诱发裂变径迹。径迹密度与矿物的铀含量、年龄以及辐照的热中子通量呈函数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氚和CFCs的三江平原浅层地下水更新能力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通过对三江平原浅层地下水年龄的测定,研究了地下水的来源与更新能力。在井深小于60 m的钻孔中,采集了11 组浅层地下水样,分别测定水中放射性同位素氚(T)和氟利昂(CFCs),根据活塞模型,分别计算出浅层地下水的年龄。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浅层地下水中氚同位素含量为1.7~61.2 TU;CFC-12 和CFC-113 浓度分别是0.04~1.25 pmol·kg-1 和0.1~0.71 pmol·kg-1。根据氚同位素含量估算的浅层地下水年龄范围是39~51 a;CFC-12 浓度估算的浅层地下水年龄范围为38.2~61.7 a。两种测年数据都表明,浅层地下水缺失了0~39 a 的年轻水,这暗示三江平原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外源水的补给,深循环地下水越流补给地表水并形成湿地,最终补给到河流之中,地下水有稳定的补给源,可以适当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构造环境对幔源岩中稀有气体同位素比值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气体是地球化学研究中有效的物源示踪剂。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He、Ne、Ar同位素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对比了不同构造环境幔源物质中轻稀有气体同位素的组成特征。统计表明,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中3He/4He=7 0~10 0Ra者约占统计样品的90%;洋岛幔源物质(OIB)的3He/4He值变化范围大,但>10 0Ra者占65%;消减带幔源岩的3He/4He值总体略低于MORB;大陆幔源岩的3He/4He值主要变化于6 0~10 0Ra间,但环太平洋大陆边缘低于MORB者普遍;大陆热点地幔流体具有类似OIB的3He/4He值分布特征。MORB与OIB的40Ar/36Ar值分布范围类似(主要范围为296~12000),但低于1000者在MORB中仅24 5%,而在OIB中约43 4%;板块俯冲区幔源岩的40Ar/36Ar值总体较低,<1000者约占67%;大陆各类地幔流体的40Ar/36Ar值普遍偏低,主要在4000以下。大陆、大洋幔源岩中20Ne/22Ne值主要介于9 8~12 5间,但<9 8者在各大陆地幔普遍存在。幔源物质的上述组成特征与大气、地壳等源区对其影响有关。我国东部幔源物质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具有大气 地幔混合源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