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西安市道路雨水口截污挂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西安市路面径流水质、水量特征及道路雨水口设置,设计道路雨水口截污装置——截污挂篮,试验研究截污挂篮的透水性能、工作状态、截污效果及清洗更换周期.结果表明,为避免在5 a-遇暴雨下道路积水,截污挂篮上部溢流孔孔口面积应至少0.009 8 m2.土工布的过滤通量与过滤水头呈线性关系,随单位面积质量增加,土工布的透水能力下降.为确保在5 a(一)遇暴雨下截污挂篮不发生溢流,由300g/m2、150 g/m2和130 g/m2土工布制作的截污网袋需至少保证175 mm、94 mm、75 mm的有效过滤高度,且截污挂篮对路面径流颗粒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5%、69.4%和56.0%.  相似文献   

2.
雨水口既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咽喉,又是城市非点源污染进入水环境的重要通道。一旦堵塞,不仅导致排水不畅甚至会造成城市道路积水,还会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建造雨水口截污设施既可以从管网源头控制径流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防止雨水口堵塞,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介绍了国内外雨水口截污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雨水口的截污改造、一体式截污雨水口、雨水口截污临时防护。通过比较多种应用于雨水口截污的技术和设施的优缺点,强调了不同雨水口截污技术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灌区及配套工程顺利实施,受退水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应该优先考虑并引起足够重视。按照存在生活供水的灌区工程应遵循的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增水不增污、增水减污等原则,受退水区的水环境质量应作为工程实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本文对已有的灌区工程涉及的地表水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了灌区主要纳污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为进一步分析灌区各类退水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针对灌区工程范围内不同的灌溉控制单元,分析其主要退水的类型、水量和水质,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来源和占比。寻找重点污染源和主要水污染问题,提出各类退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方向、任务和主要建议,对灌区及配套工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的量化研究,分析了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基于龙王庙断面的水质序列,假设污染物通量不变,推算调水后断面水质数据并评价其水质类别.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质有明显影响.调水后,无引江济汉工程情形下,各时期水质超标率均增加;有引江济汉工程补偿作用下,枯水期、丰水期的水质超标率降低,但仍大幅高于调水前,而平水期水质超标率低于调水前.调水后,有、无引江济汉工程两种情形下均枯水期水质超标率最大,这表明调水工程对枯水期的水质影响最明显.汉江水华暴发期集中在枯水期,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枯水期水质的影响对水华暴发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阿什河是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最差支河之一,为科学合理地推进阿什河水环境治理,在既定截污治污方案的基础上,研究收集分析了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采用数值模型作为技术手段,综合分析提出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人工湿地+引清调度的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闽江流域福州区段肠道病毒污染状况,病毒污染水平与某些水质因子的相关性,以期建立用简单的方法对水体病毒污染程度进行预测,1998年11月-2000年4月,监测了闽江下游福州段水体肠道病毒污染与水质状况.结果显示,肠道病毒阳性率71.1%,平均病毒浓度5.33pfu/L,其中3个污染控制断面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及病毒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和削减断面.这表明闽江福州段水环境病毒污染水平同福州市内河生活污水排放有直接的关系,而内河引水冲污工程的实施显然又加剧了闽江水病毒污染程度,增加了饮用水的卫生微生物学危险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水样点的病毒浓度与一定的水质理化和生物因子间有显著性的线性关系,可用于水体环境病毒污染状况及危害程度的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7.
改善湖泊水环境的调水与生物修复结合途径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生物修复和引清调水措施在改善湖泊水环境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单独采用其中一种方法,在解决湖泊污染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又能加快湖泊生态恢复的步伐.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结合途径进行探索.以汉阳四湖为例,引清调水与生物修复可以通过3种主要途径结合: 短期引清调水与长期生物修复相结合,局部生物修复与大区域调水置换结合,水力调度调控与湖泊生物恢复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分布地很不均匀,一旦污染严重,便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为了改善水环境和保护水资源,必须加强对环境水质的分析,以确保水质指标正常。通过对环境水质的监测分析,并对监测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处理,可有效的了解和控制环境水质污染,保护水环境。环境水质监测技术的概述及监测方法环境水质监测技术的概述环境水质监测技术是指通过检测水的质量来分析影响水质的原因和物质,主要针对水中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和毒物质。  相似文献   

9.
在识别诸多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讨调水量和调水区当地水资源利用的行为规律与反应机制,以及缺水风险行为和性态,建立了包括供水风险率、供水可靠性、供水恢复性以及事故周期等指标在内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各引水枢纽在不同下泄流量方案下的供水风险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枢纽的风险指标值都很理想,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供水效率和效益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包含2阶段内容:污水处理厂建设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污水处理厂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应把进水水量、水质的分析、处理工艺与尾水水质达标分析、接管标准分析、污染防治与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选址及尾水排放口位置论证作为评价的重点.运营期应把污水处理厂的噪声、恶臭和污泥污染防治措施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煤矸石中某些物淋溶释放特点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全面了解煤矸石中污染物的释放特点,定量预测煤矸石中污染物在大气降水作用下对土壤-地下水污染的强度,对新邱露天矿不同风化程度的煤矸石溶解释放污染物进行了动态淋溶实验研究.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绘制了实验曲线.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程度越高,溶解释放物的总硬度(CaCO3)、硫酸盐(SO42-)、钠(Na )、总溶解性固体(TDS)越多,并释放出一定量的氟化物(F-)、化学需氧量(CODMn)、总铁(Fe)等.淋滤液pH值在6.6~7.0间,有少量氯化物(C1-)、锰(Mn)、锌(Zn),微量其他重金属和砷(As).新鲜混合煤矸石溶解释放出较多的氟化物(F-)、化学需氧量(CODMn)和总铁(Fe).淋滤初期,污染物溶解释放速率较快,之后随降水量增加,污染物溶出速率也越来越慢,煤矸石中污染物的溶解释放主要受扩散控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各污染物浓度与降水量间呈指数衰减曲线关系,即Cv=Co Vn模型,该模型可定量预测煤矸石中污染物对土壤-地下水污染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三峡大坝蓄水后水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加大。笔者基于对库区蓄水后水质状况的分析,将虚拟技术应用到三峡库区应急救援系统的设计中,提出了基于虚拟技术的应急响应流程,建立系统数据库和实时监控及预警体系,并以嘉陵江重庆段事故后污染物质的迁移扩散为例,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实现电子模拟演习,加强应急预案的建设和应急反应系统实战能力的提高。该系统通过建立应急救援数据库和实时监测及预警机制,提高库区应急响应效率,强化库区事故防范能力,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为系统提供形象直观的电子模拟演习工具,为库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处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新民柳河水源地的供水安全,简要介绍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柳河水源地地面水基因毒物质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而地下水应着力控制躯体毒物质.②对于基因毒物质,监测断面优先控制污染物为As和Cr;而对于躯体毒物质,所有监测断面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均为氨.③在所有监测断面中,柳河上断面等6处有毒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数量级为10-5-10-4.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应对这6处加大治理力度.④目前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还没有包括在常规环境评价工作中,建议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应该逐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体环境中多氯联苯的存在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水体、水体沉积物及水生生物3个层次,系统分析多氯联苯在中国部分水体环境中的污染水平及其可能的致污原因。其结果表明:中国的大部分水体直接含有多氯联苯的量符合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对饮水安全不构成直接威胁;沉积物中存在的多氯联苯大多源于航海运输事业的污染物排放,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运输船只的排污进行限制;水生生物中多氯联苯的含量在香港和珠江口出现超标现象,应引起人们的注意,积极改善该地区的水产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5.
小型人工湖泊水环境变化特征分析及驱动因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人工湖泊能够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使水体发生污染。为了探析小型人工湖泊水质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引起水质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以郑州大学新校区的眉湖为例,结合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了水质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作用机制;在分析水质影响因子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和主因子分析识别了影响小型人工湖泊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即透明度、水温、p 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叶绿素a、藻类、流速、总磷和总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和多元统计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市农村地区浅层地下水2015年11月的水质数据(30眼地下水监测井,15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评估了对当地农村人口造成的健康风险,探索污染物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识别对应污染源。结果表明:30眼监测井的Cr6+、Pb、Cd、Hg、As指标均满足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但有29眼监测井存在超标因子,浅层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均大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浅层地下水不适宜直接饮用;监测井可以划分为A组、B组、C组,A组水体受到原生地质污染、营养污染和盐类污染的共同影响,B组受有机污染、盐类污染影响,C组受原生地质污染、盐类污染、营养污染、有机污染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家港河凤凰段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受上游、支流水质以及区域生活污染源等影响,河道出入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较低,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本文通过水质现状分析和现场调研,总结了水质难达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水质提升整治方案,对改善张家港河水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3年潮白新河(天津段)水体COD、NH+4-N、TN和TP的监测数据,通过研究影响研究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按照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将全年分为播种期、生长期和收获期)分析我国北方闸控河流水质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是该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在气候、闸坝调度和污染来源的共同作用下,各监控断面水质变化较大,各监测指标值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其中,COD和TN污染负荷由大到小为播种期、收获期、生长期,NH+4-N和TP污染负荷由大到小为播种期、生长期、收获期。不同时段水质的空间分析表明,河流上游NH+4-N、TN和TP污染负荷偏高,河流中、下游COD污染较严重。因此,在分析北方闸控河流水质状况时,应综合考虑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分时段、分河段进行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9.
赣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监测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应急监测方法和指标体系引入赣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应急监测体系之中,通过对该流域段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的调查、潜在污染指标的确定、污染指标检测方法的开发以及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来改善该流域段饮用水源地应急能力,保护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由于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将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这样一种防范于未然的理念引入水源地应急管理体系中,对比事后再采取措施处理技术上更为容易,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池塘河蟹生态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评判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2004年4-11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与监测.水源区的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表明水源区水质主要是富营养化和轻微的有机污染.在池塘生态养殖区中,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和总磷.生态养殖区水质虽有超标,但超标幅度明显低于水源区.调查同时发现,河蟹生态养殖区因栽有大量的水草,对氮磷的吸收比较充分,故生态养殖区的氮磷在养殖周期中的变化较水源区要小得多,叶绿素A的动态变化也证明了水草的生态意义.总体而言,生态养殖区的水质要明显优于水源区,基本上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3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河蟹生态养殖不会对外界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