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鞍山市区地势及地质构造,分析了隐伏岩溶及塌陷分布的基本规律,探讨了岩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过程,及其表现的主要特征,指出了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及对建筑物的威胁,划出了防范区,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全国432站1951—1980年降水量资料为基础,计算了年及春、夏、秋各季的降水量相对变率;并用全国160站1951—1985年的降水量资料,计算了年及各季的降水量百分位数指标,分析了我国自1951年以来旱涝地域分布特征和多发性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了旱涝分布的地域性及多发性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长春市1951-2008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长春市高温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温变暖趋势,总结了长春市温度变化与城市人口数量、GDP及供电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了长春市高温灾害性天气影响及危害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业灾情与抗灾能力的定量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留科 《灾害学》1992,7(1):6-9
本文就农业灾情及抗灾能力定量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度量农业灾情及抗灾能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6,(Z1)
本文结合北京市黄庄站的地下空间开发实例介绍了项目的实施过程、进展状况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现行政策的相关建议及实施对策,希望为综合利用地下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2016,(2)
以2014年"威马逊"及"海鸥"台风次生海岸洪水灾害为对象,以主要受灾区海南省海口市及文昌市为研究区,通过实地勘测调查及问卷调查获取了这两场灾害的重点淹没地区、室内财产淹没水深、财产价值及损失率等数据;选取淹没水深作为致灾因子危险性代表性指标,构建了居民住房室内财产脆弱性曲线及商业用房室内财产脆弱性矩阵,从而定量地刻画了淹没水深与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另外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淹没时长、减灾措施等因素对损失率大小及脆弱性曲线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后从加强脆弱性曲线结果的区域适用性、有效降低脆弱性曲线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给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论洪水的完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朋柱  姜彤 《灾害学》1997,12(1):88-92
对洪水、洪水灾害及洪灾损失重新进行了定义,并简要论述了洪水对家庭、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气象要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水稻安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关气象因素及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区冷害的发生状况及干湿条件,在充分考虑黑龙江省地区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区域及品种熟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灾害和气象指标。利用多年气象资料,计算了黑龙江省各地的冷害发生机率及稻田干燥度指数等,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初步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安全生产的区域划分,为水稻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9.
安全规划是一个复杂动态系统的运行过程,对其方法学进行分析思考有助于探索安全规划方法的统一体系。在国内外有关安全规划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安全规划的定义及一般特点,建立了安全规划的一般程序,包括安全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原则、目标及内容等。基于现有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探讨了安全规划的方法学及理论基础。最后,综述了现有安全规划的具体方法,包括安全距离法、基于后果法及基于风险法,并对该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及评价。可供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道路塌陷已成为天津市最主要的城市灾害,使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损失,对其成因的研究及制定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实用价值。以地质雷达管线探测、管内探测为主要手段,结合钻孔及水文地质资料,查明了道路塌陷异常区的分布、地下地层差异压实及管线破损情况,并得出了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决定路面塌陷发生的内在因素,而路面的荷载及潜水面与污水管的水势是路面塌陷的直接原因。以此总结形成了"软塑土的差异压实+侧向位移—管线破损—动水—土体掏空—道路塌陷"的成因机制。最后提出了塌陷前按一定的砂、泥配比合理充填,及塌陷后管线间加内衬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水电站库岸边坡,分析了地质条件,采用ADINA软件建立了有限元二维模型,用强度折减法对比分析了该边坡在自重,蓄水,降雨入渗及水位骤降的情况下的位移、应力、塑性区及安全系数的变化,判断分析了该边坡在以上各工况下的稳定性,对比分析了库水位变化及降雨情况下水的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地表变形观测数据的分析、拟合及训练,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数理方法对地表变形的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为控制地表变形的发展及工程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原高速公路雁门关隧道出口段滑坡勘察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水沟滑坡的形成及滑动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得出不同状态下滑坡体的稳定系数及滑坡推力,并根据滑坡体与设计路线工程的关系,提出了在坡体中下部结合桥墩设置抗滑桩、坡体内及周界外设置截排水沟、坡面填坑埋缝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宁夏自然灾害及灾情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梁旭  史培军 《灾害学》1993,8(3):55-59
本文概述了宁夏的干旱、洪涝、大风等十多种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及典型灾例,进而分析了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灾害及新世纪安全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磊 《灾害学》2000,15(2):23-28
在归纳分析北京城市灾害源的基础上 ,研究了北京城市综合减灾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技术路线。重点论述了城市科学减灾的研究模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银川东换流站主时钟及服务器对时异常问题,通过对主时钟和服务器对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主时钟增加装置容错机制及内部时钟守时机制,服务器系统增加对时抗干扰机制的解决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提升了主时钟及服务器抗外部信号干扰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站内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青海南部高原高寒草场退化机理及生态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述青海南部高原草场退化现状的基础上,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了草场退化的成因及机理,认为高原自然地理环境本身的脆弱性、自然灾害及不适当的人类活动是导致该地区草场退化的主导因子,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对其进行恢复和重建的宏观策略,提出了用控制论及系统工程方法对其进行治理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日本、法国的地震区域分布及特征,对两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的技术发展、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中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及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地震活动的特征及地震行业的技术状况,参照日、法两国的经验,对中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陶庄煤矿矿震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志峰 《灾害学》2002,17(4):60-63
本文通过对陶庄煤矿矿区地质构造及矿震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矿震的发生条件及其机理,提出了矿震与天然地震的关联性,阐明了矿震的前兆特征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宁夏电力行政交换网存在的运维及建设成本高、业务支持能力差及技术体制落后等问题,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技术,提出了同省异地市1+1互备的扁平化网络架构、互联互通规划及分层级的接入方式,实现了行政交换核心设备的集中部署及语音、数据、视频融合业务提供能力。结果表明:基于IMS技术建设行政交换网可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多业务提供能力,降低系统运维及生产办公成本,具有接入方式灵活、业务类型多样及便于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