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四川省2005~2014年的森林资源、自然环境、社会因素、营林经济等4个方面共12个指标的数据,利用基于层次分析-变异系数的主客观综合评价法对四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4年四川森林生态健康状态总体处于健康状态;森林资源指标在评价中起主导作用,森林生态的健康状态是森林资源、自然环境、社会因素、营林经济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黄峥荣  杨远 《四川环境》2004,23(6):16-19,22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无公害农产品正成为广大消费者的热点。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本文论述了其重要性,提出了应具备的条件和对策,以加快我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省泸县为例,从生态承载力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系统分析理论和数学方法,提出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和生态承载力求解框架。介绍了系统建模、求解的具体方法,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四川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实现形式。文章分析了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从自然生态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四川生态农业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四川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适应的区域类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区周边94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两阶段模型分析了林农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选择;通过构建MNL模型,进一步探究林农选择各项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感知是林农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基础,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受到自然灾害对林农的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在保护区内的居住因素对其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均有负向显著作用,林地面积、购买森林保险、借贷可获得性和接受保护区培训并未影响林农的气候变化感知,但对他们采取适应性措施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基于研究,提出提高林农教育水平、增强文化素质、提高抗灾能力、完善信贷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共管模式、开展保护区专项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和利益诉求的分析,构建了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社会资本方与煤炭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其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方的相关投入和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支出、对生产保证金的收取额度和企业实施安全清洁生产所得的收益对其个体利益和矿区整体利益至关重要。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煤炭矿区整体利益相协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拟就当前荒漠生态系统现状,以植被的自然发生迁移规律为基础,初步探讨濒临解体的荒漠生态系统的复原机制,并提出生态复原应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适应性相协调,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方法,最大程度将居民生态消费与生态建设的矛盾相协调,从而把荒漠生态系统的复原、利用、保护三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8.
基于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区周边94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两阶段模型分析了林农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选择;通过构建MNL模型,进一步探究林农选择各项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感知是林农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基础,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受到自然灾害对林农的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在保护区内的居住因素对其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均有负向显著作用,林地面积、购买森林保险、借贷可获得性和接受保护区培训并未影响林农的气候变化感知,但对他们采取适应性措施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基于研究,提出提高林农教育水平、增强文化素质、提高抗灾能力、完善信贷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共管模式、开展保护区专项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法炼磺特大的“三度”排放量以及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难以逆转的毁坏,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炼磺危害区土壤环境的化学变化,却尚未曾有过专门研究。本文根据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探讨了四川土法炼磺区土壤环境的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H值约降低1.1—2.4,重金属元素Cu、Zn、Cd、Pb、Ni、Mn、Fe的富集率约为30—150%,以有效态含量为标志的元素活性约增加20—55%。  相似文献   

10.
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茶的发源地之一,林茶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是当地重要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一。通过对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林茶系统经营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当地社区林茶系统经营在意识、技术、产品营销上已具备一定优势,在提高社区土地利用率、增加林产品产出、提升茶叶品质、美化人居环境、维护社区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资源利用、生计维持和社区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促进澜沧江中下游山地社区生计发展和林茶资源可持续经营利用探寻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因素有组织结构、活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护、管理选择、对相邻系统的影响、减少投入、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其类型有健康、较健康、亚健康、不健康、患病五级;其相应的生态恢复类型为生态预防、自然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相应的生态工程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封育、补播与放流、人工林、人工草场、人工湿地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四川在旅游经济效益方面处于全国甚至西部地区的中下水平,探讨如何开发这一产业,并使之成为四川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结合四川省的旅游经济现状、产业优势和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四川省旅游经济产业化发展的3种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资源 资本"模式、中外合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酸沉降是一复杂的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涉及诸多复杂影响因素。目前,我国酸雨湿沉降模式还仅限于模拟云下洗脱成酸过程,而对云中的成酸过程还未进行深入研究,这不仅在理论上不完善,而且更重要是在许多情况下与我省实际情况不符。本课题针对四川省特定的地理,气象特点和严重的大气污染情况,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提出了考虑酸性沉降的云中和云下成酸过程和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酸雨湿沉降模式,并根据此模式来估算和预测四川省酸雨  相似文献   

14.
四川生态旅游农业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生态旅游农业的特点和四川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势和意义,归纳了四川生态旅游农业的几种模式,并对四川生态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土法炼磺对生态环境危害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定国  张宁 《四川环境》1989,8(2):28-34
土法炼磺是“三废”排放量特别大和对生态环境危害异常严重的产业,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散布于10余个省区,但四川是其主要生产之地。尽管土法炼磺的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己引起人民广泛关注,已屡见报端,但其具体的专门研究报道却不多见。在中国科学院资助下,我们于1987年对四川土法炼磺的主要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采集水、土壤、植物样品进行有关项目的分析测定。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和观察结果,着重对四川土法炼磺对生态环境危害状况及其特征作初步讨论。其它方面内容的研究结果拟另文报道。  相似文献   

16.
倪师军  张诚 《四川环境》1991,10(2):60-65
四川省彭县银厂沟峡谷全长21公里,峡谷和原始森林保存完整。时隐时现的“彩虹”出现于峡谷两岸的瀑布上。区内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本文根据旅游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对自然景观的成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植被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环境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综合运用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价值当量等方法评估新疆阿克苏地区五类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测算得2013年总价值为6222.58亿元。结果表明,草地植被是构成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核心价值,之后依次为湿地植被、林地植被、农田植被和荒漠植被,这与面积及功能发挥的物质量和价值当量有重要联系;土壤保育、气候调节和涵养水源功能对当地环境改善作用明显;特定服务功能在各植被类型中占比存在差异。环境资源货币化、充分保护和发挥植被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将是南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前言环境预测是环境规划和决策的基础,而环境预测工作中关键的技术核心,是预测方法问题。目前国內外正在研究并开始应用于环境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我写了一份建议书,叫《“直面污染”活动建议书》。我认为,每个地方都有大量的精力、时间、财富和智慧在“社区沉睡”。如果找到一种方法将这些力量合理地、激发式地利用起来,各地的环保改良将不再如此艰难。  相似文献   

20.
四川彭州铜尾矿库植被特征分析与植物群落演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翔  宗浩  王文国 《四川环境》2006,25(6):44-48
本文分析了四川彭州铜矿尾矿库的植被特征、群落特征与演替。在该尾矿库上自然定居的高等植物共91种,隶属38科79属,以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形成6种相对稳定的群落类型;在2003年弃耕后形成的地段分布有史蒿+小飞蓬群落(Artemisia argyi+Conyza conadensis Comm.)、艾蒿+打破碗花花群落(Artemisia argyi+Anemone hupehensis Comm.)、艾蒿群落(Artemisia argyi Comm.)和白车轴苹群落(Trifolium repens Comm.);在经过30~40年自然演替的地段分布有芭茅+羊耳菊群落(Miscanthus sinensis+Inula cappa Comm.)和羊耳菊+千里光+密蒙花群落(Inula cappa+Senecio scandens+Buddleja officinalis Comm.);在近十年内新形成的地段现主要覆盖地衣和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通过对群落结构和不同地段植被特征的对比,对本铜尾矿库的演替现状和规律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人为影响对演替进程的影响,提出了人工恢复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