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锆基柱撑粘土材料对铅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俊芳  于吉顺  陆琦 《化工环保》2004,24(5):347-350
以沉降法提纯的蒙脱石和累托石为基质粘土,以ZrOCl2·8H2O为锆源,用稀溶液法制备锫基柱撑蒙脱石和累托石材料。用该类材料作为吸附剂,对人工配制的含铅废水进行静态吸附处理试验,得出错基柱撑粘土材料对铅离子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而且锆基柱撑蒙脱石比锆基柱撑累托石的吸附效果好。当废水pH为6.5、锆基柱撑蒙脱石材料的用量为12g/L时,Pb2+的吸附率达99.8%,吸附量达10 mg/g。  相似文献   

2.
改性累托石复合絮凝剂处理油漆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德芳  袁继祖 《化工环保》2005,25(4):285-287
采用改性累托石-天然高分子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油漆废水。在改性累托石质量浓度为80mg/L、天然高分于多糖质造浓度为4mg/L的条件下,COD、悬浮固体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较传统絮凝剂三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提高了43.1%,6.4%,22.6%和19.1%,3.4%,21.8%;吨废水药剂成本分别下降了16.9%和30.7%,处理后的油漆废水均达到国家二级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用累托石吸附处理含铁(Ⅲ)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累托石作吸附剂处理有色金属厂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Fe(Ⅲ)废水。在废水pH为7.5~8.5、反应时间为30min、累托石投加量为12g/L的条件下,Fe(Ⅲ)质量浓度可由5mg/t.降到0.08mg/L,Fe(Ⅲ)的去除率最高为98.4%,外排废水符合GB8978--1996一级标准。对Fe(Ⅲ)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其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其吸附机理主要是吸附作用和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玮  张冬 《化工环保》2012,32(3):201-204
采用异丙醇溶液改性橙皮,考察了模拟废水中初始Pb2+质量浓度、废水pH、改性橙皮加入量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橙皮对模拟废水中的Pb2+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b2+质量浓度为20 mg/L、废水pH为4、改性橙皮加入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80 min的条件下,改性橙皮对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可达88.41%。经浓度为0.1 mol/L的HCl溶液再生后,改性橙皮再生循环使用4次时效果仍较好。改性橙皮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改性橙皮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表明改性橙皮对Pb2+的吸附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改性SiO2气凝胶,考察了经不同类型、不同配比的改性剂改性的SiO2气凝胶对模拟含Fe3+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SiO2气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改性剂,V(TMCS)#x02236;V(正己烷)=1#x02236;5;当改性SiO2气凝胶加入量为75g/L、吸附时间为4h、Fe3+质量浓度为10mg/L时,模拟含Fe3+废水的Fe3+去除率为98.32%,剩余Fe3+质量浓度为0.168mg/L;采用改性SiO2气凝胶动态吸附处理流量为420mL/h、Fe3+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模拟含Fe3+废水,吸附后废水中剩余Fe3+质量浓度仅为0.196mg/L。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钛-累托石净水材料的制备及其净水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天然累托石为载体,采用硫酸氧钛水解-沉淀反应法,并添加适量尿素作促进剂,制备了高活性的净水材料——TiO2-累托石活性粉体。由于Ti^4 和TiO2^ 离子进入累托石的层间,使其层间孔隙增大,其吸附活性明显增强,而且其表面负载的TiO2在紫外光作用下可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廖祥  陈金文  周丽花  李婳 《化工环保》2011,31(5):402-405
对改性木屑处理含Cr(Ⅵ)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Cr(Ⅵ)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木屑加入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Cr(Ⅵ)质量浓度15 mg / L 、溶液pH 2.0、木屑加入量7.5 g / L、吸附时间60 min 的优化实验条件下,硝酸改性木屑比磷酸改性木屑吸附效果好,硝酸改...  相似文献   

8.
曹飞丽  肖蕾  刘怡  黄建良 《化工环保》2014,34(2):186-190
以白腐菌的典型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为改性菌种,对中药渣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吸附性能。采用SEM技术对改性中药渣进行表征。研究了废水pH、改性中药渣加入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中药渣经过改性后表面出现许多孔隙,比表面积增大,为吸附Cr(Ⅵ)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50 mg/L、改性中药渣加入量5 g/L、废水pH 2、吸附温度45 ℃、吸附时间20 h的条件下,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去除率达99.5%,吸附量可达9.82 mg/g;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对改性中药渣吸附Cr(Ⅵ)的数据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9.
董梅  周惠良  郭玉琼 《化工环保》2016,36(3):288-292
采用H_2O_2溶液对兰炭末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后的兰炭末用于硝基苯生产废水(COD为560 mg/L)的吸附处理。对改性前后的兰炭末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吸附前后改性兰炭末的燃烧热进行了测定。表征结果显示,兰炭末经改性后比表面积和孔径均增大。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兰炭末投加量为0.2 g/m L、吸附时间为180 min、吸附温度为30℃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3.4%,处理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排放标准;改性兰炭末对废水中COD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后的改性兰炭末燃烧热值增大。  相似文献   

10.
硝酸铈改性赤泥制备除磷吸附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丽  李晔  张猛  马啸 《化工环保》2012,32(1):81-84
用六水硝酸铈改性赤泥并处理含磷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硝酸铈质量分数为0.45%、焙烧温度为500℃时,制备的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最好;用该吸附剂处理含磷废水,当初始废水pH为3、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废水TP去除率约为95%,废水中磷质量浓度为0.41 mg/L,达到GBI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该吸附剂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制备碳改性陶粒和铁/碳改性陶粒,对改性陶粒表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陶粒对废水中磷的吸附效果。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陶粒形貌更规则,比表面积增加,有机官能团种类增多。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碳改性陶粒和铁/碳改性陶粒在初始磷质量浓度为5 mg/L、pH分别为6和5、陶粒投加量为0.03 mg/L的条件下,于35℃下吸附8 h,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8%和93.10%,剩余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136 mg/L和0.345 mg/L;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两种改性陶粒对磷的吸附过程,且改性后陶粒均具有良好的解吸能力,解吸率随解吸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以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对废陶瓷进行表面改性,使改性后的废陶瓷粒具有疏水性表而.考察了改性废陶瓷粒对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去除作用以及对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废陶瓷粒径为1 -4 mm、改性废陶瓷加入量为500 g/L、吸附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造纸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42%,亚甲基蓝溶液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甲醛-硫酸改性法制备改性核桃壳吸附剂,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改性核桃壳对模拟废水中低浓度Cr(Ⅵ)的吸附性能,并采用SEM和FTIR技术对改性前后的核桃壳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核桃壳表面更粗糙,孔隙轮廓更清晰,更有利于对Cr(Ⅵ)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初始废水p H为1、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00 min、改性核桃壳加入量为24 g/L的条件下,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去除率为98.4%,高于在相同条件下未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去除率(93.1%);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Cr(Ⅵ)的吸附行为满足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Waste of polystyrene was converted into a cation exchange resin and was used for the removal of lead and cadmium met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tes consisting of coffee cups were crushed into small pieces and immersed into a solution of sulfuric acid in order to attach sulfonic group to polymer chain, these group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exchange properties of the modified plastic.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was determined and was comparable to commercial exchanger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resin with synthet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lead and cadmium ions were tested. Adsorption analysis results obtained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pattern on the resin followed Langmuir isothe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